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清
(三明市第二医院,福建永安 366000)
乙型肝炎属于临床多发性难治性传染性疾病,若控制不当,随着病情发展可导致临床控制难度进一步加大并使得患者表现出肝脏纤维组织增生、肝硬化及肝癌等病症,临床主要采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1]。恩替卡韦是控制乙型肝炎患者病情进展、延缓肝硬化的首选药物,对于预防和降低肝癌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此类药物需要长期服用,加之药物价格昂贵,并非所有患者均能坚持长期用药,一些患者受各种因素影响经常自行停药,这也直接对临床疗效及预后产生影响[2]。延续性护理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护理模式的新型护理手段,它能够确保同一病人所接受的护理是连续且协调的,有研究表明加强延续性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一定作用和价值。本次研究就以上论点开展研究,希望进一步提高乙型肝炎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依从性,现报告如下:
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资料,门诊与病房共纳入168例患者,纳入标准:①符合乙型肝炎诊断标准[3]且经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②年龄>18岁,认知能力及理解能力均正常;③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能够遵医嘱用药。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肝炎病毒;②合并肝衰竭、肝癌或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③合并肝衰竭、肝癌或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④对恩替卡韦存在过敏反应者,既往有严重药物过敏史或者过敏体质者;⑤中途转诊或者转院者;⑥恶性肿瘤者。所纳入研究者经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纳入样本量均为84例,观察组包括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7例,年龄范围31~79岁,平均(49.23±8.95)岁,病程2~13年,平均(7.56±2.11)年,对照组包括男性45例,女性39例,年龄范围32~76岁,平均(48.01±7.93)岁,病程2~11年,平均(7.22±2.30)年,两组基线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1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保肝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拉米夫定(产自吉思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581,规格:0.1g*14片)治疗,每次口服100mg,每日用药1次。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恩替卡韦(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52237,规格:1mg*7片)治疗,0.5mg/次,每日服用1次,空腹服用。
1.2.2干预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包括院内健康宣教、基础护理及出院指导等,在患者出院前告知坚持服药并定期复查,出院后由家属负责监督患者服药。观察组同时应用延续性护理方干预:(1)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由护士长及经过系统延续性护理培训的护士组成延续性护理小组,一名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担任顾问,为患者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在患者出院前详细收集资料并评估病情,为个体化出院指导提供参考。(2)发放服药指导手册:在患者出院时发放服药指导手册,手册内容需涵盖安全服药相关知识,包括正确的服药方法、不良反应识别、停药危害性等,在知识讲解上需要确保通俗易懂,适合不同年龄、学历层次的人群。要求家属与患者共同阅读并按照手册要求按时服药。(3)多途径随访:针对不同患者人群需要采取相应的随访方式,邀请能够熟练使用手机微信的患者加入微信群,每周推送乙型肝炎相关健康知识。
(1)参考如下标准对患者病情改善情况进行评估,显效:发热、乏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等临床症状消失,各项肝功能指标检查结果基本恢复正常(降低幅度≥70%)。有效:发热、乏力等临床症状减轻,各项肝功能指标检查结果较治疗前下降(降低幅度50%~70%);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或者临床症状明显加重者。临床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观察指标包括TBIL、ALT、AST,取患者5mL空腹静脉血,离心后取上清液通过生化分析仪检测各项肝功能指标。
(3)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状态下采集患者血液5ml,离心后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NF-α、IL-4及hs-CRP水平。
