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环境下医学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创新模式分析

2021-05-27 06:46熊元付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馆员双一流

熊元付

(贵州医科大学图书馆,贵州 贵阳 550004)

图书馆管理作为高等院校综合管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专业能力发展和教师教学效率提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双一流”作为党的十九大精神内涵的重要体现,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的伟大旗帜,对此,高校图书馆更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制定新时期信息服务体系,完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针对性与全面性;优化图书馆馆员队伍结构,提高自身专业能力、职业素养,满足师生实际需求的同时,促进我国高校图书管理工作水平的全面提升。基于此,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希望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1.现阶段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

1.1 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使用成效不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教师教学工作、日常管理的重要辅助工具,其灵活多样的工作模式也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但从目前新媒体技术使用情况来看,部分高校对新媒体技术并未给予足够高的重视,仍沿用传统的“一对一、一对多”服务机制,冗杂的工作内容不仅影响了图书馆员的工作效率,加之形式、单一的服务方式,使得许多师生实际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进而影响高校整体办学质量。

其次,新媒体技术推送内容过于单一,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技术的推文多以培训讲座、书目更新为主,对于其他内容的推送过少,加之部分图书馆员职业素养的不达标,对现阶段师生需求缺少了解,导致推送内容过于枯燥,缺乏承接性,师生关注度下降,进而影响图书馆自身价值。

1.2 图书信息服务模式过于单一

图书馆作为高校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辅助单位,亦是学生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依托。目前,图书馆主要有信息检索课程、入馆查询培训、数据库使用培训这三个主要功能,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化素养,并且能够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快速查找能力。但从实际服务情况来看,受课程安排、图书馆员队伍结构、专业能力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大部分课程多为选修,加之专业课程、宣传力度等因素的限制,学生积极性不高,馆员服务效能低下,进而影响图书馆的正常运作。

1.3 专业分类标准过于模糊

从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大多数图书馆图书分类都是采用传统的“中图分类法”,并没有结合办校特色。为此,在实际查询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浪费许多时间去记忆图书的索书号,加之图书馆大多数图书信息也都以原始信息为主,缺乏二次分析及科学划分,使得师生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因为复杂分类标准而出现信息推送效率低、图书专业程度低等问题。

1.4 信息反馈成效低下

信息反馈是指师生在图书馆进行书籍查询、咨询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想法,主要包括服务质量反馈、服务人员工作反馈(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其他电子化信息设备使用反馈等等。随着高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师生需求也在随之改变。信息服务与问题咨询反馈体系的重要性也日渐提升。作为图书服务管理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信息反馈利用跟随时代发展潮流作出相应的革新。但从目前图书馆运行情况来看,受职业素养、工作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师生常常会遇到问题解决不及时、反馈衔接不到位等问题,不仅影响了师生实际体验,而且问题滞后处理也反映了图书馆员工作不到位,进而影响高校图书馆整体形象。

2.“双一流”背景下医学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具体优化策略

2.1 建立健全学科信息服务平台

为进一步完善图书馆信息服务管理框架,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立足本校校情,以专业为基点,建立全学科信息服务平台,针对现有的专业领域,搭建多种形式的图书信息数据查询子平台,提高图书检索、借阅数据处理效率的同时,为师生提供更加全面、精确、专业的服务内容。

“人工智能”作为目前一种概念技术,其方式灵活、涉及层面广泛,图书馆员可以利用这一优势构建人工智能管理、分析、服务三个子平台,以智能互联、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技术为其运行机制,根据服务群体选择合适的子平台,从内容到形式上综合分析,然后依托系统后台大数据进行科学分类,从而减少师生借阅的等待时间。同时,在进行数据筛选时,还要对信息过期、不常用的数据建立相应的反馈子平台,及时转交给相应部门进行人工处理,这样既保证了图书馆员的工作效率,而且子平台的加入,也能够使数据处理更加规范,实现了数据智能筛选和动态更新,促进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效率的提升。此外,图书馆员还可以建立专业信息档案子平台,根据师生专业、学院进行科学划分,并根据其借阅记录为其推荐相关书籍,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

