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增红
观摩一些语文公开课,我发现,有不少教师爱用“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之类的提问。这种试卷上常见的提问模式,屡屡出现在课堂教学中,我戏称其为教学用语的“考题化”。课堂教学成为考题训练的翻版,折射出“教学是为了考试”的观念已经潜移默化、成为“共识”了。
有教师无奈地说,这是应试所逼。一旦奋战在毕业班,便要快马加鞭赶进度,“腾出时间”去刷题,应付一轮又一轮的考试、阅卷、讲评、分析。如此,只有“教考”,没有“教学”,似乎已成常态。
诚然,考试是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但是,日常教学被外在的功利目标扭曲其内在价值,种种背离初衷、南辕北辙的做法,竟然摇身一变,粉墨登场,成了竞相模仿的制胜“法宝”。一节节原本应该流淌着生命气息的课堂,异化为考试的前奏或预演,师生提心吊胆地进入“战备”状态;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被肢解成一道道支离破碎的考题,只剩下“对”或“错”的甄别以及刺目的分数;一段段原本温情脉脉而且激荡思维的对话,被冷冰冰的“对答案”取而代之;教学效果被“均分”“‘优等生占比”“‘后进生人数”等名词“偷换概念”。关于教学的种种浪漫诠释,都会被讥笑为“不合时宜”。所谓“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被精于算计“有这工夫,不如做几道题目”者视作浪费时间的幻想;所谓“教育是慢的过程”,被信奉“日日清、周周练、月月考”者传为不切实际的“笑谈”;所谓“教育是迷恋他人成长的学问”,被推崇“提高一分,干掉千人”者斥为白日做梦的呓语。
教學固然有现实之需,但其使命在于引领,而非迎合。教学有其自身的逻辑,除了考试,还应有更多的作为。教室不是一间普通的房子,不是教师和学生完成特定任务的场所,而是一群心灵契合、为彼此祝福、为生命中偶然相遇而感恩的人,共同书写一段生命传奇的沃土。我们应该通过教学,让学生呼吸最洁净的空气,享受最美好的时刻,体验最放松的心情,让那些晶亮的眸子在稍稍的迷惘之后绽放出嫣然的欣喜,让一个个“人”站立在课堂中央。我们更需要提醒自己,放缓脚步,叩问内心:教学到底意欲何为?如果不考试,我们还会教学吗?
关于教学,让我们重温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中的一段非常美妙的阐述:“我是用心的教师。有时在教室里我忍不住欢喜。真的,当我和我的学生发现可探索的未知领域,当我们面前展现曲径通幽、柳暗花明的一幕,当我们的体验被源自心灵的生命启迪所照亮,那时,教学真是我所知的天下最美好的工作。”
“教学”自有真意,莫用“教考”来代替。(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