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双城经济圈旅游联动开发模式研究※

2021-05-26 08:07胡志毅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杨 红 胡志毅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 401331)

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根据旅游资源的内在关联性和地理空间的邻近性,打破行政区划界限,重新配置、优化组合区域资源,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旅游活动[1]。其理论的哲学基础主要有协同论,经济学依据主要有区位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增长极理论—点轴理论—网络开发理论,地理学基础主要是绝对成本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核心—边缘理论、产业聚集理论等[2]。

从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旅游联动开发在经济区域、行政区域和自然地理区域等不同的区域范围均有展示,主要集中在黄河三角洲、京津冀地区、岭南山区[3]、长江经济带[4]、皖江城市带[5]、川黔渝滇等旅游业发达、旅游合作较为成熟的地区,依据具体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对象、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旅游文化开发现状等提出联动发展构想或联动内在机制。这些研究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旅游联动开发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从某一特定视角提出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具体模式还较少,特别是对旅游主体合作模式的探究不足。成渝两地应形成合力,借助其他区域旅游联动的实践经验,结合现有区域旅游合作发展现状及基础,采用适合成渝双城经济圈旅游联动的发展模式。

成渝合作发展历来备受重视。从2011年国家发改委印发《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到2016年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再到2020年中央提出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体现了成渝合作的地位提升、理念演进和实践深化。目前有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研究方兴未艾,针对成渝经济区、成渝城市群以及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发展[6]、旅游网路[7]、区域空间结构[8]、人地生态环境[9]等视角,专门从旅游要素联动、旅游主体合作、联动开发模式的研究相对较少。

成渝旅游联动开发有基础、有意愿、有措施,但就现状而言,系统全面的联动机制尚待建立,合作内容尚待深化,瓶颈问题尚待破解。通过合力解决成渝两地旅游业所面临的问题,借助整合发展来共享旅游发展红利,使旅游联动成为成渝双城协同发展的新引擎,值得重点关注。

1 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现状特征

1.1 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现状

从具体规模而言,成渝合作发展的重要地位凸显,成渝双城经济圈经济发展形势较好,旅游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川渝GDP合计超6万亿,占全国GDP约6.6%。其中,成渝城镇群人口和经济总量分别占川渝总和约90%,是西部地区聚集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旅游经济的核心城市,成都2018年全年共接待游客2.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5.2%,实现旅游总收入4 663.5亿元,增长25.6%(1)数据来源:成都市统计局《2019年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接待境内外游客6.57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 739.0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和32.1%(2)数据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2019年重庆市旅游业统计公报》。。随着2020年“成渝双城经济圈”概念首次提出和“全国有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全新战略定位,具备国际化都市圈发展共性的成渝经济圈正迎来区域旅游经济一体化的崭新机遇。

从空间分布来看,成渝双城经济圈现已形成以成都和重庆为中心的、典型的双核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旅游经济网络结构。由《四川省文化与旅游年鉴(2019)》整理得出,2018年成都市旅游总收入达4 663.5亿元,而同区域的资阳市收入190.12亿元,仅为成都市旅游总收入的约1/20;据乐山市2019年旅游统计公报显示,乐山市旅游经济总量位居四川省第二位,仅次于成都市,其2018年实现旅游总收入1 041.43亿元,远落后于同年成都市的旅游总收入。重庆市旅游经济发展也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均衡问题,市区间的旅游经济差异明显。2018年重庆主城区旅游收入3 495.64亿元,占全市约60.9%,旅游接待人数41 816.35万人次,占重庆全市约64%,而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的旅游收入占比分别仅在19.6%和19.45%左右。城市间旅游经济发展不均衡,强旅游经济主要集中在成都、重庆及其邻接城市之间,而处于成渝连线中轴线附近的城市旅游经济发展较弱,网络结构不对称,区域旅游经济网络联动程度不高。

