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21-05-26 01:17赵玉冰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1年4期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赵玉冰

【摘 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市场经济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管理战略和思路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改变了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衡量标准,主要体现在对人才实践操作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方面。文章概述了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了当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探究了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21)04-0173-03

在经济发展飞速的当下,各领域企业都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想要抓住这一机遇实现全面突破,高素质人才是关键,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在此背景下,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量较大,特别是各领域的企业都离不开的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因此,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模式,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直接影响我国企业的发展进程。

1 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概述

1.1 概念

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围绕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依据市场需求的教育导向,充分融合通识教育、实践教育、专业教育,进行专业课程的开发设计,实现“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在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将更加重视应用型专业知识的教学,侧重对学生管理实践能力、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也符合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标准[1]。

1.2 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进入飞速增长期,企业的竞争日趋白热化,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属人才,工商管理专业正是诞生于这种环境之中。如今,工商管理专业已经覆盖我国大部分高校,为我国经济建设输出了大量工的商管理人才,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经过这些年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工商管理专业在课程体系的搭建、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已经相对成熟,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迎来了深化改革,对工商管理专业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要求,迫使工商管理专业必须从传统的理论知识教学走出来,充分结合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应用型人才。

2 当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工商管理专业涉及多学科领域专业知识,涵覆盖企业管理、经济管理、财务管理等内容,但面对多领域的课程开设,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存在专业性不足的情况,主要体现在学生虽然学习了各类专业课程,但是因为课程偏多,固定的课时经平均分配后,每一门课程的学习课时都不够充足,导致教师在教学时受限,不能对专业知识进行更深入的讲授,因此学生虽然对每门专业课程知识都有浅层的了解,但是没有掌握其核心专业技能,不符合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衡量标准,也让学生在毕业后进入实际工作时,面临诸多问题时是一知半解,不能在短时间内独当一面,削弱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2.2 理论实践教学不均衡

工商管理专业开设时间较晚,虽然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没有更多的实践教学经验可以借鉴,加上部分院校不能提供实践教学所需的硬软件设施,导致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学习机会。这种理论与实践教学不均衡让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受到一定的局限,阻碍职业技能的获取,仅凭在学校掌握的书本理论知识,很难应对毕业后的工作岗位。工商管理是一个同时与人与事打交道的专业,该专业对口的职位需要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所以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体系,不利于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3 专业教学方式无创新

在课改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也进行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尝试,但在具体实施中还是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最明显的就是在教学方法上,更多的院校采取的仍是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方法,学生缺乏学习自主性,在课堂上教师不能进行多元化的教学法互补融合,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甚至会致使所培养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学用相冲突的问题[2]。

2.4 师资队伍力量待提高

我国各院校负责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师都有着较高的专业学历、非常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但是大部分教师都缺乏工商管理专业岗位的从业经历,相应的实践经验和管理经验较少。因此,在对学生开展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时,教师能将专业理论知识准确地传授给学生,但是在进行具体案例讲解和实际问题分析时,不能深入、广泛地进行拓展,不利于学生理解。在开展实践教学时,教师因自身实践能力不足,导致实践教学质量不高,不能完成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

3 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3.1 有利于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

经济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剧了企业对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的人才输出之间的矛盾,企业不断提高的要求将很多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毕业生拒之门外,为了缓解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高职院校必须转变现有教学理念,构建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企业一线所需人才的具体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以此完成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任务[3]。

3.2 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社会不断向前进步,各领域都需要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以此推动产业改革发展,这也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主体媒介——高等教育,推向了课改前沿。在此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必須打破传统教学理念和方法,在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更多的教学重点放在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上,满足社会及产业发展的需要。

3.3 有利于服务好社会经济建设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是为国家经济建设而服务的,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企业和社会都处于不断变化升级的动态之中,对人才的标准和要求也在不断调整。工商管理专业涉及企业管理、财务、经济等各领域知识,工商管理专业学生今后所从事的职位跨度范围较大,所以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也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4 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

4.1 实施人才的个性化教育

在进行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模式的构建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知识结构等方面的个体差异,针对这些差异设计差异化的教学计划,保障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个性化教育的具体实施,需要建立在科学的选课制度之上,采取学分制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自主选择空间,增设更多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课程,这样学生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选择学习课程和进度,甚至可以进行跨专业或者跨系选择,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立体化,拓展知识面,在多学科的交叉中构建稳固的职业能力,这一点正好符合工商管理专业涉及学科知识较广的特点[4]。而且,这种学分制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便于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朝着自己既定的就业领域范围进行知识技能的加强,更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4.2 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重点在于新型应用型,为此在进行课程体系构建时,应以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主导,对传统课程体系加以优化创新,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和比例。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一样也需要有相应的教材指导,工商管理专业应严格甄选与时俱进的前沿教材,或者由专职教师联合编撰,保证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所掌握的实践能力能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无缝对接。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教师的实践教学中,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之上,而是要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制订专属实践方案,并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落实 [5]。教师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更多的是充当鼓励者、引导者、组织者及监督者的角色,首先是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积极参加相关社会实践活动,其次是引导和组织学生有序、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取得实质性的能力提升,最后是监督学生将各项实践活动落实到位,并对学生的实践表现给予客观评价,将这一评价纳入学生的专业综合成绩。

4.3 完善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成后,想要取得实施的实效性,需要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予以保障和监督。这一评价机制应摒弃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诟病,始终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将对学生的评价点从结果转向过程,并重点参考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参与度、交流互动等,突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估,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的积极性,也引起他们对每一节课堂学习、每一份平时作业、每一次实践活动的重视,避免学生为了应付考试而对专业知识不加理解死记硬背。在评价方式上,应摒弃传统教师单一评价的方式,而采取教师评价、小组内评、生生互评等多元综合评价,避免教师从单一角度对学生评价的局限性和主观性,多元化的综合评估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机制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真实、全面地反馈教学活动的实效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便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案及进度,极大地促进了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

4.4 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整个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当前,工商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的理论水平较高,但在实践教学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这主要是因为大部分专职教师都是从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直接由学生角色转换成教师担任教学工作,缺少相关岗位的实际工作经验。鉴于此,各校应鼓励教师利用寒暑假积极参与企业实践活动,在深入企业一线管理运营工作中,全面了解企业的整个运营流程,以及工商管理职位的职责范畴,更新自身的企业工商管理知识储备,弥补实践经验的不足,提高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6]。此外,可以聘请社会企业中优秀专家及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师资队伍的综合能力,充分利用他们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的宝贵经验,对学生的实践学习进行正确指导,甚至利用周末时间邀请这些行业大咖和优秀管理人才在学校开展专题讲座,为学生带来行业最新资讯及就业指导。

5 结语

综上所述,工商管理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知识的专业,需要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有着充足的知识储备,而且工商管理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推力,想要在新时代充分发挥工商管理的专业作用,需要根据企业需求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合理创新,为该专业注入新的课程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师资队伍,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

参 考 文 献

[1]王春梅.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9(2):48.

[2]陈友余,刘纯霞.地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1):175-177.

[3]陈素婷.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9(2):124-125.

[4]吴志兴.地方本科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综合改革思路与措施[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5):32-33.

[5]王谦.探讨加强应用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J].新金融世界,2019(11):62-63.

[6]李陶.我國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中旬),2018(1):327,330.

猜你喜欢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本土化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创新研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新探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特色化之路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