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慎田
山推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000
随着我国机械化、一体化施工的不断发展,带动工程机械产业规模逐年扩大,其中挖掘机是规模最大、最重要的板块,尤以中小挖掘机产品的需求增长更为明显,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另外,客户对于产品质量的意识也在不断提高,质量可靠、价格低廉的产品越发受到客户的青睐,其中引导轮作为挖掘机行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其性能可靠性变得更加重要。因此,解决引导轮存在的失效风险,同时开发出具有高可靠性结构的产品是客户和制造商共同的期望。
目前,工程机械市场上广泛使用的中小挖掘机,其配套使用的引导轮结构以铸造式单腹板为主(见图1),但其使用性能的可靠性不稳定,故障率较高。特别是铸造结构样式,由于其铸造工艺固有的缺陷,如铸造砂眼、缩松和晶粒度不良等,更增加了这种结构不可靠性的风险,严重时会发生工作面断裂的情况(见图2),造成整机行走系统失效。另外,铸造过程中产生的缺陷会增大后续热处理产生裂纹倾向,给热处理工艺增加难度,造成成品率低,成本居高不下。此次研究以提升铸造质量为目标,分析铸造过程中的各个过程,找到问题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避免由于铸造工艺产生的缺陷。
图1 引导轮结构
图2 工作面断裂
通过对失效件采用要因图方法进行分析,引导轮由铸造原因引发工作面断裂的原因如下。
1)铸造产生砂眼、气孔等缺陷(见图3),会导致产生潜在裂纹的风险。
现在铸钢式引导轮普遍采用水玻璃砂造型工艺,砂型在浇注前要求彻底烘干。为进一步提升铸钢件表面质量,面砂表面要刷涂料,以提升砂型表面强度,封闭砂型及砂芯表面空隙,改善浇注过程中冲砂引起的夹砂及砂眼产生。一方面,若砂型烘干不充分,会造成浇注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气体无法及时排出,此外若浇注速度控制不合理,也会造成型腔内气体排放不及时而形成气孔。另一方面,砂型没处理干净或砂型强度低,小块砂在浇注过程中被钢液包裹至引导轮体或踏面处,车削加工时砂被释放而形成凹坑。再者,修型不彻底、砂型表面浮砂而导致铸造麻坑。以上几种情况均会使引导轮形成潜在的失效风险,需要解决。
2)工作面厚度尺寸过小。
工作面位置厚度尺寸与中间部位相比,厚薄差别悬殊,钢液在该位置冷却速度过快,易产生应力裂纹(见图4)。
图3 砂眼缺陷
图4 应力裂纹
(1)铸造工艺改进方案 砂眼和气孔等缺陷采取改进措施如下。
1)适当增加砂型烘烤至2~3遍,避免潮湿气体残留。
2)控制浇注速度,标准化每包合理浇注时间及末包浇注温度。
3)在浇注过程中,可改用小包浇注,做到平稳,防止冲砂。
4)优化混砂配比,降低砂型的表面粗糙度值,提高紧实度。
5)刷涂料时涂刷要均匀。
6)每炉次钢液出炉前进行测温,将钢液温度控制在1550~1650℃后再进行浇注。
7)加强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检查力度,设专职造型检查员。
(2)铸造结构设计改进 由于轮体踏面外边缘薄,中间部位较厚,且厚薄变化过于悬殊(见图5),使得此处在铸造过程中冷却速度过快,外边缘与中间部位的体积收缩不同,因此容易产生裂纹及缩松(见图6)。在热处理加热过程中,由于工作面位置壁薄,透热性较好,当中间壁厚的位置加热到所要求的温度830℃时,其明显薄的工作面位置处的温度会变的更高,这样使得铸件局部过热,在冷却过程中较快的冷却速度也容易产生裂纹,或发生过烧现象而产生裂纹,这种裂纹为锯齿状分布,并伴随有表面马氏体组织较粗大而沿晶开裂(见图7)。此外,通过建立力学-数学模型分析,踏面部可看作悬臂梁模型,轮体踏面部在机器工作时受到载荷作用,会产生反复变形,易导致疲劳断裂。因此,加厚踏面尺寸,可以有效地缓解甚至消除疲劳破坏。经过有限元分析计算可得:引导轮体适当加厚5mm,则最大变形量仅为更改前的82.1%,同时能够减缓厚薄过渡程度,减缓钢液在薄壁位置的冷却速度,进一步改善浇注工艺性,提高钢液的流动性及补缩能力。
图5 轮体踏面
图6 缩松缺陷
图7 沿晶开裂
经过在国内一家知名引导轮制造企业分阶段实施上述改进方案,当铸造工艺改进方案实施后,引导轮体的铸造不合格率由12.98%降到3.46%,进一步实施铸造结构改进方案后,不合格率进一步降低到0.49%以下,甚至一些铸造生产批次实现了不合格率是0的质量状态。经过两次改善方案的实施,降低了损失,节约了制造成本,同时提升了生产效率,取得了良好效果。
本次研究解决了挖掘机单腹板铸钢式引导轮铸造成品率低的问题。同时,通过数学模拟分析进一步优化了铸造设计尺寸,并最终通过应用至实际生产制造中,验证了改善方案的正确性及可靠性,对铸钢式引导轮制造行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