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少年网络道德素养提升策略研究

2021-05-25 21:56文婷婷殷丰收
公关世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提升策略青少年

文婷婷 殷丰收

摘要:网络的快速发展促使青少年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态势发生深刻改变。回顾国内外网络社会发展历程,分析网民个体发展特点,强调网络生活道德要求的必要性。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青少年网络道德素养:网络“自律”精神和现实“慎独”精神相结合;自觉学习和运用网络道德要求和法律规范;提升不确定性风险的管理意识。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道德素养,提升策略

当前,中国已经步入了互联网时代,习总书记亲切的称互联网是我们共同的家园。网络社会的健康发展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伴随网络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多维互动,网络成为人们知晓外界、工作学习、人际交往、日常采购等生活需求满足的重要平台,杂乱信息、虚假广告、恶语相向等负面网络情况也频频出现,极大困扰了人们的信息选择,甚至产生信息焦虑。这说明,网络虽然是虚拟时空,但是和现实时空相互交织,仍然属于公共生活的一部分,既需要相关政策的规范和约束,更需要每一个上网个体的文明自律。

青少年作为互联网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公共交往、私人生活都与网络密不可分,高度网络交往化的现实,应尤为重视青少年网络生活的良好心态和理性应对。他们的网络自律行为不仅关系其个人的人格完善和个性发展,更关系网络空间和公共社会的良好秩序的建设成败。

一、网络道德素养概述

网络素养是指网络用户在了解网络知识的基础上,正确使用和有效利用网络,理性地使用网络信息为个人发展服务的一种综合能力。[1] 网络道德素养则是在网络空间中道德行为的认知和理性道德行为的选择。伴随网络社会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迅猛,衍生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格局层出不穷,与之相适应的网民守则、行业规定、社会规则和法律规范的约束力却较为缺乏,因此,对网民的网络道德素養提出了较高要求,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也产生重大影响。

(一)网络生活道德要求的必要性

网络代表着现代文明,实现了古人的“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的梦想。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就曾判断,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了整个世界。然而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损害社会公德的消极情况,探讨有效的网络治理已成为全球共识。

1.国外网络强国的发展经验

从理论来看,国外伦理学者在网络发展初期出现的道德问题总结为“7P”:包括盗版、隐私、政策制定、网络保护、色情、价格、心理等七个方面。研究认为,道德失范的产生原因主要包括网络活动个体的自身因素,以及网络环境的外在诱因。个人的网络素养也是国外学者关注焦点,虚拟社区之父霍华德·莱茵戈德通过研究提出,网络素养包括注意力、垃圾识别、参与、协作、网络智慧人等五个关键要素,着重强调5个关键素养将给人的思维和社会关系带来巨大影响,引发学界的广泛共鸣。

从治理实践来看,国外网络强国在网络发展阶段收获丰厚的发展利益的同时,也遇到不少道德失范甚至违法行为,对国家安全问题尤为关注,先后制定相关法律和制度来进行网络行为的规范,例如,美国制定的《爱国法》、《国土安全法》等,一致强调美国在互联网的话语权和主导权,涉及到国家安全更为慎重;英国出台的《网络安全战略》,在重视国家安全防御问题的同时,也关注本国企业发展的信息安全,双重保障了英国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由此可见,国外的网络强国非常重视立法和监管并重,从制度方面进行严格的风险防范。

2.中国网络强国战略和清朗网络建设的发展需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中国的网民人数高达9.04亿,互联网的普及率为64.5%。[2]我国是网络大国,但是网络大国不一定必然发展为网络强国。网络的健康发展,既需要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协同治理,更离不开每一位网民的文明参与。

网络素养的内涵丰富,信息选择能力、信息判断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信息传播能力、信息创新能力等。青少年的网络素养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的内涵,其一为青少年本身对网络的了解、感知、使用和判断;其二为青少年对网络风险的判断和应对。[3]青少年具备的好奇心强、辨别能力不高的特性,如何引导他们合理的防范网络风险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从外因分析,网络生活和现实世界相互联系,互相转化。虚拟的网络空间和现实的道德行为相互交织,存在冲突、碰撞和融合的状态,传统的道德舆论和道德机制对个体的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所以,现实生活中社会个体道德素质参差不一的现状,在网络中凸显的更为明显。自媒体的迅猛发展,更推动了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肆意发展,这些都极易潜移默化地对网络中的青少年起错误示范作用。

从内因分析,文明的网络素养对个体的健康发展尤为重要。按照社会学家库利“镜中之我”的理论,通过互联网,青少年的网络交往范围增大、交往渠道增多,在不同的虚拟时空可以自我扮演不同的网络角色。一方面,这对于生活方式相对单一的青少年学生而言极具吸引力,并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增强自我认知能力和选择能力;也会促进青少年的道德责任意识、道德自律人格的形成。另一方面,遗憾于当前没有完整规范的网络文明规范体系,所以,个体的道德素养的形塑外在压力比较大,网络风险行为的防范难度也随之增加。

(二)青少年网络道德素养提升的可行路径

网络道德是社会公德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早在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就告诫我们公德的重要性:公德者何?人群之所以为群,国家之所以为国,赖此德焉以成立者也。习近平同志也亲切的寄语青年: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其所得。当代青少年的网络道德行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1.网络“自律”精神和现实“慎独”精神相结合。网络是现实的投射,很多时候,问题在网上,根源在线下。网络自律与现实中“慎独”的道德修养途径是一致的;自律不是通过外在的“他律”来约束,而是通过主体道德内化的过程来实现的。正确使用网络工具,明确网络是工具而不是玩具,是一种认识、改造世界的武器和手段。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网络学习已成为青年学生学习方式的新常态。青少年触网年纪越来越小,网络交往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说:“社会是人们交往活动的产物”。网络的出现使人与人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的交流,人的言谈举止被转化为二进制语言,长此以往,直接导致青少年的正常社会交往能力下降、人际关系淡漠。

2.自觉学习和运用网络道德要求和法律规范。网络自律是对每一个网络主体的道德要求。然而,如前所述,虚拟的网络弱化了传统的道德约束力和法律权威性,网络主体很难做到道德自律。青少年学生要明确网络行为的道德底线,增强自己的纪律底线意识,不盲目从众、不肆意诋毁。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如果道德失范程度过大,就必须借助法律来进行“他律”。2017年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以及“微信十条”等系列法规,为凝聚网络正能量提供了有力法律依据和保证。

3.提升不确定性风险的管理意识。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也日益增长。青少年普遍具有更强烈的好奇、求新心态,蓬勃发展的网络社会充斥着不少真伪难辨的虚假信息,使得社会经验较少的青少年容易轻信上当或迷失自我。当前全球防控形势依旧严峻,权威媒体和草根信息相互交织,海量的信息增加了青少年的信息疲劳,甚至信息焦虑,继而产生高位数字的恐惧和健康防护的无措。所以,亟需青少年树立争正确的不确定性风险意识,明确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利益损害性等特征,学会形成理性判断和信息取舍,集中注意力做好自己的学业规划,最大可能地排除网络信息干扰。

基金项目: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课题CSZ20034、CSZ15036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 贝静红,大学生网络素养实证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2.6

[2] 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9年08月30日,中国网信网,http://www.cac.gov.cn/2019-08/30/c_1124938750.htm;

[3] 陈晨.亲子关系对青少年网络素养的影响J.当代青年研究.2017.5(作者简介:文婷婷,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殷丰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猜你喜欢
提升策略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偶像崇拜 与青少年成长
幸福感强的青少年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青少年打篮球注意事项
第二单元 做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