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两会已胜利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四下“团组”,与代表委员们亲切交流,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2018年以来,习近平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十三届委员共商国是、共话民生,留下不少意味深长的微镜头,折射出高瞻远瞩谋划发展、倾听民声体察民心的大情怀。
党史学习教育
党中央已经对党史学习教育作出全面部署,要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2021年3月5日
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微镜头:“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
就在2021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五次党内集中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拉开大幕。
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结合历史和现实,进行了一次生动而深刻的再动员。他在发言中特别提及两段历史佳话——“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孤儿入内蒙”。
习近平强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医疗卫生事业
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加快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2021年3月6日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的讲话
微镜头:“在抗疫斗争中,公立医院是中流砥柱”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息息相关,同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图景密不可分。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医院是关键。
在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上,来自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胡豫委员提出“强化公立医院姓公”,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在抗疫斗争中,公立医院是中流砥柱。再次说明一个道理,在举国体制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习近平回应道,“下一步,在医疗体系建设上要进一步现固、强化、壮大公立医院,这一条是明确的。”
立德树人
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各方面,培根铸魂、启智润心。
——2021年3月6日
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的讲话
微镜头:“这个‘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
习近平高度重视教育问题,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发展教育的重要意义,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在政协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联组会上,林忠钦委员提出,要牢牢抓住全民战“疫”“现场教学”的大好时机,更加系统深入向广大青年学子讲好抗疫这堂生动、深刻的“大思政课”,将伟大抗疫精神及其背后的鲜活案例融入教材。
“你的建议很好,这个‘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习近平点点头,“拿着一个文件在那儿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谁都不爱听,我也不爱听。”幽默真诚的话语,引来全场一阵会心的笑声。
生态文明建设
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
——2020年5月22日
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微镜头:“留在那,子孙后代可以用”
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国家战略的大格局下去掂量,习近平四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都强调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2020年,在内蒙古代表团,锡林郭勒盟盟长霍照良代表介绍他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将全盟60%以上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不再在草原新上矿山开发项目。
对此,习近平予以肯定并明确指示:“留在那,子孙后代可以用。”
文化事业
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深刻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2019年3月4日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的讲话
微镜头:“他们都是紧跟时代、奉献时代的优秀代表”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习近平高度重视“精神事业”的意义,为文艺创作和学术创新指引方向。
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习近平谈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谓“为时”、“为事”,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他指出,像李谷一、李雪健、施光南、蒋子龙、谢晋、路遥、樊锦诗、厉以宁、林毅夫、王家福、胡福明、许崇德、杜润生、郑德荣等,他们都是紧跟时代、奉献时代的优秀代表。
乡村振兴
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
——2019年3月8日
在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微镜头:“那里仍然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三农”这个我国經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盘”,在习近平心中始终处于重中之重的位置。
“‘馒头办没有了吧?”在河南代表团,习近平这么一问,全场都笑了,纷纷回答:“没有了!”
“河南人爱吃馒头,过去郑州有个‘馒头办,买不到馒头也是个不安定因素,现在不需要成立一个专门机构了。”习近平说。
馒头行业管起来的“馒头办”,折射的是“管”还是“放”的问题,背后更有中国延续了几千年的温饱难题。习近平明确表示:“随着我们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第二個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启,乡村振兴的要素会更加活跃,那里仍然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
城乡发展
一方面要继续推动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乡村振兴也需要有生力军。要让精英人才到乡村的舞台上大施拳脚,让农民企业家在农村壮大发展。城镇化、逆城镇化两个方面都要致力推动。
——2018年3月7日
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微镜头:“你的经历就像你的名字,‘梅花香自苦寒来”
从精准脱贫到乡村振兴,从人才培养到人的城镇化,从打好三大攻坚战到贯彻新发展理念……习近平在同代表委员们的深入交流中,不断调研思考着新时代新课题的破解之道。
在广东代表团,曾经的“外来妹”米雪梅代表同习近平的交流令人印象深刻。20多年前,米雪梅离开家乡到广东打工,从女保安做起,一路奋斗到今天的企业客服部总监岗位。如今在中山市买了房、安了家,还把孩子接到身边读书。
“你的经历就像你的名字,‘梅花香自苦寒来。”习近平赞许地说。米雪梅代表的发言触发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城镇问题的思考。他强调:“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也不能衰落,要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基层党组织建设
在基层就是党支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必须夯实基层。要有千千万万优秀基层骨干,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好各项工作。
——2018年3月10日
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微镜头:“我们需要千千万万像老马同志这样的基层干部”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的领导是主心骨。地基固则大厦坚,只有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强、把基层政权巩固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才能稳固。
在重庆代表团,来自江北区观音桥街道办事处的马善祥代表,结合本职工作讲述了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基层落地落实的做法和体会。
“我们需要千千万万像老马同志这样的基层干部,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习近平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需要四梁八柱来支撑,党是贯穿其中的总的骨架,党中央是顶梁柱。同时,基础非常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PR
(文章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