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因为校园贷引发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严重影响大学校园的和谐稳定。文章从其特征出发,分析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原因,并给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贷,原因,防范对策
基于近年来“套路贷”“校园贷”等网贷事件频发, 2021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李君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呼吁加大网络贷款监管整治力度。3月17日,中国银保监会、央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进一步加强消费金融公司、商业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风险管理,明确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一律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1]。我国高校大学生因使用校园贷消费所诱发的暴力案件频频发生,校园贷已是高校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校园贷及其特征
所谓“校园贷”是指在校大学生向各类网络贷款平台借贷的行为,其实质是面向学生的高利贷。校园贷的主要模式包括一些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的分期购物平台,还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以及一些P2P贷款平台,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学费贷款、创业资金贷款服务等。
校园贷的特征有以下方面:第一,校园贷品种多、门槛低、到款快。多数网贷平台只需大学生提供身份证和学生证,开通手机定位,读取手机通讯录,提交个人信息资料就可办理贷款,没有审核学生是否有还贷能力。第二,利率高。校园贷打着“0利率、无服务费”的广告诱导大学生的贷款消费,大多网贷平台表面上其利率与银行正规贷款的利率相当,但是有押金、服务费、手续费、逾期违约金等各种明目的费用,一旦逾期,逾期高额本息转为本金,再次加入新的利息,最终导致利滚利越欠越多。第三,暴力催款。很多校园贷的学生不能按时偿还贷款,而这时贷款机构往往采用威胁的方式进行催收。电话轰炸、家门口写红字、胶水堵锁眼,甚至会恐吓学生家长来逼家长还钱。有些网络贷款平台则是使用“裸贷”“佳丽贷”这些手段,其目标群体主要是在校女大学生[2]。这种暴力催收的手段严重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严重影响了和谐校园建设。
二、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原因
1.社会不良消费风气的诱导
现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倡超前消费,奉行“早买早享受”“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消费观念,市面也应运而生出各式各样的分期付款业务,用于购买新款数码产品、奢饰品等,分期付款会弱化年轻人的危机意识,并透支未来。另外还受西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社会消费风气的诱导,多数大学生为了满足自身对于物质生活的享受。
2.政府对于校园贷平台监管力度不足
《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严禁小贷对大学生放贷,但是没有完善的信贷法律法规。目前我国互联网消费贷款相关的法律法规严重缺乏,国家层面的法律条款缺失,相关制度多是部门通知或办法。因此,由于通知办法的法律效率较低导致监管机制成效不大,对于互联网消费贷款业务的约束力较差,难以满足互联网消费贷款行业的实际需求[3]。政府及相关监管部门应及时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于校园贷平台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大学生合法权益的保障。
3.家庭和高校缺乏金融风险防范教育
大学生离开家长外出学习,经济尚未完全独立,生活费用仍主要来源于家长,大多数家长会和孩子约定好的时间给孩子生活费,并没有了解如何支配金钱,在日常生活中不了解孩子的消费情况,缺乏真正的沟通与关爱。当父母所给的生活费用不能满足大学生的消费需求时,大学生会选择校园贷来解决其“燃眉之急”。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理财意识的正确引导,缺乏消费教育、理财教育和风险控制方面的教育。
4.自我防范意识较差
各种网贷广告充斥着高校校园,手机广告对目标客户实施精准定向发送广告,“零利息”、“额度大”、“无抵押”等广告词在广告中非常醒目。网贷平台抓住了大学生迫切需要钱的心理,大学生们为了能够贷到款就按照软件所给的提示不假思索就按步操作,网贷平台通过安全防范意识差的缺点来诱导学生进行不合理的超前消费。大学生个体还款能力有限,当他们无力还贷时会听信网贷平台的建议,去另外平台借款还款,“拆东墙补西墙”,这种“以贷还贷”的行为成为他们最终无力偿还贷款的最终原因。有些大学生碍于面子,不会拒绝,帮他人借校园贷。还有学生法律观念淡薄,把自己的证件借给他人用于校园贷。
5.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
大学生不会合理规划自己的生活费,部分学生月初父母的生活费到手后没有尺度使用,过着“月初生活赛神仙,月末天天方便面”的生活。随着微博、微信、抖音等自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人通过网络平台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他们喜欢在这些自媒体平台上晒奢侈品、奢华度假、高档酒店等进行炫耀,这导致一部分学生出现攀比消费。还有大学生追星,他们会关注自己喜欢的明星代言产品,购买其代言产品。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他们虚荣、从众、盲目追求、攀比等不良消费心理必然导致学生人前光鲜,负债累累,身心疲惫。
三、校园贷的防范措施
校园贷恶性追讨事件频频发生,给学生、家庭和高校都带来了严重后果。防范校园贷悲剧发生,还得从政府、金融机构、高校、家庭和学生五个层面一起联动,相互作用。
1.政府层面
目前校园贷涉及的法律有:《民法通则》、《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等,虽有相关适用法条,如贷款利率超过36%,即为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以及追讨后果严重者可能涉嫌敲诈勒索罪、侮辱罪等。2017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虽从各个方面对校园贷进行整治,但缺少具体的处罚措施,没有相关法律条文给予支持。政府应建立校园贷法律责任制度,让校园贷有法可依;確定校园贷正规渠道,如设置校园贷行业准入制度、明确校园贷类型及营业规则、设立针对特定年龄段的征信体制等,帮助校园贷合法、合规施行;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成立校园贷专项整治工作小组,以杜绝校园贷恶性事件的发生。
2.金融机构层面
校园贷之所以盛行的一个原因是方便快捷。正规金融机构应把学生当做贷款的主要客户,看到其未来的成长性和潜力,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简化贷款审批和放宽手续,给有需要和有还款能力的学生一定方便,促使学生通过正规途径进行贷款。
3.高校层面
学校是学生长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应为大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学校应在学生入校后,普及网络安全金融知识讲座,宣传校园贷的危害,通过相关案例的讲授,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校园贷的严重后果;学校应加强学生管理,发挥辅导员和班干部的作用,做到及时掌握学生相关动态信息,帮助学生解决因经济情况出现的问题,防范于未然,杜绝校园贷的发生。
4.家庭层面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监护人,也是校园贷的直接受害人,学生无力偿还校园贷,最终的后果得由家长承担。家长应做好与孩子和学校老师的联系工作,及时掌握子女的各项情况。尤其在与子女沟通方面,应尽量民主,让子女能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要求。如子女有不太合理的超高消费要求,应打消子女的念头或通过奖励的方式给予。
5.学生层面
作为校园贷的直接客户,学生应有良好的消费观念。首先培养好的消费习惯,做到理性消费、适度消费。还应培养自身的理财意识,养成平时消费记账的习惯。其次,如有超出自身范围的消费需求,在合理情况下,可通过兼职、向家长提出增加生活费的请求达成;最后,如果已经有校园贷缠身,出现不能按时还款情况,应尽早告知家长,而不是惧怕告知,最后导致还款金额越来越多。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N].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 2021-03-17 .
[2]张琳净. 大学生校园网贷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政策与商法研究.2021年第7期.
[3]张俏.互联网消费贷的商业模式和金融体系安全研究[J].时代金融,2021,(09).
(作者简介:张肖,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