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明惠,沈肖明
(龙岩人民医院,福建 龙岩 364000)
小儿川崎病,即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一种,该病症也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急性出疹性疾病,该病变反应可导致患者出现属于全身性质的非特异性血管炎[1]。由于该疾病最初报道者为日本医师川崎富,故为川崎病。该疾病多发群体为4个月~5岁龄的婴幼儿。作为一种免疫介导性炎症,在川崎病的临床治疗中多采用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等进行治疗,前者可解热镇痛、抗血小板聚集;后者则能够显著促进患儿免疫力的提升[2]。而甲泼尼龙则是一种能够发挥糖皮质激素作用,具有较强抗炎性的药物。对此,本研究主要探究在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甲泼尼龙+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干预的临床影响效果。报告如下。
选取时间:2019年6月-2020年5月;选取对象:我院收治的108例小儿川崎病患者。将上述选取患者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分为对照组(54例)、研究组(54例)。其中,对照组:男/女=29/25;年龄:出生5个月~3岁9个月之间,平均(1.47±0.54)岁;体温37.5~41℃,平均(39.23±0.59)℃。研究组:男/女=29/25;年龄:出生5个月~4岁7个月之间,平均(1.51±0.64)岁;体温38~40℃,平均(39.11±0.79)℃。上述患儿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①患儿持续发热5天以上,若无其他征象,根据这一点可在五天内确诊;②患儿具备以下症状:a、双侧眼结膜存在一定的充血,但并无渗出物;b、患儿在口腔、咽部黏膜存在一定的充血情况,且口唇干燥皲裂,存在杨梅舌症状;c、出疹部位主要集中在躯干部,并呈现斑丘疹,多形红斑样或猩红样;d、颈淋巴结肿,直径超过1.5cm;③若患儿上述症状无其他病种解释,或有以上三条但伴随发热,但超声心动图可见冠状动脉损害,也可做川崎病诊断。
纳入标准:①满足川崎病诊断标准;②患儿首次确诊年龄小于5岁(包含5岁);③此次研究内容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④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加入。
排除标准:①对本次研究中应用的任何一种药物存在过敏体质的患儿;②在参与本研究之前,已经使用过以上三种药物的患儿;③存在心、肺、肝、肾等功能严重不全的患儿者;④存在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者;⑤合并恶性肿瘤或伴有血液系统疾病者。
对照组:①给予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44021139;厂家:广东九明制药有限公司)50mg·kg-1·d-1;口服;②丙种球蛋白(国药准字:S19994004;厂家: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2g·kg-1·d-1;静脉注射;连用两周;
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泼尼龙片(国药准字:H20020224;厂家:天津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口服,2mg·kg-1·d-1;连用两周。
①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指标;②临床有效率。
经对比,研究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发热消退时间、淋巴结大消退时间、结膜充血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相对于对照组都有明显缩短,组间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8.15%,显著较对照组87.04%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下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 [ n(%)]
川崎病作为全身性血管炎病症的一种,其在婴幼儿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并且一旦发病就会对婴幼儿的冠状动脉造成严重的危害较高,可能会导致婴幼儿冠状动脉增厚、扩张、狭窄,或形成血栓等[3]。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还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冠状动脉瘤,乃至猝死等严重后果的发生,危及患儿生命。就目前而言,针对川崎病的具体的发病原因及相关机制尚未得到具体明确,现阶段普遍认为该疾病与感染、炎症反应以及婴幼儿所处的环境有一定的关联,这三个因素中,炎症反应是近几年医学界研究的重点内容[4]。在川崎病急性发病期时,患儿体内会出现异常的炎症反应,进而使单核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被激活,在此基础上就会导致大量炎性介质以及炎性细胞因子被释放,例如CRP、白细胞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α、氧自由基等[5]。而这些炎性因子的释放优惠对患儿的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一定的损伤,进而反过来刺激相关炎症细胞,以恶性循环的形式不断促使炎症反应加重,导致患儿血管内皮细胞始终处于损伤状态。对此,针对川崎病的治疗,就需要以对炎症反应的控制为主。在目前针对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生素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在解除内皮细胞抑制状态的同时,将相关免疫作用及状态切断,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6]。从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来看,其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以及解热作用,可以在短时间内将患儿的发热、淋巴结大、黏膜充血、皮疹等临床症状加以改善;而从甲泼尼龙的作用来看,其作为具有较强抗炎作用的一类糖皮质激素,可以更加高效的抑制炎症细胞以及炎性因子的释放,从而提升抗炎细胞因子水平,达到降低机体炎症反应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治疗中,合理应用甲泼尼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能够更为快速地将患儿的多种临床症状缓解,减轻其炎症反应,并促进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的提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