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2021-05-25 08:25段思含郭霄鹏
公关世界 2021年5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课

段思含 郭霄鹏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组成中国文明的核心要素,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创新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通过思政课堂和社会实践搭建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达到传统文化传承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双重目的。通过对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民本观念”等内容的分析,揭示出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性,为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找到切入点,再结合思政课堂使之实现。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

2019年10月31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全体人民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的显著优势”。[1]

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

1.“天下兴亡”的家国情怀。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历史的洗礼,成长为一个具备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的泱泱大国,大多归因于中华民族真挚的家国情怀,它是爱家人、爱朋友、爱祖国的直接体现。忧国忧民的情怀根植于人民群众对国家和人民无限的爱,其本质则是个人对祖国、对集体、对人民的高度负责,是将爱亲人、爱朋友情感的进一步升华。是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倡导大一统的理想社会状态。此外,中国历史上的许多仁人志士以他们的英雄气概、价值取向绘制出中华儿女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时刻心系民族命运的精神风范。其忧国忧民的精神、舍身取义的气节是中华民族的“主心骨”,是中华民族的“强心剂”。将这些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能够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 无私奉献的西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着重强调了“西迁精神”的重要性。西迁,指的是许多高校及科研院所为服从国家经济布局建设,从北京、上海等繁华都市,迁往西部、扎根西部、默默奉献,成为国家西部开发的先行部队,既为西部开发播种了科技创新的种子,也为西部建设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陕西科技大学作为西迁大部队中的一员,始终奉行“至诚至博”的校训,始终坚守“忠诚于党、服务人民、献身于党”的初心和使命。“至诚至博”校训中“至”的第一要义是完美、完善,“至者尽也”。“诚”是当今社会所要求和赞美的最高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第一要义。“诚”包含了诚信、诚实、以诚待人,做人要朴实无华。“博”是指博学、博览群书,强调人生的追求和学习的境界,同时也指要拥有博大的胸襟,胸怀天下。陕西科技大学始终以“西迁精神”和“至诚至博”的校训不断勉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科大人,要求每个科大人要严以律己,始终铭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成为自己不斷前进的不竭动力。

3.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全国人民能够团结一心,这正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且生动的体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不论是前往一线的医护人员、坚守在岗位的基层人员,还是居家隔离的普通群众,都有着相同的目标和方向,即共渡难关。究其根本,是中华民族长期沉淀的爱国精神的支撑,才能让中华儿女携手共进、团结一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中,首次阐述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即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2]在抗疫精神的背后是亿万中国儿女爱国主义情怀的凝结,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这特殊时期的具体体现,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力量的统一。全国人民在爱“小家”的同时,保护和守卫住了我们的“大家”。在最紧要的关头,无人退缩,始终勇往直前、不惧艰险,这正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抗疫精神用具体的实例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与先进性。在面对突发的病毒面前,做到了“全国上下一盘棋”。党中央领导全国上下不同职业的中华儿女共同战胜这场战役,不仅保卫了自己的家园,还为国际抗疫工作做出了贡献,用中国力量、中国方案展现了中国的热情和大国风范。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1.“天人合一”的思想。《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一致性和互通性。还有,《孟子》中的:“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等可持续发展思想。不难发现在中国古代,就有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长的传统,用自然环境的优劣程度来衡量政治统治是否清明,自然环境与百姓的安居乐业息息相关。另外,还用自然环境的优劣来衡量君主的统治是否顺应民心所向,以天道衍人道,自然万物的变化与君主的行为品行相互联系,形成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注重自然生态、天人合一的特征。在新时代发展的今天,习近平同志指出,生态文明建设“秉承了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3] 因此,中国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在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的前提下进行生产、生活活动。但是,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不断前进,人和自然之间出现了矛盾,这些矛盾以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增加、能源资源短缺等形式表现出来,引起了全人类的重视和反思。因此,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相矛盾时,我们既不能不发展经济,也不能忽视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要做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两手抓,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用经济反哺环境。我们要认清自然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如若破环自然、任意开采、浪费资源,将会面临大自然的沉重反击。所以,只有对自然环境持有敬畏之心,意识到自然环境的重要作用,才能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才能持续接受大自然的馈赠,人类社会才能更好发展。

3.张载的“民胞物与”等儒家的天地万物一体思想。“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强调对于自然与人的一种博爱思想。这一思想与西方哲学中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大相径庭。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强调,人类是自然万物的主体,处于统治地位,自然万物作为客体,处于被统治地位,以此来强调人与自然之间不平等的关系。[4]但是,对于我国这样迅速发展的大国而言,在此阶段上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不可或缺的,符合社会和人类发展的历史规律,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也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行的路径和要求。张载的“民胞物与”等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天”和“人”关系的进一步诠释,也是我们现阶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该遵循的原则。因此,我们可以从儒家文化出发,进一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进一步探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民胞物与、万物一体的思想,以博爱胸怀对待人和自然,把人和自然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重新审视了宇宙中一切存在物的内在联系。民胞物与思想与现代生态文明思想存在较多共通点。现代生态文明观认为,万事万物共存于宇宙之中,“人类是自然界的普通成员”,而且人对自然存在绝对的依赖性。因此,解决“人”问题,即树立正确的生态保护观,培养生态化人格正是当今社会的重中之重。

