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雯雯 贾力娜
(曲阜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山东 日照276826)
曲阜师范大学中国传统音乐课程的开设在大一,开设时长为一学年。通过对曲阜师范大学近五年的学习情况跟踪调查表格如下:
表1 曲阜师范大学近五年的学习情况跟踪调查表
对曲阜师范大学近五年的学习情况表格分析如下:
在2015级主要注重题材学习,通过不同的题材进行拓展性学习。对袁静芳的教材《中国传统音乐概论》①进行参考和已有的研究成果两者相结合学习不同题材的音乐。通过题材的学习,我们可以非常牢靠地把握基础知识,学习理论知识夯实基础概念。
在2016级的学习过程中通过分地域学习的方式,划区域划模块的进行学习。通过分地域的学习方式,可以让学习思维更加具有空间感,老师将传统音乐划分为以下几个地域:东北部民歌(山东、河北、河南东北部、东北三省)、江浙地区民歌(江苏南部、上海、江浙大部分地区)、江淮地区民歌(江苏、安徽中部地区)、西南地区民歌(西藏、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湘鄂地区民歌(湖北地区)、西北地区民歌(青海、甘肃、宁夏、山西、陕西)、福建民歌、台湾民歌、海南民歌、广东民歌。
在2017级加入部分实地调研,通过少部分同学调研的方式让同学们适应新的学习方式。2019年3月,作者本人参与了曲阜师范大学民族民间老师指导的山东渔鼓音乐研究的部分实地调研。去往了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木柞二村,采访了有87岁高龄的诸葛继宣老先生。在调研的过程中老先生为我们演唱了好几段,让作者本人切身感受到渔鼓音乐的内涵和魅力,同时作者本人也意识到实地调研过程中现场收听的音乐带给人的直观强烈感受是课堂学习替代不了的,所以进行实地调研学习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目前的学习方式较少关注现场获取的一手直观感受。
在2018级实行了调研学习方式的全面应用,通过以家乡为分组的方式由家乡为圆心进行散点辐射式的实地调研学习。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邀请了来自平阴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仕年先生进入到大学的课堂之中进行了现场的演出与交流,演出现场气氛非常活跃,学习交流过程中同学们热情高涨,在现场演出与交流过程中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传承人的艺德,现场的氛围也对传承人的精神有极大的鼓舞与认可。通过此次现场的演出与交流直观地反映出传统音乐的课堂可以实现:“传承人展示+课堂学习感受+实践”的模式。
在2019级的学习过程中上半学期一直采用的是线下的学习模式从没有尝试过线上教学,在线下学习的过程中将中国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进行结合的方式去学习中国传统音乐,在学习的过程中去创新,将自己所学的和擅长的结合在一起激发出更加强烈的学习欲望。在下半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受到了疫情的影响教学形式改为线上学习,将线下和线上的学习方式进行结合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自主学习去发现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补齐自己的短板,将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从课前资料准备、课中的知识讲解与探讨、课末的总结与反思全程参与。
通过对曲阜师范大学近五年来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中学习模式情况的跟踪分析得出以下四个方面是可以借鉴学习的:
通过地域式学习方式能够在空间感上学习了解到不同的区域风格,并且更加强烈地对比出每个地区民歌的音乐特征和音乐元素,在学习某一地域的音乐时更加具有系统性和规整性能够起到巩固和提高的作用。分地域学习民歌的学习方式是对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下))②文章的实践与践行。
课外学习通过让学生到各自的家乡进行实地调研的方式收集一手资料,现场感受民族民间音乐“接地气”的感染力。采用以家乡为分组的方式进行,再通过视频、数据和课件等方式展示自己或者小组的调研成果,在展示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借鉴丰富传统音乐的课堂知识最后小组长进行整理与总结,教师和小组进行相关评价。分小组到各自家乡进行调研的学习方式是对谢嘉幸.让每一个学生会唱自己家乡的歌③这一文章的实践与践行。
曲阜师范大学在2018级邀请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朱仕年先生加入到中国传统音乐的课堂中,对于“传承人+课堂+实践”的学习模式目前正在进行中,同时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成立了“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类)教育于研究创新基地”努力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2020年曲阜师范大学成立了“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音乐学院也在践行“大—中—小”的原则让音乐学专业的同学通过学期实习的方式进入中小学进行宣传,并且在实习结束以后实行教学实践考核。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学习要从中小学开始进行,促使学生耳濡目染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曲阜师范大学的学习模式是处在实践进行的阶段,以上的方面都是优点可以借鉴学习的,通过分析问卷调查和亲身体验等方式了解同学们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课堂的学习模式还存在需要加强的地方。
对150位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生进行的“对传统音乐的认知及重视程度调查”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见表2:
表2 “对传统音乐的认知及重视程度调查”问卷调查数据
?
