摘 要:公共领域的交流循环,如同黑白运动的两极,分别指向公共舆论的起点、终点,以及人与社会的交往过程。基于此,公共艺术诞生于公共领域的具体需求中,它既不指向传统美学规则,也不指向现代主义的前卫创造,而指向人与社会的“太极图”之中。
关键词:太极文化;公共艺术;公共领域
在2017年,徐晓东与雷公太极掌门人雷雷之间的较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徐晓东以新生的网络直播平台为载体,以自由搏击“打假”传统武术为噱头,引起舆论注意。一时间,20秒KO太极大师的视频铺天盖地,捍卫传统武术尊严的论战喋喋不休。在翻江倒海的网络评论中,谩骂、辩解、嬉笑共同构成了公众的娱乐心态,而“娱乐性”也成为了当下公共空间重要的舆论影响因素。当公众习惯了“网红”文化,习惯了凭借舆论冲突以达到“吸引眼球”的目的时,往往忘记了“冲突”是一种无法交流的行为选择,并破坏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沟通基础。在极端的对抗中,没有人能静下心去理解、关怀或理性地质疑他人的观点。于是,失控的情绪逐渐发酵成一次次无法收场、也毫无意义的情感宣泄。
在公众的交往中,存在另外一种健康的“可能性”——即通过合理的沟通、愉快的交流、理性的批判,促进彼此的认识。在传统的武学文化中,我们称这种公众的交往模式为“以武会友”。
而徐晓东打假事件的“原罪”,在于西方竞技思维所引发的实际问题,使交流和沟通难以推进。当“谁能打倒谁”成了判定功夫优劣的标准和武学交流的基础,太极拳优秀的品质就不会被表现出来,故而自由搏击所展现的顽强竞技精神也化为毫无底线的“好勇斗狠”。在公共领域中,这种简单而粗暴的交流平台比比皆是,它们寄生于现存的体制内,形成各式各样的优劣规则;攀缘于物欲的“我执”中,使大众忘记了自然纯粹的初心。
太极拳早已开发出对抗、切磋的方式——太极推手,在折、叠、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动作中,不是为了打倒对手、分别高低,而是为了功夫的“精进”和“认识”的提高。在发力和卸力的过程中,太极拳的拳理和文化内涵被表现出来,这使得太极文化的优秀品质得以在受众之间形成广泛的影响,并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映射于更广阔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太极拳不仅仅是竞技拳法,它背后蕴含着深奥的传统文化。太极图一条S线,分割二元并使之对抗,于是黑与白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两条“太极鱼”首尾相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重要的是——它们之间建立起一种动态的平衡、一种包容的“生态”——而这种“生态”关系和公共艺术有极大的相似之处。在公共领域的哲学论著中,有人认为18世纪的市民社会是完美的“太极图”。在国家与社会分离的自由资本主义中,市民形成“第三阶级”,向上对话政府,向下收集民意。在沙龙和咖啡馆中,人与人的沟通以“自律”为基础,以平等对话为交流平台。而由此产生卓越的思想和优秀的艺术作品,在展览馆中被广泛讨论。随后,最有见解的评论,化为研究员和批评家的观点,刊登于报刊杂志和道德周刊中,从而形成时髦的道德风尚,并最终回到咖啡馆和沙龙的日常讨论中。在这公共领域的交流循环中,一个完美的“圆”被画出来,而黑白运动的两极,分别指向公共舆论的起点和终点,以及人与社会的交往过程。
公共艺术诞生于公共领域的具体需求中,它既不指向传统美学规则,也不指向现代主义的前卫创造,而指向人与社会的“太极图”之中。当学院派坚守自然主义美学法则时,艺术则以虚无缥缈的“才华”标准划分优劣。艺术家通过审美体验的种种法则,体验自然、模仿大师,并使自己进入无上的“历史结构”中去。而这种结构的归属意味着:你从属于哪种“画家行会”,是国画、油画、雕塑、或版画?又或者,你从事何种方向的研究,是抽象、具象,还是人物、动物,或是山水、花鸟、静物,亦或是女人体、男胸像……在逐渐细分的微小“圈子”中,师承关系得以维系、教学体系得以划分。而这些所谓的“结构”之间表现出极强的对抗和所谓的“排外”,其程度往往令人咂舌。现代主义艺术创造基于心理学的研究,呼唤“创造力”的开发。相关的艺术实践,要求挣脱前人枷锁,并预设每个人先天具备无比的创造力。在现代主义假设的逻辑框架中,儿童比参与社会的成人更懂艺术。成人往往挖掘内心的怪异情感强过彼此的交流,而这种行为往往使艺术陷入绝望的自我否定中去。因此现代主义大师往往倍加推崇儿童绘画、精神病速写或非洲原始艺术。故而,学院主义艺术的“图示”是一个个封闭的、排外的“小圈圈”,而现代主义艺术则是一条“前卫”的、永恒质疑的“直线”。它们都不能构成完美的、均衡的、互动的、共生的太极图。
