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麗柃
明清时期的淮安,运河交织、漕务繁忙,拥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衡”的显赫交通要冲地位,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 有“中国运河之都”之美称。
一直以来,清江浦都是淮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其中教育的发展尤为突出。唐宋以来,官学设立,民间社学、义学、书院陆续出现;到了明清,城内书院林立,百余所社学分布在城乡各处……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今天的新时代,清江浦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近年来,清江浦区教育系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问题需求导向,着力破解发展瓶颈,全力打造江淮地区有影响力的教育强区,教育各项指标持续保持淮安市领先地位。
清江浦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教育放在全区全局发展的重要地位,大力实施教育优先战略不动摇,自觉做到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优先安排教育、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努力以教育的优先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跨越发展。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发展是区域教育发展的“重头戏”。清江浦区始终坚持大气魄锻造教师队伍,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们相信,只有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教育才能朝着优质、均衡的目标不断前进。”
有方向、有目标,有路径。清江浦区首先在优化教师结构上下功夫。在教师招聘中,清江浦加大了對技能学科,如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等教师的配备,同时统筹安排城区、乡镇、市直属校与区直属校之间的校际教师交流。数据显示,清江浦区2020年招聘事业编制教师超过200名,其中,乡村教师、薄弱学校教师近15%,全区教师队伍年龄、学科、学历、职称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保证教师量的增长更要重视质的提升。2018年,清江浦区教育大会就旗帜鲜明地提出实施“三名”工程:培育和引进一批名师、名校、名校长。之所以将“名师”放在“三名”之首,区教体局希望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优秀班主任等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发挥辐射引领,建立名师培养梯队,让更多教师获得成长。同时,创新教师培训模式,与凤凰智库合作,采用订单式培养的方式,遴选50名校长、100名中小学骨干教师,分别参加为期2年的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高端研修班。采用多种形式,邀请省内外专家开设各级各类讲座60余次。
持续不断的有力举措让教师队伍质量得到快速提升,高端人才不断涌现。在江苏省第15批特级教师评审中,清江浦区5名教师榜上有名,居全市之首。截至目前,全区共有特级(正高)教师18人,总数均居全市第一。
如何让更多普通教师成长为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建立合适的教师队伍人才梯队是保障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清江浦区通过积极开展基本功大赛、优课竞赛、教坛新秀评比活动等各种赛事为年轻教师搭建起施展才华的舞台;教师沙龙、教师发展论坛等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与优秀同行交流互动的机会。2020年,在各种优质课、基本功大赛等评选中,该区市级以上竞赛获奖286人次,获奖数量居全市各县区之首。
在清江浦区,教师的发展还得到了区教体局关工委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五老”人员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师生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针对农村学校主要学科无骨干教师、无专职音乐教师等问题,关工委“五老”多次向局党委建议,分别从北京路中学、师院附小、清浦中学等派遣多名骨干教师和音乐教师到乡镇中学任教、兼课。同时,城区学校主动送课上门,为农村孩子带去欢乐,带去希望。城区清江浦中学的老师们在校长张明芳的带领下走进乡镇武墩中心校的课堂,与该校老师一起开展语文、数学、外语学科课堂的同课异构,为学生呈现出一堂堂精彩而难忘的课。
据悉,送教上门活动开展四年来,累计送课达100多节。此外,城区学校还主动邀请乡镇学校青年教师上门听课、评课,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促进了农村青年教师的成长,也促进了农村地区教育发展,为实现教育精准扶贫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因成绩突出,贡献卓越,清江浦区教体局关工委曾经多次被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工委、淮安市委市政府表彰。
多年的努力与实践,清江浦教育人深知,只有优秀的教师队伍,才能打造出高质量的教育,成就最闪亮的品牌。这一次,“寻找中国好老师”走进淮安市清江浦区,与不同学校的校长、教师深度对话,从他们身上,我们或许能窥见清江浦教育的发展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