1.2 旅游景区空间分布情况

从具体规模而言,据重庆市人民政府网、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截至2020年5月)公布的重庆、四川A级景区名录,统计出成渝城市群共有2A级以上旅游景区607个,约占川渝总和的66%,旅游资源享赋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丰厚的人文旅游资源。其中包括江津四面山、万盛黑山谷、乐山大佛、峨眉山、都江堰等10家5A级景区,五粮液旅游区、磁器口古镇、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云阳龙缸、三星堆博物馆等242家4A级旅游景区,223家3A级旅游景区,132家2A级旅游景区。3A级以下景区占据成渝双城经济圈A级景区数量的一半以上,中级别旅游景区供给旺盛,高级别和低级别旅游景区发育较弱,整体旅游资源品质较低;在数量和整体质量上,人文类旅游景区比自然类旅游景区有一定优势。

从空间分布来看,根据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网址:http:∥www.geodata.cn)提供的矢量数据绘制图,可以发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A级旅游景区区域格局发展差异显著,表现为成都区和重庆都市区空间分布密集,A级旅游景区数量占总数量比可达到约38.5%,川渝中北区域A级旅游景区分布较稀疏。由核心集聚沿地形复杂区、交通干道特别是高速公路、重要城镇发展到团块集聚,呈现空间分散、地域聚集的特征。集聚团块分布在主城区、川西地区,表现出集聚扩张的圈层式发展态势,成都都市圈和重庆都市圈景区聚集非常明显,乐山和泸州也聚集了较多的景区。

2 空间结构视角下旅游联动开发模式

成渝双城经济圈各中心城市及各地旅游资源、旅游业发展的相关要素及旅游竞争力复杂多样,根据区域内各节点城市及各地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竞争力及辐射能力大小[10],以及其联动影响区域范围和空间特征[11],本文认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可选择构建两点—三轴与“链状+网状”圈层的空间联动模式,最终实现跨区域大旅游圈的多维联动。

2.1 两点—三轴

“点”与重庆、成都等都市发达经济圈相关联,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旅游发展的集散、服务、形象与活动中心,在区位、交通、行政、经济功能,以及自身的旅游吸引力基础上,发挥以市场功能为主导的旅游经济辐射能力。利用成都、重庆内陆开放高地的优势,打造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突破行政区域旅游发展的制约,体现成都、重庆跨区域旅游中心地和集散地的地位。

轴线发展主要依托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铁路和成渝高铁三轴,通过东西贯通、两侧延伸旅游核心城市和景区推进辐射地带旅游联动。旅游轴线促进以旅游流为代表的旅游要素沿高铁、铁路的线性流动,扩大了旅游流网络规模,其中重要的旅游和交通节点成长为新的次级旅游中心和交通核心[12]。以四川省资阳、内江、自贡、泸州等市,重庆市荣昌、双桥、大足、永川、江津、璧山等区县作为重要发展轴线;联动成渝高速和成渝高铁辐射地带,以四川省遂宁、南充等市,重庆市潼南、铜梁、合川、北碚等区县作为次级发展轴线,进行梯度式渐进发展;培育遂宁、南充、泸州、渝西地区作为新增长点,使三条轴线逐步形成旅游产业密集带。

2.2 “链状+网状”圈层模式

当区域发育为成熟的两点—三轴系统时,发展轴线逐步向较不发达地区延伸,继续发现新的增长点,进入线链网协同发展状态。沿三条轴线拓展链状区域,形成多个次级旅游中心,与外围节点形成联结。根据各城市自身旅游资源禀赋和旅游经济发展水平,跨区域整合资源和要素,结合各城市点优势制定不同的发展战略,加强边缘城市与成渝以及边缘城市的旅游联系,形成川南内江、自贡、宜宾、泸州,川东北遂宁、南充、广安、达州等多城市为中心的城市旅游网络子群和多核心共同发展的格局。不断强化核心旅游地与次级旅游中心的联系,形成沿高铁、铁路、公路对外辐射的多个环形核心区支线线路与主干道的对接,将周边城市融入快速客运网络中。实现旅游直达专列和旅游直通车的无缝连接,由重庆市、成都市向具有高品质旅游资源的区县开通直达高铁列车,如重庆到云阳、重庆到黔江、成都到阆中、成都到汉源等。逐步减少支线沿线及周边城市与中心城市的差距,加速旅游联动开发进程,逐渐形成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链状+网状”圈层格局与态势。