(4)调查两组患者出院后的恩替卡韦治疗依从性,根据依从性表现分为完全依从、部分依从及完全不依从,完全依从标准: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没有出现停药、断药的情况;部分依从标准:偶尔出现断药,自行停药后经过指导继续服药;完全不依从性:不能遵医嘱服药,停药时间长且经过劝诫指导仍然不能及时服药。以依从率作为评估患者依从性的衡量标准,依从率=完全依从率+部分依从率。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更高,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肝功能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肝功能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炎性因子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IL-4及hs-CRP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炎性指标水平
随访调查显示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例(%)]
乙型肝炎是目前严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慢性乙肝通常指病程在半年以上且乙肝病毒检测呈阳性的人群。世卫组织发布的乙肝病毒相关治疗指南指出,我国乙型肝炎患者数量逐年递增,人群感染率超过7.8%,老年患者受自身疾病因素影响病情往往更加严重[5],若治疗不及时或干预不当,极有可能会逐渐演变为肝癌,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寻找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治疗方法对于临床工作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乙型肝炎的长期研究发现,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能够快速减少乙肝病毒DNA合成,但是对于治疗前已经存在的并不能有效清除,因此在有限疗程内难以达到停药后持久免疫应答[6]。
拉米夫定为核苷类似物,属于临床常用抗病毒药物,能够竞争性抑制病毒DNA链合成与延长,可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而且药效持久,长期用药可使肝脏坏死炎症性改变得到有效减轻,同时还能够阻断肝脏纤维化进程[7]。恩替卡韦属于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具有强大的抗病毒作用,可以通过抑制乙肝病毒多聚酶和反转录酶阻断病毒复制,它在帮助患者恢复肝功能的同时能够避免新生细胞发生感染,因此具有控制病情改善预后的积极作用。除此之外,该药物还能够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有效抑制肝纤维化进展,具有耐药性低以及见效快等特点,在乙型肝炎等病症治疗中效果确切且安全可靠[8]。
有临床研究显示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恩替卡韦为期48周的治疗后,乙肝病毒转阴率达到67%,肝组织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大量报告显示使用恩替卡韦治疗的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作为前提基础患者需要坚持长期用药,只有长期抗病毒治疗才能逐渐获得安全的停药指标,否则一旦随意停药将导致病情反复甚至恶化,严重时还会为演变为肝癌埋下隐患。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及延续性护理干预后临床疗效获得显著提升,而且患者用药依从率获得显著提升。对于服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而言,高昂的价格大大增加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许多患者都因经济问题而选择自行停药,进而影响到疾病预后[9]。此外,使用恩替卡韦治疗后可能出现头痛、眩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国外临床试验显示有1%的恩替卡韦患者因不良反应不耐受而停止服药。乙型肝炎易复发、难治愈,大多数患者都承受着非常大的生理和精神压力,这些压力因素会对患者的肝功能指标产生影响,加剧肝功能损害。尤其是出院患者在缺乏规范监督指导的情况下,服药依从性会出现明显下降,因此对于回归家庭的患者如何确保治疗依从性是临床研究的重点问题。
调查报告显示约有30%的乙型肝炎患者对长期治疗的重要性缺乏正确认识,因此加强护理并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至关重要,通过延续性护理可提高随访效果,减少失访患者,及时发现患者自行停药的情况,而且让患者认识到随意停药可能导致的风险[10]。延续性护理的首要目标就是保证患者在不同地点接受不同层次的护理时,能够享受到连续而系统的护理指导,它能够确保患者归家后继续得到随访干预和疾病指导。虽然至今延续性护理的定义尚不统一,但它的护理目标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以患者为中心,让患者在出院后继续享受到康复指导,这对于改善患者归家后的预后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在临床实践中需要需以恰当的方式为出院患者提供持续有效的护理指导,加强与患者交流,掌握患者归家后的实际用药情况,通过多种途径加强随访,及时发现自行停药的情况,加强宣教让患者认识坚持用药的益处与重要性,引导其正确服药坚持治疗,增强治疗信心。
现阶段我国的延续性护理仍然处于摸索阶段,许多问题都有待解决和完善,包括人员培训、护理计划制定、信息平台搭建、资金支持等,如何实现延续性护理制度化、科学化发展是今后护理工作研究的主要方向。
此次研究中,两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更高,治疗后观察组TBIL、ALT、AST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NF-α、IL-4及hs-CRP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采用恩替卡韦治疗的乙型肝炎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肝功能改善及炎性因子水平下降,能够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应用。同时为患者提供延续性护理能够避免患者在出院后随意停药,确保长期遵照医嘱坚持用药,有助于保持病情稳定,对于促进患者健康恢复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