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羿,周 宇,高 伟,范康川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约90%患者合并有胆囊结石[1]。慢性胆囊炎病程长、反复发作,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或钝痛,常于进食油腻食物后加剧,若不及时治疗,随病情发展可诱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胆源性胰腺炎等严重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2-3]。中医认为慢性胆囊炎属“黄疸”“胃脘痛”范畴,西医则认为该病主要因细菌感染、胆固醇代谢失常所致,故临床多采用抗感染治疗[4]。头孢唑林钠抗菌谱广,是一种较强的抗菌药物,可有效消除胆囊部位炎症。消炎利胆胶囊是一种纯中药制剂,治疗慢性胆囊炎具有很好的辅助功效[5]。故本研究旨在分析消炎利胆胶囊联合应用头孢唑林钠对慢性胆囊炎患者疗效、肝胆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20年6月收治的116例慢性胆囊炎患者。纳入标准:近1个月内未接受药物治疗者;免疫、血液系统功能正常者;临床资料无丢失或缺损者;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排除标准: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使用药物过敏者;急性单纯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者;合并恶性肿瘤及全身严重感染者;合并精神疾病者。11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研究组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36~65(52.74±6.72)岁;病程1~11(3.51±0.52)年。对照组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37~64(51.69±5.48)岁;病程1~12(4.26±0.46)年。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2组均给予低脂饮食、戒烟、戒酒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头孢唑林钠(上海上药新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0688)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每次0.5~1.0 g、每日2~4次。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消炎利胆胶囊(贵景诚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10980029)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2组均连续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6]:显效:治疗后患者恶心呕吐、低热等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临床症状积分下降90%以上;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积分下降71%~90%;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中医证候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后厌油腻、恶心呕吐等中医证候评分情况,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1.3.3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分级指数(PRI)及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显著。
1.3.4肝胆功能指标:检测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检测方法: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常规抗凝、离心,随后将分离的血浆置于-80℃环境中保存待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海军医学研究所,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说明书执行。
1.3.5血清炎性因子:检测指标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β-内啡肽(β-EP)水平。检测方法:治疗前后分别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3 ml,常规抗凝、离心,随后将分离的血浆置于-80℃环境中保存待测。IL-6、TNF-α、IL-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β-EP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检测试剂盒均购自美国R&D公司,具体操作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
1.3.6不良反应:比较2组治疗后乏力、头痛、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慢性胆囊炎2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恶心呕吐、厌油腻、胆区压痛及纳呆腹胀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2。
表2 慢性胆囊炎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
2.32组治疗前后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后,2组VAS评分、PRI评分及PP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3。
表3 慢性胆囊炎2组治疗前后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比较分)
2.42组治疗前后肝胆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2组ALT、AS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上述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4。
表4 慢性胆囊炎2组治疗前后肝胆功能指标比较
2.5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后,2组TNF-α、IL-6、β-E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IL-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研究组TNF-α、IL-6、β-E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5。
表5 慢性胆囊炎2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2.6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慢性胆囊炎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例(%)]
慢性胆囊炎是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结果。目前临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有手术和药物治疗[7]。头孢唑林钠是常用的一种高效低毒抗生素,主要作用机制为破坏细菌胞壁,使细菌胞内容物膨胀破裂溶解,进而在细菌繁殖期起到杀菌作用[8]。慢性胆囊炎属中医“肋痛”“胆胀”等范畴,主要是由于湿热蕴结、气机郁滞、胆失通降所致[9]。消炎利胆胶囊是一种中药制剂,含有苦木、穿心莲等中药成分,具有清热、祛湿及利胆等功效[10]。本文研究组采用消炎利胆胶囊联合头孢唑林钠治疗慢性胆囊炎,结果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联合治疗方案效果更为显著。
胆为六腑之一,又属于奇恒之腑,贮藏精气又疏泄精汁。慢性胆囊炎主要由于肝胆湿热所致,常易引起失眠多梦、口干口苦、发热、腹胀、右下腹疼痛,严重时右肩胛可伴有放射性疼痛[11]。本研究通过观察消炎利胆胶囊联合头孢唑林钠治疗慢性胆囊炎还发现,研究组中医证候评分、Mc Gill疼痛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与Chandra等[12]研究结果相符。提示联合治疗方案可有效改善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症状,减轻其痛苦。
慢性胆囊炎属于胆囊慢性炎症性病变,主要发病因素包括细菌感染、胆囊排空障碍等[13]。TNF-α是一种促炎因子,参与机体多种炎症反应。Segura-Cerda等[14]研究表明,TNF-α水平的高低与慢性胆囊炎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相关性。IL-6是一种多效炎性因子,在机体炎症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5]。IL-2在炎症反应中发挥抑制作用,其高表达提示机体免疫功能逐步恢复,炎症反应逐渐减轻[16-17]。β-EP是一种蛋白质分子肽类激素,随着病程的延长,其表达水平会逐渐升高[18]。上述4种炎性因子在慢性胆囊炎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2组上述因子水平经治疗后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以研究组更为显著,提示消炎利胆胶囊联合头孢唑林钠治疗可更有效减轻慢性胆囊炎患者炎症反应。
肝胆属于人体消化系统,胆道系统一旦受损,肝脏功能便会受到一定损伤,从而导致机体转氨酶、胆红素等生化指标发生异常[19-20]。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前2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水平均升高,说明患者肝胆功能存在一定损伤;经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下降,且以研究组下降更为明显,说明消炎利胆胶囊联合头孢唑林钠治疗可更好地改善慢性胆囊炎患者肝胆功能。另外,研究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消炎利胆胶囊联合头孢唑林钠治疗具有一定安全性。
综上,消炎利胆胶囊联合头孢唑林钠治疗慢性胆囊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肝胆功能,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及痛苦,且具有一定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