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婧
摘 要 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与选送是双一流建设高校肩负的时代使命,北大、清华等高校已做出积极有益探索,更多一流大学应该在战略布局和工作举措方面有所作为。
关键词 国际组织后备人才 双一流建设高校 战略举措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1.02.001
Practices & Thought on Cultivation of Talents f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LIU Xiaojing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Wuhan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2)
Abstract Cultivation and selection of talents f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remain a mission for Chinese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Elite institutions like PKU and Tsinghua are already making efforts in this regard. More top universities should play a part both in setting a strategic goal and in taking realistic measures.
Keywords talent fo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double first-class universities; strategic moves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第一方阵,双一流建设高校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之时代使命。早在四年前,我国政府已就如何做好新时期的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发布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大对国际组织人才等五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力度。这对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扩大国际话语权,提升国际影响力意义重大。
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由此可见,加快培养合格的国际组织人才、服务更高水平的教育对外开放已成为双一流建设高校的紧迫任务。
1 培养国际组织人才的时代要求
1.1 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和国际规则制定的要求
十九大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全球性大国,无论从国家利益还是人类福祉的角度,都应该更多参与全球治理,尤其是治理体系的改革。我们应当以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为依靠,更多贡献文化、理念等软实力,推动全球治理的创新,包括制度创新和理论创新。
实现十九大描绘的美好蓝图,需要高校及科研机构不断地为国家提供参与全球治理的方案及建议,同时,为国家参与全球治理培养、输送相关领域的人才,在国际舞台更多地发出“中国声音”。
目前我国国际组织人才匮乏,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代表性严重不足。鉴于此,近年来,我国政府将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纳入重点工作事项。
1.2 高校培养国际化高端人才的需要
我国的双一流高校纷纷出台国际化发展战略,如武汉大学,秉承“顶天立地”之发展目标,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经历、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人才也正是国际组织后备人才的合适人选。双一流高校中的综合性大学应当充分利用人文社科研究的深厚积淀和跨学科优势,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速培养能够参与全球治理的高端国际化人才,围绕“国际法与全球治理”“世界遗产与全球治理”等领域开展相关研究,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国际组织后备人才。
2 双一流建设高校培养国际组织人才的积极探索
近年来,我国政府将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上升到战略发展目标的高度,采取了一系列举措,鼓励高校加大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力度。据初步统计,40多所“双一流”高校积极开展了国际组织后備人才的培养工作,如北大、浙大、人大等高校专门设置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项目。
2.1强化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的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
据调研了解,多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从顶层入手,坚持统筹规划、协调推进,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就业指导服务。通过出台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建设方案、成立以主要校领导为主要负责人的工作领导小组和以国际组织专家为主要成员的专家组、召开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会议等措施,推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
据统计,共计1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出台了加强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和选送工作的专项规划或者专门文件,从顶层管理层面开展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例如,清华大学党委书记亲自牵头设立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专项规划。
2.2创新国际组织后备人才的培养平台和培养模式
多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调整培养模式,开设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相关课程,开展以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为主题的培训班、辅修学位或暑假学校等。部分高校甚至开设国际组织相关学院、学位与专业。具体举措包括如下类型:
开设引导性专门课程:清华大学重视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相关的项目开发和课程建设,开发了数十门跨学科、多领域的领导力提升等素质教育课程;西安交通大学将国际组织相关知识引入高年级学生职业规划选修课内容等。
开展针对性专业培训: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组织学院实施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计划,在全校范围遴选本、硕、博学生,目前,该计划的线上课堂已正式开课;复旦大学设立荣昶学者全球治理人才培养项目,面向全上海市高校學生提供包括奖学金、国际组织海外培训和国际组织实习补贴、入职奖励等一体化、综合型、引导性培养举措。
设置辅修学位与暑假学校:北京大学于2018年举办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暑期项目,项目包括入门课程、专家报告、浸入研讨和实地调研四个基本板块,具体包括引导课程、专家讲座、国际组织实习实训、分组研讨和结业汇报等环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依托学校理工科优势,开办文理复合型英才班双学位,在人文社科等学院着力培养科技传播、科技外语、科技外交等领域人才,通过总结经验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开设专门学院或专业:清华大学新增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专业方向,外国语言系和世界文学与文化研究院共建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新近成立了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浙江大学设立国际组织与国际交流硕士专业方向,开设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硕士专业,并与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培训中心签订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
加强信息服务工作:双一流建设高校普遍重视国际组织就业、实习实训等相关信息的推送,通过推进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信息平台建设,实施精准指导与信息推送服务。常用手段包括建设网站、开设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为学生提供相关信息的获取渠道,并建立国际组织专家数据库、人才数据库,对国际组织人才信息加以整理利用。例如上海交大打造“交大人世界声”微信公众平台,精准推送国际组织岗位需求等信息。
2.3加大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力度
多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设立专项,拨付专门经费支持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和选送工作。据统计,共计1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从经费支持层面开展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工作。如北京大学设立全球治理人才基金,为学生到国际组织实习、实训、任职提供经费保障;南开大学也与新东方教育集团合作,设立南开大学国际组织培养专项基金等。
3 双一流高校国际组织后备人才培养的思考
双一流建设高校在立足校情的基础上,应提高政治站位,从战略高度充分重视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及选送工作;要创新体制机制、整合校内资源,打造国际治理和全球治理的理论高地、智库高地、人才高地,条件成熟时设立国际组织与国际治理研究院等专门机构或专门项目,重点开展如下领域活动:
高水平研究生培养:开设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研究生专业,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采用国内学习+国外研修+国际组织实习的培养模式,力求培养具备厚实宽广的知识、立足全球的视野,娴熟运用两至三门语言的能力,熟悉国际组织运作规律的全球治理人才。
国际组织后备人才选送:注重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鼓励学生获取国际经历,大力开展赴国际组织实习实训项目,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积极向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国际粮农组织等机构推送实习生和毕业生。
本科硕士衔接教育:在本科生中开展跨学科国际治理后备人才培养探索,按优势专业+外语模式举办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人才试验班,毕业生作为优质生源,择优推免保送至全球治理研究院攻读硕士,继续深度培养。
总体而言,国际组织人才的培养和选送工作是一个宽领域、长链条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的招生、培养、实习、国际合作、就业指导等诸多部门,需要学校决策层、管理部门、学院乃至一线教师形成共识、凝聚合力,方能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 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OL]. 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http://www.gov.cn/home/2016-04/29/content_5069311.htm.
[2]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OL]. 共产党员网网站. http://www.12371.cn/2017/10/27/ARTI1509103656574313.shtml.
[3] 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OL].国家教育部官网.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6/t20200617_466544.html.
[4]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人民大学等高校官网[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