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非
课后,找机会和学生聊聊,会聊出很有意思的内容。上课和老师在一起,课后也能和老师聊一聊,大概算是一种比较高的学习境界了。《论语》上的那些话,好像没有一句是“上课”时讲的——孔子时代不但没有课、没有教室,连教材也没有。课后能和老师聊聊的学生,往往很有趣;聊的话题,也能让老师开眼界。那些放学后拎了书包急急忙忙离开学校、怕与老师交流的,有些是不善于学习,有些是性格孤僻。我想象不出他们为什么少言寡语。几十年后,他们站在我面前,有的仍然很拘谨,很难想象他们工作与生活的状态。
有些学生语文学习并不出色,但不惮和语文老师相处。我有时会提醒学生:“除了语文,你们的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等水平都超过了老师;要说考试,老师是考不过你们的,更不用说体育;学生和老师,彼此彼此,况且你们以后肯定得超过我,否则没什么出息。”
这样,就可以谈谈你们的作文了,愿意吗?我不是在教你写作文,只是一同聊聊有关作文的事。
说说看,写作文时,脸上为什么常常是困难的表情?有什么麻烦?为什么十几分钟过去,面前还是一张白纸?第一行字就那么难写?
——学生马上就把他想要说的全倒出来了。课后比课上更愿意说,很多学生往往是这样。
在课堂上说自己作文的困难,有些学生可能不太适应。并非他们不想说,有的是找不准,有的是不知怎样说。课后愿意找老师交流,也很好。只要学生有这方面的要求,我从不拒绝。一二十分钟的交谈,学生能倾诉自己的作文难点,教师的应答能对症,往往能让学生如释重负。他们能长时间记住老师的话,毕竟一对一的交流,有针对性。我当年那样做时,没觉得累:一个班五十多人,只有部分学生需要面对面辅导,而且也不是每次作文都要找老师。了解学生作文的基本状态,了解他们某个阶段可能遇到的困难,教师能给出大致对策,再结合他们的作文,讲一讲要领,多多少少都会有作用。我至今仍然觉得那种面对面的作文对话是最好的教学方式。当然,前提是学生能主动说出自己的困难,教师也要有经验,不能笼而统之地敷衍一番。
传统的作文讲评,读读讲讲,学生读佳作,教师点评,说说好处,提醒大家注意;有点经验的教师提供一些思路,接着,下一次作文练习又开始了。其实,教室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参与学习,对那些读读讲讲没什么反应。我了解过,一些学生初中以后就没在作文讲评课上说过话——不是他们不说,是现有课堂模式轮不到他们说。他们作文的困难,只要说出来就有解,为什么不听听他们的想法?
和学生聊作文未必要有明确的目的,随意的交流为好。写作能力不是什么不得了的能力,教师没有必要摆出“专治疑难杂症”的功架。教师总是想着“教”,想着点子“因势利导”,会不会像个把猎枪藏在身后的牧羊人?何必要那样汲汲于成功呢?有时,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我会说一些与作文相关的趣事,学生也会说点我可能感兴趣的事。当学生发现老师“不拒绝”“不排斥”时,他们也会在下周的随笔本上写下几件有趣的事。而我会在之后的谈话中继续那些话题:“后来,打赌的事,究竟谁赢了?”“那个理发师真的被夹断了腿?”“四块羊排全吃完了?”——好多“话头”会引出无数的故事。学生发现教师是倾听者,他们就愿意成为言说者;学生肯说、会说,当然也就不怕写。作文教学要避免单调,语文教师应当有比较多的办法。
在交流中,学生不再把语文老师当成作文裁判。他们会发现,批在稿纸上的那些红字和分数有老师的思考、想象、不安甚至犹豫,老师心里有他们和他们的作文。
我会对学生说:“你这篇作文非常有意思,再‘焐两个星期,肯定会出现更好的段落;要是过几年再拿出来看,兴许你会觉得高中生活的意义全在这里面呢!”“这一段写得特别严整,我很想知道你是怎么写出来的,我把这一段看了好几遍呢!”“这篇作文我没批分数,你留着,交给我可惜了。我也不敢改,我要是打个90分,以后你成了个‘大家伙,翻出旧作,说不定会嫌上高中时我给你少打了10分。”……
我有时还敢说:“其实唐宋八大家也不是每篇都好得不得了。”“有些诗人,一生只留下几十个字!”“高一,就能有三篇自己满意的作文,很不错啦,司马迁才留下52万字。”……
——老师们为什么总是想着“好作文”,想着“高分满分作文”,而没有想到,每一篇作文都是学生的生命印记、青春印记?
我也希望学生畅所欲言,甚至发牢骚。如果学生不敢说,大多是教师专业态度有问题。
学生沮丧地说:“我的作文很难再提高了。”我说:“如果你说的是分数,下次多给你打几分,反正我这里从没有‘计划指标‘配额编制;如果你觉得作文再难提升,那是没发现趣味或找到路子,多练习、多修改,门径熟了,感觉会好一些。”
学生说:“我每次写完交上去以后就有点后悔,总觉得少写了一段。”我说:“那说明你思考质量高,胸中有数,其实还是有办法的——赶紧把‘漏写那一段记下来,作文发下来就补上去,看看自己的判断对不对。自己的思想成果,得保管好。”
“不知为什么,我总是没有激情。”学生似乎有些难为情。我说:“也许慢了一拍,以后会有的。人群不可能很整齐,那会儿你可能在想其他有趣的事,下次有激情的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写下来,也给我看看。”
学生说:“讲评时我不是不想说,是怕耽误大家的时间。”我说:“那你这会儿不妨可以说给我听听,我是个很好的倾听者。”
——至少,在学校,面对一个有点办法的老师,学生愿意听你的,就能学一点作文方法;离开学校,他们只能靠自己了。老师们尽量不要錯过这样的机会。
和学生聊作文没有顾忌,因为我不在意他们的成绩,只是引导学生关注趣味,防止出现新的思想桎梏。他们在跟我学,寻找避免枯燥的办法——人总是愿意去做有趣又不伤脑筋的事。有些同行总是犹豫,担心学校教育会破坏学生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并非一点道理没有。
常和学生聊聊,虽然他们的作文能力未必因此有迅速或明显的提高,但他们不再怕写,能没有顾虑地把所想到的写出来,能想到把已经写好的作文修改一下……我因此感到那些交谈是轻松愉快的。学生摆脱了恐惧,他们就能比较自由地行走了。其实,教学要做的,往往也就是这些。课上难做到的事,课后未必做不成。当然,教师应当是有恒心、有智慧的谈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