2.2 加强图书馆员专业能力

图书馆管理工作中,馆员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其专业能力、职业素质关系到整个图书馆运作效率。“双一流”背景下,为了加快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高校要加强对馆员专业能力的培训力度,培养其正确工作意识的同时,促进其工作效能感的提升。

首先,高校要定期开展图书馆员工作交流分享会,宣传图书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性,相互交流工作经验,并以社会发展、师生实际需求为参考,共同制定后续工作方案。同时,高校还要依托校园城域网的优势,加强与其他学校的交流,并聘请专业教师到校担任客座教师,建立“名教师工作室”,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完善学科信息服务平台管理制度,并设立监管小组对图书馆员日常工作、服务质量进行考核,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培训工作,实现专业能力服务理念的有机融合的同时,使馆员从思想上重视该工作,从而提高其对工作的适应性。

其次,高校还要注重图书馆员信息化素养的培育。双一流背景下,图书馆员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服务素养,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以便在实际工作中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的昂。对此,高校要立足本校校情,制定多种应聘制度,吸引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并通过“一帮一、一帮多”的工作结构,促进图书馆教师队伍整体质量,为师生提供更加精准、高校的服务工作。除此之外,高校还要设立“监管小组”,对图书馆员工作态度、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考核,并在优秀馆员评优、评职称等环节中进行加分,保证馆员工作积极性的同时,使其树立“师生至上”的服务意识,从而提高图书馆整体工作质量。

2.3 制定多元化服务体系

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为全体师生。“双一流”背景下,图书馆要推广个性化服务,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览需求,切实提高其服务质量。首先,高校可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多种技术分析师生的阅读兴趣、专业特征、研究内容等,通过调查师生历史借阅信息总结师生的实际阅读需求,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社交平台为其推送相关的图书信息。

其次,图书馆还要注重专业素养与图书文化的融糅,通过二者的协同作用,构建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体系,结合其专业、研究需求,及时更新书籍版本,并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线下阅读反馈等方式分析读者侧重点,以此加强书刊采购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与全面性。

此外,高校还要对图书馆员服务工作进行跟踪管理,根据服务职能、内容设置多种反馈机制,如:网络反馈、社交软件反馈、线下问卷反馈、意见箱反馈等等。同时,高校还可以制定以个人/小组为单位的层级评价制度,根据日常工作、服务效率等方面进行打分,并以月/学年进行公示。在分数公示过程中,图书馆员还要根据师生的反馈总结当下服务存在的问题,并采用联片教研、线上工作研讨会等形式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完善馆员队伍服务架构的同时,以提高信息服务工作的针对性与全面性。

2.4 充分发挥校园媒体优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逐渐成为图书馆员工作开展的重要辅助工具。 “双一流”背景下,为进一步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效率,高校要利用好媒体技术这一优势,加强服务宣传力度,调整服务形式,满足师生发展所需的同时,凸显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首先,图书馆可以根据医学高校的特点,利用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定期进行宣传,将服务内容、服务模式展示于大众,并将取得的成果刊登在图书馆主页、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平台上,拓宽服务对象和服务领域的同时,创建优质校园服务品牌。

其次,高校要注重线上服务资源的开发,结合医学专业特点,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以相对优惠的价格有选择性地购置图书。同时,高校还要注重与学术平台的合作,根据医学行业发展趋势,调整购置资金,购买互联网的“龙头”平台,拓宽学生专业视野的同时,为其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加快校园品牌的构建步伐的同时,为师生发展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内容。

图1 图书馆服务体系创新前后借阅数量对比

3.结语

“双一流”背景下,高校图书馆要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创新管理制度,提高馆员职业素养,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全面、客观地分析师生实际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服务。此外,高校图书馆还要发挥与微信、微博平台的协同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高校教学、学生专业发展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加快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步伐。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馆员双一流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图书馆青年馆员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基于个人发展困境与人力资本视角双维度考量的青年图书馆员培育对策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中美两国图书馆员高级职称评审机制对比研究
Wiz云笔记在图书馆员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案例研究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