中国上古的先民,在河洛地区观察星宿、四季、流水,参悟出自然运行的法则,并以“河图洛书”的神秘符号揭示宇宙运行的法则。在漫长的岁月中,数字化的图示衍生为揭示万物本质的太极八卦图。在阴阳鱼的图中,生命的永恒真理被完美地归纳,它告诉我们如何平息对立、如何智慧地生活。在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城市发展被无限扩张的资本所统治,人的内在世界与都市生活表现出极强的对立状态,此时公共艺术便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公共艺术要解决的问题,正是物质世界发展与日常生活诉求的种种不对等,最终达到一座城市如太极图般对立而和谐——既彰显城市建设的成就,又尊重每个身处其中的个体。通过关怀公众的日常需求、重拾公众的集体记忆,展望更好的生活方式。自公共艺术出现开始,艺术不再徘徊于美术馆或博览会,艺术家不再沉迷于复制偶像或个人创造的神话,而是通过艺术作品的精神传递,以求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独立的艺术空间。
应该说,公共艺术具备与太极文化同样隐性的“出世”精神,以及与太极拳同样的“制胜”拳理。一招招看似绵软的动作,都是为了积蓄力量、储存能量、克敌制胜,最终实现柔和的化解。公共艺术致力于“合理的批判精神”,针对城市空间的具体需求,既不同于“代表”藝术,也不作景观社会的傀儡。在已有的城市艺术中,“代表”的艺术或纪念碑仍然覆盖在大部分的公园、广场、交通枢纽。“代表艺术”中的“城市雕塑”创作模式受制于、甲方的需求,并未真正考虑城市生活中的市民的需求。除此之外,在商业需求的景观造景中,“配套”的艺术被当成门面、招牌、导识标志。应该说,这些景观中的艺术,仅有漂亮的形式,而缺乏真正有价值的实质。真正的公共艺术,应该具备一种“意志力”:通过把艺术的视野引入公众,拒绝单一文化形式,应该以健康的舆论力量推动精神文明的整体建设。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一种公共艺术行动,我们称之为“雅集”。在会稽山的兰亭中,针对山色美景、曲水流觞,你赞上一句,我叹下一句。我倾述不一样的看法,你补足我未明确的观点,参与者各抒己志,最后整理成册,形成公共的认识。在此次太极之乡陈家沟的公共艺术行动中,所有参与艺术家以“太极”为公共话题,展开了关于公共艺术的广泛讨论和方案设想。在活动中,着重于作品思想的交流,却不拘泥于作品的具体实施。在具体方案中,忽略技术、场地的限制,是为了寻求一种不同类型艺术家之间的合理的交流方式,并试图建立一种正确的公共艺术实践方式和合作模式:
(一)但凡能称之为“公共”的艺术,不在于形成一种通用的艺术形式,而在于凸显出每个差异思维的价值。“公共”的重点,不在于一致的“公”或“共”,而是强调允许各种“私的合理表达”。私人的情感、认识、经历、学识,是艺术作品得以成立的基础,但要使之具备“公共性”,绝不是要把所有作品套上“城市雕塑”或“景观小品”的统一面具。公共艺术的组织方式,不是通过参评遴选,形成一致的“投标”方案,而是竭尽所能地融合每个人的独到见解和不同思路。在创作过程中,鼓励个人以熟悉的艺术方式进行构思,除了充分考虑地域、人群、环境等诸多因素,更要注意作品的原创个性和批判态度,以求从多元化的角度形成当代性的、开放性的公共舆论。
(二)公共艺术不单单意味着公开展示的作品,而且要建立全方位的公众“共生”关系。架上作品放大后展示于公共环境之内,仍然算不上公共艺术,因为此类作品缺乏“公共性”的基因。优秀的公共艺术不仅需要广泛地连接一切公共“已知”,还要使作品的创意过程、制作方式成为一種普遍讨论。公共艺术不是“一锤子”买卖,艺术家与活动承办方之间、参与艺术家之间、艺术家与当地公众之间,应围绕作品讨论建立起长期的交流平台。对于艺术家而言,为了公共艺术的交流得以成立,艺术创作过程要试着寻求合作、不拘泥于学科内的造型技法或死板原则。而对所有参与者而言,应充分利用主题内与主题外的联动效应,以求在今后的日常交往和工作实践中,彼此“生发出”更多的合作模式,如跨校教学联展、跨行业业务互助等。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把此次公共艺术作品方案、讨论过程集结成册,并以开放、平和的心态期待着他人的批评和交流。因为,我们无比期望通过这样的公共艺术行动,建立起由陈家沟、泛华公司、河南省各高校教师、公共艺术实践者共同组成的全方位“太极图”。由此图衍生出的公共艺术“共生”意义,是公共艺术不断前行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芬利森.哈贝马斯[M].邵志军,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5:45-68.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32-55.
[3]周成璐.公共艺术的逻辑及社会场域[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11-14.
作者简介:肖彩,郑州市环境雕塑建设研究所专业技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