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小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2021-05-26 22:57阮娅平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7期
关键词:动手群体儿童

阮娅平

【摘要】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动手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独立生存自主学习意识的养成,这一点对于特殊儿童而言至关重要。本文主要分析面对特殊教育小学生群体开展动手能力培养的相关策略,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的开展有所启发。

特殊儿童通常是指存在身体或心理,残疾的儿童群体区别于正常健康的儿童,在动手能力培养方面有着更多特殊的要求。培养特殊儿童群体的动手能力,能够强化该类群体的心智,促进身体健康成长,同时也能够更好地锻炼该类儿童群体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今后的个人发展影响深远。

一、现状分析

针对特殊儿童群体进行观察,可以发现存在的动手实践能力不足的具体表现集中在以下方面,首先是对于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不足。许多特殊儿童群体在面对活动参与的过程中,都会表现出不积极的态度,或者是参与过程中不知从何下手,难以完成规定的活动任务。其次部分特殊儿童群体,表现出较差的动手操作能力水平,这和本身的身体条件以及心智条件制约有着一定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在参加生活劳动课时所制作的东西不够精致,或者是在完成美术作业时显得粗制滥造。可以说特殊儿童群体的动手操作能力堪忧,这必然会影响其今后在创新能力开发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上的增长,也就意味着在面向特殊儿童群体实施教学过程中,需要将动手操作能力作为重要的培育方向,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二、原因初探

特殊学生儿童群体较弱的动手操作能力,除开其身心条件的束缚之外,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也有着一定的关联,具体原因如下。首先是在教育观念方面过于陈旧,多数教师在面对特殊儿童群体展开教学时,十分重视对于特殊儿童解题能力的培养,习惯性使用统一的考试,对特殊儿童进行鉴别。这无疑是将应试教育与照搬照抄应用于特殊教育体系中而对于特殊儿童所具有的特长或者是富有的想象力以及其他方面的优势却选择性地视而不见,缺乏引导和培养,自然而然会导致特殊儿童群体动手操作能力的持续弱化。其次是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采用讲述教学方法是许多教师展开教学工作的常用手段,通过向特殊儿童群体灌输知识的方式展开教学目的仅仅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而未充分考虑到特殊儿童群体是否做到了对于知识的吸收,在这种情况下显然很少有教师能够意识的对特殊儿童群体动手操作能力进行培养的必要性。最后是教师习惯性使用重复性作业的方式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成果。虽然适当的练习能够帮助特殊儿童群体做到对于知识的深层次掌握,推动对于知识的灵活应用,但是过多重复性机械作业反而会给特殊儿童群体产生压力和负担。

三、路径思考

1.激发兴趣,树立信心

针对性去进行激发,始终是教学工作的核心要义,这是因为在兴趣的驱动之下,才能够确保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因此在面向特殊教育小学生群体进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也需要关注对于其兴趣的激发。教师可以在新课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景创设的方式为特殊学生提供探索问题丰富的素材和信息,通过情景体验的方式,让特殊学生群体切实感受到学习和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例如在对千米的支持概念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特殊儿童群体到操场上走一走100米,距离到底有多远,或者是和教师一起在操场上走1千米的路程来感受1千米的实际距离。基于真实的情景,企业是维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在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方面同样适用。

2.提供内容,挖掘源泉

考虑到特殊学生群体,在知识储备量方面相对较少也就意味着对应的知识面较为狭窄,加上與社会之间的接触较少,因此很少拥有体验生活的机会,自然不具备大量的实践机会,这就会导致该部分学生群体动手能力的持续退化。 因此为了解决该问题,有必要为特殊儿童群体提供更加丰富的动手材料和内容。

2.1挖掘教材中的内容材料,拓展动手操作的渠道

现阶段所使用的教育教材中,大多数的知识内容都能够成为特殊儿童进行动手操作的材料载体,关键步骤在于鼓励特殊儿童将书本中的知识通过实践的方式和现实生活进行结合,既能够强化对于知识的认知,同时又能够锻炼动手能力。例如在一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可以让特殊儿童做拼音字母卡片,引导特殊儿童在课堂上动手画一画。而中高年级阶段的教学,则可以组织特殊儿童进行动手实践,通过动手做实验的方式完成情景的创设,或者是对课文中的某些片段进行表演,都是不错的动手操作能力锻炼方式。既能够帮助特殊儿童群体实现新知识的发现,又能够启迪智力,获得动手能力的增长。

2.2开展院内外实践活动,创造动手操作的契机

①关注动手操作氛围的营造,通过黑板报广播或者是课外活动小组的方式,对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要性以及迫切性进行宣传,目的在于激发更多特殊儿童,主动参与到动手能力锻炼过程中,积极参加所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例如科技制作、动物饲养、植物栽培等。②开展传统节日活动。开展传统节日活动的目的在于借助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激发特殊儿童对于动手操作的活跃性,同时也为特殊儿童动手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多的素材支持,例如举办六一活动晚会或者是进行各种节日的文艺汇演。③举行趣味活动。如穿针比赛、裁衣大赛、夹豆豆、排纽扣等。通过比赛,给予奖励,增强特殊儿童动手兴趣,逐步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结束语:

特殊儿童需要教师的关爱与信任,更需要教师耐心而细致地指导与讲解,只要家校形成合力,共同努力,定可使“迟开的花早日芬芳”。

参考文献:

[1] 全玲 . 应用型聋人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 [J]. 戏剧之 家 ,2018(33):147-148.

[2] 曹 鸿 雁 . 特 殊 教 育 中 聋 生 的 美 术 课 程 教 学 [J]. 文 学 教 育, 2019(09):181.

[3] 郭加佳 . 浅谈特殊教育学校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 [J]. 小品文选 刊 ,2019(9):75.

猜你喜欢
动手群体儿童
江苏海外新华商群体探秘
达到群体免疫,没那么容易
“小团体主义”帽子不要随便扣
中间群体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动手动脑多快乐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