2.3 跨区域联动

在跨区域空间联动中,着眼于中国的大西南,强化成渝双城经济圈与西藏、云南、贵州、陕西等周边地区的旅游空间联系。明确成渝双城经济圈在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职能,加强其对跨区域旅游业的控制和辐射。主要联合川渝黔旅游金三角、川滇藏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川陕甘青生态旅游圈三大旅游区,进行旅游资源的优化整合,形成区域旅游发展合作的联动机制,搭建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作为旅游开发的中心地,实现跨区域共同发展。

3 要素内容视角下旅游联动开发模式

成渝双城经济圈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丰度、交通通达度各有不同,因此旅游联动开发不能仅仅依靠大中城市或者高A级旅游景区,而应该从普遍的“资源—产品—市场”模式[13]到“多元化全方位”的旅游要素合作模式。

3.1 “资源—产品—市场”模式

整合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旅游资源,形成组合、系列和跨区域的旅游线路及产品。以都江堰、大足石刻、峨眉山、乐山大佛等世界遗产,广汉三星堆、成都武侯祠、剑门蜀道、邓小平故里、阆中古城、三苏祠、合川钓鱼城、白帝城、朱德故里等人文景观,重庆江津四面山、丰都名山、大英死海、茶山竹海、武陵山大裂谷、云阳龙缸等知名风光景点为依托,推出以成都为集散地的大熊猫生态观光、文化探险、历史文化,以重庆为集散地的温泉疗养、民俗体验、红色研学、长江三峡等多类型产品的旅游专线,推动川剧、川菜、蜀锦、蜀绣、石刻等两地同根同源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研究梳理和保护传承。

在传统产品联动的基础上,根据市场充分挖掘区域旅游资源的互动性、体验性。可通过发展果树种植业,结合休闲观光、采摘体验等形式,吸引主城及近郊游客,积极发展田园生态观光、乡村文化探秘、农业休闲度假、农艺学习体验、自助采摘、垂钓娱乐等乡村旅游产品。依托优质的自然生态环境,打造养生疗养胜地,包括康体、美容、疗养等,充分结合温泉、茶文化进行系统化的养生元素整合。打通长江上游民俗文化廊道,发挥区域休闲旅游资源与休闲旅游活动的互动性体验,改变现有旅游轮渡简单展示旅游资源的观光发展模式,营造游客船下览胜地方美景、船上品尝特色美食的长江旅游氛围,做到船上与岸上融为一体,延长游船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时间。

3.2 “多元化全方位”联动模式

成渝旅游发展要从整体出发,打破区域规划壁垒,在谋求区域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内旅游资源的优势和潜力。伴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区域旅游合作推进,逐渐过渡到以区域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旅游线路的设计与整合、旅游形象的整体建立、旅游景区监督管理等为重点的联动发展模式。当区域旅游联动逐渐成熟时,逐渐过渡到加强旅游资本合作、建立旅游信息系统等为重点的协同发展模式。

4 合作主体视角下旅游联动开发模式

区域旅游联动涉及不同主体的利益关系,需要构建相应的旅游联动开发模式,统筹协调各利益主体关系,解决旅游联动发展的问题。就目前的成渝旅游合作现状来看,相关的主体联动机制并未建立,因此,建立混合型多元联动机制从而实现成渝双城经济圈旅游一体化的实质性突破,是该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研究重点。目前区域旅游合作主体的界定范围不统一,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主体包括政府、旅游企业和社会组织,本文将各行为主体表现归纳如图1。

图1 旅游行为主体对成渝双城经济圈旅游联动开发作用机理

4.1 政府与企业旅游联动

在旅游联动开发初期阶段,为降低合作交易的成本或为了保护景区生态环境,政府为主导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干预和指导,如四川九寨沟风景名胜区,地方政府成立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景区管理机构(九寨沟管理局)自营,全面负责景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及保护工作。伴随着联动机制的完善,旅游企业逐渐加入景区旅游开发,如峨眉—乐山风景名胜区,政府派出机构转营,将景区的部分开发与经营权有偿转交给旅游开发管理公司(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由国营或民营企业完全拥有一段时间内对景区的经营权,以市场化方式运作景区。

