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琳
摘要:“八省联考”英语卷体现了高考评价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要求。试卷中隐含的理念、试卷结构以及试卷题型的更新,要求英语复习教学做出如下改变:改变单纯记忆的做法,增强语用意识;改变单一训练的做法,拓宽听力渠道;改变功利刷题的做法,增加阅读的广度和深度;改变硬背模板的做法,加强写作指导。
关键词:八省联考;英语卷;理念;试卷结构;复习动向
新高考背景下,由教育部统一命题的2021年“八省联考”,备受社会关注。整套试卷基于高考评价体系总体要求,以素养为导向,以英语学科必备知识为基础,突出对英语听力、阅读、写作等关键能力的考查。试卷侧重基础,难度适中,体现了高考评价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试卷隐含的新理念,要求英语复习教学作出相应改变。
一、试题隐含新理念
本次考试落实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重点考查学生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
(一)核心价值
核心价值是指学生应当具备的良好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和科学思想方法,是在学科中起着价值引领作用的思想观念体系,是学生在面对现实的问题情境时应当表现出的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本次考试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所选语篇思想积极向上,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奋斗精神、责任担当、健康情感和劳动精神。如阅读理解B篇提倡健康环保生活,主张通过控制碳足迹实现环保的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责任担当意识;语言运用题的完形填空语篇讲述作者通过在理发店的经历,认识到要尊重任何一种职业这一道理,培养学生的健康情感;写作题的应用文写作是求助外教备战英文朗诵比赛,读后续写讲述了来自陌生人的帮助等。这些语篇的选择都体现正能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学科素养
学科素养是指学生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的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指导下,合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有效整合相关知识、运用学科相关能力的综合品质。学科素养包括“学习掌握”“实践探索”“思维方法”三个方面。学习掌握方面,本次考试听力20道题中,有13道属于信息获取题;阅读理解15道题中,有7道是细节理解题;完形填空也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基础词汇运用。实践探索方面,本次考试设置了两个写作任务,一为应用文写作,一为读后续写,写作要求达230个词,比原江苏卷增加了80个词,加大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考查的力度。思维方法方面,阅读理解题中,有5道为推理判断题,2道为主旨大意题。其中,第26题“Which of the following helps reduce our carbon footprint according to the author?”考查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读后续写更是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三)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指学生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备的能力。关键能力包括“知识获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群、思维认知能力群”。本次考试题目设置难度适中,突出基础,考查学生知识获取能力;采用了新的应用文写作形式,突出了实践性、应用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七选五”阅读突出考查了学生语篇理解能力以及推理、判断、概括等能力。
(四)必备知识
必备知识是指学生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本次考试从听力、阅读、语言运用和写作四个方面,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三大主题语境下,考查了学生的英语听力、阅读和写作等英语语言必备知识。
二、复习教学紧跟新动向
(一)改变单纯记忆的做法,增强语用意识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词汇学习不是单纯的词语记忆,也不是独立的词语操练,而是结合具体主题、在特定语境下开展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教师应重视在语境中呈现语法知识,在语境中指导学生观察所学语法的使用场合、表达形式、基本意义和语用功能。本次考试取消了原江苏卷的单项选择题,新增语法填空题,考查学生在语篇中灵活运用词汇和语法的能力,突出语篇意识,强调语用观念。如第58题:“Only you can fully realize which aspects of a college will make you truly happy and 58 (satisfy)...”。本题satisfy的形容词有satisfactory, satisfying, satisfied,根据和happy并列,作宾语you的补足语,可以推断出填satisfied。又如,第62题,有的学生死记硬背短语keep in mind,误填介词in,而keep an open mind的意思是“思想开放”。
从这些题目中可以看出,死记硬背词汇、语法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新高考,教师在教学词汇时要引导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词汇、语法。具体做法为:第一,改编练习,在语境中训练。将课本内容或拓展阅读文章改写为语法填空或完形填空的形式,训练学生根据上下文提示和语境线索推理的能力。第二,利用单元话题,梳理话题词汇。根据词性、词语的习惯搭配和主题内容,构建不同词汇的语义网,擴大词汇量,并基于不同语篇,迁移词语运用能力。第三,实施读写一体教学。除了阅读外,还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语法,在特定语境中准确并得体地表达。
(二)改变单一训练的做法,拓宽听力渠道
目前,高中英语听力训练以模拟考试为主,几乎没有其他材料补充;课本中的task板块或integrated skills板块的听力内容在教学中也经常被忽略,学生能接触到的听力材料和主播声音非常单一。这种功利性的做法与英语的工具性、人文性相违背,也不符合英语交际性原则和提升英语学科素养的理念。本次考试听力主播的更换,给了学生一个“惊吓”,学生普遍感觉不适应。这不是命题存在问题,而是我们的听力教学出现了问题。高考考查听力的目的不是听懂某个人的声音。作为英语学习者,对于标准语音范围内的、地道的英语口语都要听懂,无论主播的性别、年龄、国籍。
