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循证药学对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

2021-11-27 21:57,胡
北方药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循证药学抗菌

韦 凤 ,胡 稀

(1.玉林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广西 玉林 537000;2.玉林北流市人民医院药学部,广西 玉林 537400)

抗菌药物作为一种临床常用药,主要作用就是杀灭细菌或者是抑制细菌的活性,能够对感染性疾病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药物通过杀灭细菌或是对机体细菌生长进行有效抑制实现治疗目的。目前,在临床上的常用抗菌药物有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抗生素类以及咪唑类等,这些药物都是由真菌、细菌以及放线菌等微生物经过培养后而获得的化学合成药物,能够对各种微生物起到很好的杀灭效果。通过抗菌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避免患者出现感染的问题,加快患者的病情恢复。目前已有一千余种抗菌药物上市投入使用,对于各种程度细菌感染性疾病起到了良好的治疗作用。对室内根据WHO报告显示,临床抗生素药物的滥用极易导致生成超级病菌,临床中应用抗病菌的抗生素用来治疗病毒感染疾病,导致抗生素药物无法有效控制感染,同时也容易导致致病细菌产生明显耐药性,会导致患者疾病无法得到控制甚至死亡。同时通过对我国目前的临床用药情况进行观察及分析,可以发现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滥用抗菌药物问题,这将会极大的影响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细菌的耐药性大幅提高,还很容易引发患者出现药源性疾病,导致医患纠纷的问题发生,严重影响医院的良性发展。为此需要实施有效干预措施,有效提升临床用药合理性和有效性,避免诱发不良事件导致医患纠纷或是造成负面影响。

1 循证药学的发展历史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药学领域第一次融入了循证医学理念,从而诞生了循证药学这一全新的用药理念,随着对其研究得愈发深入,越来越多的相关研究人员对其更加的提倡。而在进入90年代中期后,大卫·萨克特教授对循证医学进行了明确的定义,也就是“搜集患者的各项资料,并根据获取的资料慎重、准确和明智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这种定义明确地将患者的期望与价值观、临床医师的职业技能以及临床资料充分的相结合,成为了目前在医学界受到了广泛认可的定义[1]。并且,拉姆教授与英格索尔博士根据大卫·萨克特教授对循证医学的经典定义,对其进行了更加深入的解析。提出:医护人员在开展对患者的医护工作时,需要对医疗活动进行认真的计划,并充分考虑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结合自身的临床医疗经验以及临床技能,更好地满足患者的期望,制定更加符合患者实际需求治疗方案[2]。菲尔教授则根据循证医学的经典定义,创作了《循证药学》一书,在这本书中将“循证临床药学”进行了明确的定义,要求医护人员在为患者制定治疗决策时,需要谨慎、准确、明智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其中,明智指的是医护人员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价值观、治疗需求、自身情况以及所处环境。而我国对循证药学的研究起步时间较晚,发展也比较慢。随着循证药学在其他发达国家的广泛普及,使得我国对循证药学越发的重视,并逐渐的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法规,促进了对循证药学的研究。

2 临床药学中应用循证药学理念的重要性

在现代药学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临床药学,临床药师需要结合循证医学的原理,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系统性的收集,从而对药物进行更加准确的评估。这样就能够更好的确定所用药物的具体作用、安全性以及经济性,并在对患者制定用药方案时,评价该药物在其中所能够发挥的作用[3]。现如今临床药学已经成为广大医师开展临床用药治疗的关键性工具,对开展临床医疗服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求现代医师能够根据循证用药的理念和措施,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临床给药服务,才能够对临床用药治疗方案进行有效的优化,并对患者针对性的调整药物使用剂量,使患者能够对用药的相关信息有着充分的了解。通过这种“以患者为中心”的用药方法,将可以对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4]。并且,对患者临床药学服务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对患者正确用药,从而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所以,广大临床药剂师就有必要积极的根据循证药学的理念,开展对患者的药物治疗工作。

3 通过循证药学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具体措施

第一,在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需要全面的对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确认患者真实的情况,从而有效对患者制定针对性的用药方法,找出需要为患者解决的问题[5]。第二,结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的相关要求,并依据检索资料以及自身临床经验,为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还需要明确告知患者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各种注意事项。同时,观察对患者的用药结果,从而判断对患者用药是否准确。临床中注意对抗菌药物使用品种进行合理调整,重视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第三,结合患者的用药治疗情况,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用药指导,还要结合患者的用药结果,开展相关的讨论活动,进一步增强对患者的用药准确性,并对结论进行明确[6]。第四,在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需要对处方进行全面的审查,尤其是对药物的用法以及用量更是要细致分析,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具体动态,防止患者出现用药不适的问题;第五,对全部批次的抗菌药物需要定期开展检查工作,确认抗菌药物的质量,防止出现药物质量问题。同时,对药物处方也要进行全面的审核,及时的发现和解决其中用药不合理或者不正确的问题,医院相关部门还需要参与到对药方的改进以及调整工作之中,从而进一步保证对患者的用药合理性[7];第六,对抗菌药物的来源和途径需要严格把控,定期开展对全部药物的检查工作,如果出现药检报告异常的问题,就需要立刻停止该药物的临床应用;第七,对抗菌药物的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开展培训工作,并积极的学习其他医院的先进管理经验,提高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和使用质量。同时,还需要对相关医护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避免出现职责重叠的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责任心,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8]。

4 结束语

现阶段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显著增加,不但无法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还容易导致细菌耐药性导致无法有效消除。大多数感染性疾病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升用药合理性是医疗机构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只有提升临床用药合理性,才能确保更为有效治疗或是控制疾病,降低细菌耐药性,规范剂量和用药,避免细菌死灰复燃导致疾病复发。临床中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如无适应症给药、无指征联合用药、溶媒使用不当、不合理用量和用法、用药时间过长等都是发生率较高的用药问题。和其他药物比较,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不良结局更加严重,会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甚至严重时还会对患者的健康和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总而言之,在对患者治疗时,合理用药尤为重要,只有保证用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点,就需要积极的实施药学干预措施,才能够对临床用药进行有效的规范。而循证药学干预作为一种有效的临床用药管理手段,能够将具体证据和临床经验以及药学理论干预方法进行有效融合。要求医护人员在对患者开展药物治疗时,能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的方式,掌握患者用药后的实际情况以及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这样在对患者用药治疗时,可以提高对患者的治疗针对性。尤其是在对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时,将能够结合患者的病情以及有关的参考资料,避免出现用药不合理的问题,从而能够对患者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用药治疗措施,防止抗菌药物互相产生作用。这样不仅可以保证药物的药效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还可以避免患者出现用药不良反应问题,提高对患者的治疗安全性,保证医院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循证药学抗菌
什么是抗菌药物?
“抗菌抗病毒”口罩消费风险提示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的提升路径及作用分析
皮肤科药房开展药学服务效果观察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