4.2 政府部门间的旅游联动

以政府为主导,在旅游政策上实现无障碍旅游区,在线路上打造合作旅游带,在营销上实施区域整合推广,共同推进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在不改变行政隶属和行政边界的前提下,实施跨行政区域的组团发展模式。目前两地的顶层设计已初步完善,各市区县需细化到各个功能平台建设,从而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质量发展。

四川省文化旅游厅与重庆市文化旅游委签署《成渝地区文化旅游公共服务协同发展“12343”合作协议》,共推《成渝地区旅游景区导览图》一体化和巴蜀文献保护利用两大工程,共育“成渝地·巴蜀情”区域文化活动、中国西部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成渝地区文化旅游公共服务数字化三大区域品牌。成渝轨道集团联合推出二维码双城互通互乘服务,为推进成渝地区统筹发展,促进旅游产业、旅游经济及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奠定了区域交通基础。

4.3 企业间的旅游联动

旅游企业是区域旅游联动的市场主体,如旅行社、旅游景区、游乐场、购物商场、展会等。以知名旅游景点洪崖洞、宽窄巷子的旅游联动开发模式为例,在旅游互动营销方面,洪崖洞的5楼、6楼区域中将加入宽窄巷子元素,打造宽窄巷子主题场景,成都也会在宽窄巷子打造洪崖洞主题场景,并互推重庆和成都周边其他景区及文旅企业联合参与。在产品互推方面,洪崖洞、宽窄巷子分别举办“双城攻略”文旅美食展,联手推出成渝两地吃、住、行、游、购、娱消费线路地图。在游客导流方面,双方选定成渝主要地铁线路,打造“沉浸式洪崖洞、宽窄巷子主题车厢”,在成都至重庆往返高铁的周末时段增设“成渝双城号”冠名主题专列,并放置旅行手册供游客在旅途中浏览。同时,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正兴街道与重庆市渝北区悦来街道达成结对共建协议,依托两个街道最具有特色的会展旅游产业,重庆国博中心和西博城将共同探索适合会展产业发展壮大的营商环境及服务模式,辐射带动辖区文旅融合发展,发挥重点文旅项目的聚集效应、带动效应、引领效应。

4.4 社会旅游联动

社会旅游联动包含多个层面,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中介组织、旅游行业协会组织、高校旅游智库等。以成渝媒体为例,整合两地编剧、制片、导演、演员等资源,联合拍摄制作反映巴蜀文化特色的电视剧、纪录片、公益广告等精品力作和优秀网络视听节目,通过IPTV平台、手机平台等新媒体开展城市及文化旅游形象推广等。封面新闻已在上半年推出全媒体系列报道《成渝双城志》,推出寻找成渝新文旅地标的活动,而《四川日报》也与《重庆日报》共同推出“第四极”频道,积极推介“爱尚重庆·享美食”、2020成渝双城消费节、川渝老字号博览会等主题活动,加快推进成渝两地公共文化旅游资源共建共享。

5 结语

目前,不同区域范围内的联动发展构想或联动内在机制已较为成熟,但从某一特定视角提出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具体模式还较少。在国家大力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新背景下,厘清成渝双城经济圈旅游体制的现状特征,剖析发展路径已成为推动成渝经济圈整体建设亟待回应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首先从具体规模和空间差异两方面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区域旅游经济和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做了具体描述。其次从空间结构视角提出依托成渝两大旅游发达点,成渝高速公路、成渝铁路和成渝高铁三条交通轴线构建两点—三轴模式,并逐步向较不发达地区延伸成“链状+网状”圈层的空间联动模式,最终实现跨渝黔旅游金三角、川滇藏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川陕甘青生态旅游圈的大旅游圈联动;从要素内容视角挖掘成渝双城经济圈旅游资源、旅游线路、旅游产品的“资源—产品—市场”模式,逐渐过渡到以区域旅游产品开发与营销、旅游线路的设计与整合、旅游形象的整体建立、旅游景区监督管理等“多元化全方位”的旅游联动模式;从不同旅游合作主体视角提出政府与企业、政府部门间、企业间和社会组织间的多维联动。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三大增长极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经济溢出影响研究
基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国数字贸易出口促进效应研究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成渝客专提质达速接触网改造施工技术研究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