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 文,陈福灵,陈 扬,胡 杨,谭富强,李晓斌,朱美忠,何 苗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骨科,重庆 401520)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是临床上治疗髋关节疾病和股骨头疾病的重要术式之一。该手术的适应证包括年龄>50 岁且髋臼发生严重破坏或明显退变、类风湿性髋关节炎、创伤性髋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或髋关节骨折等[1]。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逐渐增多[2]。假体脱位是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3]。本文主要是分析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发生假体脱位的影响因素。
选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342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具有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指征;年龄>50 岁;病历资料完整;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合并有其他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术后由外力因素导致假体脱位;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障碍;病历资料缺失或中途退出本研究。在这342 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1 例,女性患者121 例;其年龄为52 ~88 岁,平均年龄为(71.46±3.47)岁。将其中术后发生假体脱位的10 例患者作为脱位组,将其中术后未发生假体脱位的332 例患者作为未脱位组。
对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其性别、年龄、有无基础疾病、有无髋关节手术史、手术入路方式、术中所用人工股骨头的直径及术后髋关节的功能等。对上述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总结导致脱位组患者术后发生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总分为100 分)评估两组患者术后髋关节的功能。患者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的评分≥90 分,表示术后其髋关节的功能为优;其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的评分为80 ~89 分,表示术后其髋关节的功能为良;其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的评分为70 ~79分,表示术后其髋关节的功能为可;其Harris 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的评分<70 分,表示术后其髋关节的功能为差。
用SPSS 18.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和Logistic 回归分析法对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
脱位组患者中年龄≥76 岁患者的占比、有髋关节手术史患者的占比、术中从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患者的占比、术中所用人工股骨头的直径为22 mm 患者的占比及术后髋关节的功能差患者的占比均高于未脱位组患者中此类患者的占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男性患者的占比及有基础疾病患者的占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对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的结果[例(%)]
在多因素分析中建立二元logistic 回归模型,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为因变量,以年龄≥76 岁、有髋关节手术史、术中从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术中所用人工股骨头的直径为22 mm 及术后髋关节的功能差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相关因素均是导致脱位组患者术后发生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详见表2。
表2 对导致脱位组患者术后发生假体脱位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的结果
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治疗类风湿性髋关节炎、创伤性髋关节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等髋关节疾病的主要术式之一[4]。对髋关节疾病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可采用人工髋臼和人工股骨头对其发生病变髋臼和股骨头进行置换,进而可改善其髋关节的功能。假体脱位是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报道称,无髋关节手术史的患者在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其假体脱位的发生率约为3%,有髋关节手术史的患者在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其假体脱位的发生率高达10%[5]。本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76 岁、有髋关节手术史、术中从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术中所用人工股骨头的直径为22 mm 及术后髋关节的功能差是导致脱位组患者术后发生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肌力和软组织张力会明显下降,加之其多合并有基础疾病,因此在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易发生假体脱位。有研究指出,与老年男性相比,老年女性在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假体脱位的风险更高,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女性在绝经后易发生骨质疏松症[6]。有髋关节手术史的患者其髋关节的结构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其在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更易发生假体脱位[7]。在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与从髋关节前外侧入路相比,从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更易显露手术视野,手术操作更为简单,但术后患者发生假体脱位的风险更高。究其原因可能是从髋关节后外侧入路进行手术时未对患者的健肢进行固定,其体位的倾斜角度不合理[8-9]。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时所用人工股骨头的直径越小,患者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越高。增大人工股骨头的直径能减少假体与髋骨的碰撞,提高人工股骨头与髋臼的结合度,改善髋关节外旋及屈曲的功能,增强人工股骨头的稳定性。此外,患者在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关节的功能越差,其发生假体脱位的风险越高。
对于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术后3 个月内)发生假体脱位的患者,应及时对其脱位的假体进行闭合下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应让其髋关节做内收、内旋、伸直外旋、极度内收等动作,检查其人工假体的稳定性。若其人工假体再次脱位,需对其进行髋关节翻修手术;若其人工假体未脱位,需对其患肢进行3 周左右的牵引治疗。对于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晚期(手术3 个月后)发生假体脱位的患者,应对其进行闭合下手法复位+ 外固定术,并用抗生素对其进行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或对其进行髋关节翻修手术。
综上所述,导致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术后发生假体脱位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其年龄≥76 岁、有髋关节手术史、术中从髋关节后外侧入路、术中所用人工股骨头的直径为22 mm 及术后髋关节的功能差。对于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术后应加强对其进行观察和随访,若发现其假体脱位应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