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娟
(南平市建阳区妇幼保健院,福建 南平 354200)
小儿肺炎属于呼吸道疾病,其中一般情况下的发病机制为支原体和细菌以及病毒的感染所造成的。小儿肺炎以咳嗽与发热及呼吸困难为常见症状,对于患儿的身体健康发育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小儿肺炎的治疗,临床中以药物治疗为主要方案,常用药物包括头孢曲松与头孢哌酮等[1]。本次研究中以80例肺炎患儿为例,经对相关临床资料观察探究头孢哌酮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期间院内收治的小儿肺炎中选取80例患儿为观察对象,参考治疗方案的不同分组,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患儿纳入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治疗患儿纳入观察组。对照组40例:男女28与12例;1~7岁,均值(3.58±1.25)岁;病程2~14d,均值(8.25±2.35)d。观察组40例:男女27与13例;2~7岁,均值(3.15±1.07)岁;病程2~13d,均值(7.48±2.08)d。纳入标准:符合小儿肺炎诊断标准;患儿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获取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伴随脏器严重障碍;药物过敏者。组间患儿年龄等基线资料对比无差异性,可行对比调查。
对照组:采用头孢曲松钠(罗氏制药公司,H10983036)治疗,静脉滴注给药,结合患儿体重20~80mg/kg,1次/d。
观察组:采用头孢哌酮(上海先锋药业公司,H23020460)治疗,静脉滴注给药,结合患儿体重每日50~200mg/kg,分2~3次给药。
(1)疗效指标:经治疗咳嗽与发热等症状消失,炎症消失恢复正常判断为显效;经治疗咳嗽与发热等症状明显改善,细菌部分清除判断为有效;经治疗症状无改善判断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时间性指标:对咳嗽与发热等症状改善时间进行统计。
(3)肺功能指标:统计患儿肺功能改善情况,具体观察指标包括呼气流量峰值(PEF)、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所有呼气量的比例(FEV1)、用力肺活量(FVC)。
(4)安全性指标:统计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31例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27例显效、7例有效、6例无效,治疗有效率为85.00%;两组数据对比(χ2=3.914,P=0.048<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儿咳嗽改善时间、平喘改善时间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对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各项肺功能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EF、EFV1、FVC测定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对比有差异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肺功能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有1例皮肤瘙痒,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有1例呕吐、1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两组数据对比(χ2=0.346,P=0.556>0.05),无统计学意义。
轻型支气管炎以发热与咳嗽以及呼吸浅表增快为主要表现。咳嗽症状的特征为发病初期频繁刺激性干咳,在病情发展下,咽部可发现痰鸣音,在咳嗽期间可伴随呕吐或吐奶等情况。除呼吸道症状之外,患儿还可伴随精神萎靡与食欲不振等表现。而重症肺炎患儿中,除肺炎加重表现外,还可持续高热或引发全身中毒症状。在呼吸系统症状方面,呼吸表浅急促,常规情况下每分钟可超过80次。在神经系统症状方面,部分肺炎患儿可出现凝视或斜视以及昏睡等症状。
小儿肺炎若未及时治疗可引发相关并发症,而其中呼吸衰竭较为常见。发病后小儿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呼吸早期加快,可伴随呻吟呼吸与呼吸节律的改变,严重者可导致心率加快或减慢,甚至于出现昏迷情况。心力衰竭也属于肺炎患儿常见并发症,在发病期间患儿躁动不安呼吸困难。同时也可引发心率加快与肝脏增大的表现。除以上并发症之外,严重肺炎患儿还可能出现脓气胸与中毒性休克以及缺氧性脑病等。
现在临床针对于小儿肺炎,以药物治疗为主,常规遵循应用消炎药物,杀灭病原菌作为治疗基础原则。结合患儿病原菌的差异,选择敏感性药物,做到早期治疗规范治疗。除常规抗生素与抗病毒药物应用之外,还需要做好对症处理,包括结合患儿需求给予吸氧及化痰等治疗。而本次研究中,主要对头孢哌酮药物在小儿肺炎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调查。以头孢曲松钠作为参照,结果显示头孢哌酮治疗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而在症状改善时间方面,调查结果证实,在小儿肺炎治疗中,应用头孢哌酮更有助于促进肺炎常见症状的改善,进而缩短治疗周期。在肺炎发展中可影响到患儿的肺功能,为此,在治疗期间还需要积极关注患儿的肺功能变化情况。调查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EF、EFV1、FVC测定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基于此认为,头孢哌酮对于促进肺炎患儿肺功能的改善具有显著成效。而关于此问题,有关研究[2]资料显示,与头孢曲松钠对比,采用头孢哌酮治疗小儿肺炎患儿的肺功能改善效果更为明显。此结果与本次研究结论一致,均证实了头孢哌酮药物具有影响肺功能变化的作用。
头孢曲松钠属于常用抗菌药物,对大肠杆菌与肺炎杆菌以及流感杆菌等均具有有效抑制作用。经大量临床实践,认为其比较适合应用在敏感菌所引发的肺炎与支气管炎,以及胸膜炎等疾病治疗中。头孢哌酮属于第3代头孢菌素,针对大肠埃希菌与克雷白菌属以及伤寒沙门菌等,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此药物比较适合应用到多种敏感菌所引发的呼吸道与泌尿道以及胸膜等感染性疾病治疗中,同时在败血症与脑膜炎疾病治疗中也具有良好效果。将头孢哌酮应用到小儿肺炎治疗中,能够有效阻断细菌增殖,破坏细胞壁,促使群体死亡。同时现阶段头孢哌酮相关耐药性也较少,为此其临床应用效果较为稳定,能够改善患儿咳嗽与发热等症状,对于缩短患儿住院治疗时间具有积极作用。基于患儿年龄较小,自身抵抗力较弱,为此在用药治疗中需严禁控制药量,避免基于过度用药增加药物毒副反应。
综上所述,小儿肺炎治疗中,应用适当剂量的头孢哌酮可达到显著疗效,有助于促进相关症状的改善以及肺功能恢复,且不会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