鉴于此,听力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一是用好教材。除了模拟考试外,教师要用好教材中的听力训练材料,虽然题目设置与高考不同,但是配合单元话题,结合写关键词,把听和写结合起来是很好的综合训练的方式。二是拓展课外材料。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听课外的材料,如杂志上的语篇音频,英语学习相关的公众号配有的英语音频等。学生可以在阅读的同时,进行听力训练。三是多模态听力训练。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语言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学生也愿意接受来自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模态符号的刺激。模拟训练比较乏味,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引入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如视听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经典影视对白等。
(三)改变功利刷题的做法,增加阅读的广度和深度
在高考中取得优秀成绩的关键是阅读,新高考尤其如此。为了训练学生阅读题作答的准确性,教师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功利性刷题,题目的来源几乎都是高考真题、模拟题、套卷、阅读专项训练等。这些试题或专项训练都是统一的模式,即高考模式,从体裁、题材、语篇的布局到命题思路完全模仿高考,目的是让学生在这样的机械训练中“熟能生巧”,这种模式化的训练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成为刷题的“机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而且,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新高考不再是原来固化的模式,在语篇的选择和命题的思路上都在尝试突破。如阅读理解语篇的选择就打破了常规的套路,四篇文章中没有记叙文,题目的设置也有别于原高考题。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做出相应的改变:
1.拓宽阅读的广度。
拓宽阅读的广度就是不局限于模拟训练,要拓展阅读渠道,广泛涉猎各种题材、体裁,材料的来源要广泛。如本次考试涉及的语篇来自The Economist, Babble, U.S.News, The New York Times等杂志或网站。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针对性选读,也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如与新教材配套的《芒果街的小屋》《老人与海》《麦琪的礼物》《妈妈的银行账户》等经典作品,来提升语言素养。
2.挖掘阅读的深度。
只有广度没有深度,阅读只能浮于表面。阅读的深度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阅读经典的、有分量的作品;二是指阅读要深入,读出精髓,即精读。对一些美文或平时在阅读中遇到的比较好的文章,可以采用精读的方式,积累词汇、句式,分析语篇结构,赏析语言魅力,探究主题意义,还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的方式等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3.开展群文阅读。
在复习备考中,教师可以按照主题整合高中英语教材或历年高考语篇材料,也可以选取国外网站相关主题文章,让学生阅读同主题文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对相关主题知识的理解。如本次考试阅读理解B篇主题为环保,教师可以提供如垃圾回收、亚马孙森林大火等主题以及环境与气候变化、环保与海洋生物的联系等方面的阅读材料给学生,让他们体驗同一主题语境下更丰富的内容,了解该主题所承载的文化背景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四)改变硬背模板的做法,加强写作指导
英语写作是一种综合性思维活动,既是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过程,也是语言技能发展的工具,同时还是评价学习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目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许多问题。从教师角度来说,许多教师缺乏对高考书面表达和写作教学的深入研究,作文讲评不到位,策略指导欠缺等。从学生角度来说,学生缺乏写作兴趣,语言表达不规范、不得体,语篇缺乏连贯性,层次不清,死记硬背范文、模板等现象普遍存在。教与学两个方面的问题导致学生的写作能力堪忧。而新高考对写作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由原江苏卷的一篇写作25分变为两篇写作40分。本次考试的写作任务为应用文写作和读后续写,开放度较大。死记硬背模板、套路化的教学方式是无法适应新高考的。这要求我们在写作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1.加强语言积累指导。
教师要指导学生加强语言的积累,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要求学生做好词汇、句式等方面的摘录,如在单元教学中,要求学生自主整理词汇、语法和句式。教师可以设置新的语境,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训练。读后续写相关的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也要有所关注。
2.加强写作策略指导。
新高考的写作具有挑战性,特别是读后续写,学生容易跑偏,如想象过度、与原文联系不紧密、情节不合理等。教师要加强策略指导,如:如何利用段首句,合理安排故事发展;如何做到体现一致性、合理性和逻辑性;如何根据续写内容选择以情、以景或以理结尾的方式,使得故事完整而又意义深远;等等。
3.注重写作评价。
教师要充分利用测试,尤其是期中、期末或模拟考试的契机,对学生的写作即时点评。大考之后,学生通常比较关注成绩,也更关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抓住试卷讲评这个契机,加强对学生习作的指导。作文讲评不等于讲评范文,而是要剖析学生的习作。教师可以选取典型习作带领学生一起评析,然后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等方式帮助学生二次修改。长期坚持,学生的习作水平会稳步提升。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重点自筹课题“素养为本的高中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编号:2019JK13ZB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函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 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 石俊敏.从课标和高考评价体系的视角分析2020年高考英语全国I卷试题[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1(1).
[4] 张晓玲,殷刚魁.基于深度学习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