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国民族特色和中国历史的集合体,是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它历史悠久,代代相传,形成了良善仁爱、诚实守信、谦敬礼让等丰富内涵的价值观念,这正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来源之一。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相通之处,这也是二者之所以能够相融合的重要条件之一。

1.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内容。孟子崇尚舍生取义的价值观教育。孟子将“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作了区分,指出:“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的仁政,实际上就是德治。只有坚持“以德服人”的原则,才能够推行仁政,才能更好的教育管理者做到“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才能真正达到仁政德治。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吸收了孔孟之道中“仁义礼智信”中的内容,不断演变至今。习近平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便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所沉淀下来的一种深沉的、具有凝聚力的、不可摧毁的一种精神和意识。这种精神和意识代表了人民对于自己国家的拥护和热爱以及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这种民族精神和共同意识在国家面临危难时刻时,会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使人民同国家能够一起共度难关。习近平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6]

2.学习铭记中华励志警句。如,墨子:“志不强者智不达”,诸葛亮:“志当存高远”,周恩来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孙中山:“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对于中华励志警句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其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与其他的传播方式相比,名人名言更加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形象化与具体化,而不是简单意识形态层面的抽象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意识,是全体社会成员的价值准则,影响着每位社会成员对于是非功过的评判标准,使处于不同社会阶层、拥有不同认识水平的人能够达成共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励志名言警句相结合,能够更好地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一种更加具体化、情节化的方式来加深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学习,达到知行意三方面的统一。

3.弘扬崇尚精神的优秀传统。墨家:“兼相爱,交相利”。强调“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崇尚“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追求。中国的贤人志士认为,人和动物的不同,在于人有道德,有精神追求。但是在新时代,由于网络新媒体的兴起和价值多元化的冲击,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逐渐发生偏差,呈现精神物化、功利主义、利己主义等问题。因此,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是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追求的重要途径。“物化时代精神的重构,不仅有赖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更有赖于特定社会制度的创新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人与人关系”的正确认识,纠正和调整大学生的精神物化现象,即“商品拜物教”问题,从而净化和优化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其健康发展。同时,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作用,让大学生对于价值追求有一个自主的正确判断和选择。

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课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政课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打破以往思政课堂和大學生社会实践活动刻板乏味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入手,从而强化思政课堂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引导和培养。

1.以思政课堂为第一阵地,结合思政课堂的教育教学目标,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出发,将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创新发展。联系大学生在自身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方面的问题,将学生关注的理论热点和社会热点相结合,以现代网络媒体为中介和平台,深入发掘例如“三尺巷”等故事以及当今社会热点,从而引发学生们对此的深刻讨论和思考,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从而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引导学生对于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的深刻思考。

2.组织好清明节、端午节、五一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道德审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近些年,由于外来文化的入侵,对于当代中国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造成了不可小觑的影响。首先,要在思想意识层面重视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化功能。减少大学生过“洋节”的现象,提升中国传统节日的地位,将传统节日文化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影响当代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其次,各个高校要坚持渗透性的原则,摒弃强制灌输的方式。以“隐性教育”的方式推行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可在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校训校规、教学课程安排、社会实践等方面有所体现,也可安排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各种校园活动,使学生更能接受和理解,打破以往刻板的教学模式,以寓教于乐的新形式予以代替。

3.利用好扶眉烈士陵园、杨家岭、八路军办事处等红色革命资源,培养当代大学生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8]将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将理论教育与组织学生校外参观学习相结合,通过参观红色革命基地,帮助大学生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立的历史事实,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是防止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和开发本土的红色革命资源,采用以点到面循序渐进的形式,深化大学生对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的继承与发扬。因此,高校应通过红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民族精神、革命精神等相关教育,积极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四个自信”。通过红色革命基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的必然选择,由此坚定道路自信;通过对于红色理论学习,由此坚定理论自信;通过对于红色文化作品的学习,由此坚定文化自信;通过了解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的改革,由此坚定制度自信。大学生对于红色革命基地的参观和学习,是用红色文化巩固其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是激励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优秀革命道德文化传统的必经之路。

4.通过高校劳动课程,使其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例如,《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李绅《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王阳明所讲的“事上磨练”等。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9]将传统文化中的劳动观念与新时代的劳动价值观相结合,在注重德育、智育、美育的同时,重新发掘劳动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类本质,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10]通过在高校设置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课程,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和考核机制。劳动教育课程要注重学生主体地位,依据学生自身特点,采取由小到大的形式,例如通过日常家务、校园活动参与、社会实践、工作实习等方式,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自主劳动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有效和健全的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建设,在劳动过程中,认识到劳动的不易,使之精神品格愈加坚毅,加深对延安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文化精神的认同。因此,高校劳动课程的设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大学生能否全面发展的至关重要的环节。

基金项目:陕西省思想政治工作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陕西省高中与大学思政工作有效衔接问题研究》(项目编号Sz012)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53页.

[2]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N].光明日报,2020-10-16(2).

[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第24,144页.

[4]张理海,人类中心主义:一种哲学观念还是一种传统文化精神?[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12(9):11-15.

[5]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中共中央宣传部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6]习近平.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8年7月12日(6).

[7]庞立生.历史唯物主义与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处境[J].哲学研究,2012(2):3-8,128.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64页.

[9]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9-11(1).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作者简介:郭霄鹏,博士,硕士生导师,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陕西省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宝鸡基地)主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段思含,陕西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政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思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