通过分析本次调查问卷发现,多数同学们对中国传统音乐只有浅显的了解,不深刻。大部分同学不止局限于课堂学习,而是通过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学习,由此也表达出同学们对新式学习方式的渴望,也是对传统课堂的挑战。在分析问卷的过程中,相关数据指出同学们更渴望原汁原味的传统音乐,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直接接触民间艺人,并通过民间艺人教学,观看传统音乐演出,更加直观的感受传统音乐。通过大学生实习的方式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中小学教学中,做到传承从娃娃抓起,实现“传承人—大学生—中小学”学习传统音乐模式的创新形成学习链条。
通过对于以上内容的分析可以了解到,曲阜师范大学在学习上更加注重学生学成以后的应用问题,大到学校的“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指导中心”和“日照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类)教育于研究创新基地”,小到音乐学院的“传承人—大学生—中小学”的学习方式都非常注重传统的传承。
1.可以进一步加强“传承人+课堂+实践”的学习方式。目前在2018级中进行过但是因为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对于高校来说是没有联系方式的,并且多数的传承人年龄较大,所以传承人进入课堂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但是可以通过联系各个地方文化局采取周期性的方式进行学习关于这一方面可以借鉴临沂大学音乐学院的沂蒙民间音乐文化分小组进行调研,避免因为传承人年龄大造成的舟车劳顿和联系不上传承人的问题。
2.观赏性的活动可以采用“学校+剧团/文化传承保护中心”的学习方式。在欣赏方面不能只依靠音频或者视频,因为有很多直观的冲击是需要通过现场去感受才能感受到其中的魅力和听觉与视觉的冲击,而且现场的演出就不仅仅局限于音乐学院的同学还可以辐射到其他学院的同学。所以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学校+剧团/文化传承保护中心”进行定期的活动展演,还可以通过学校和剧团的方式去实践。
综上所述,目前曲阜师范大学的学习模式正在逐渐转化为同学们所期盼的新式课堂,通过实践调研、乐器展示、传承人进课堂等多种学习方式的学习方法来实现学生需求的新式课堂。并且得出以下三种学习方式是可以让同类学校进行借鉴与学习的:(1)重视中国传统音乐地域特色的分辨与区分;(2)重视“大学—中学—小学”的传递问题;(3)注重“传承人+课堂+实践(到家乡进行实地调研)”。
作者通过对曲阜师范大学中国传统音乐学习方式的亲身感受、调研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提出以下两个改进建议:建议进一步加强“传承人+课堂+实践(到家乡进行实地调研)”的学习方式;在传统音乐的学习上建议采用“学校+剧团/文化传承保护中心”的学习方式。
注释:
①袁静芳.中国传统音乐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0-533.
②苗晶,乔建中.论汉族民歌近似色彩区的划分(下)[J].中央音乐学报,1985,(2):29-40
③谢嘉幸.让每一个学生都会唱自己家乡的歌[J].中国音乐,2000,(1):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