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报刊集团化发展路径探索

2021-05-25 08:28熊名辉
出版广角 2021年8期
关键词:报刊湖南期刊

【摘要】  作为湖南省规模最大的期刊出版单位、全国教育报刊出版頭部企业,湖南教育报刊集团的转企改制、改革重组工作备受关注。通过坚持“内容为王”、坚持“深度表达”、坚持“开门办刊”、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湖南教育报刊集团在产品质量、媒体传播、出版业态、管理机制等方面积极创新,不断提升产业运营质效,不断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不断扩大产业总体规模,不断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优提质,探索出了一条较为成功的集团化发展之路。

【关  键  词】教育报刊;转企改制;湖南教育报刊集团;集团化发展

【作者单位】熊名辉,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08.0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各部门和全国各省、区、市积极深化出版业改革,破除各种体制、机制弊端,瞄准期刊出版业态分散和实力偏弱等问题,重点推动期刊集约化经营、集团化发展。一批期刊单位完成转企改制、重组改革,集约化、集团化初见成效[1]。如《知音》、《读者》、《四川党的建设》、英大传媒投资集团、卓众出版有限公司等积极进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整合出版资源,形成了跨行业、跨领域、跨媒体经营的现代媒体集团[2]。中国社会科学院实施期刊创新工程,对全院80余种学术期刊实行印制、发行、入库、财务、管理“五统一”,提升了集约化发展水平。此外,中国航天期刊群、中国光学期刊联盟、中国社会学期刊群、中国力学期刊联盟等一批学科刊群加速聚合,集团化发展初具规模,有力推动了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

目前,湖南省共有254种期刊,分散在170多家期刊出版单位,集团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程度不高,“小、散、弱”状况普遍[3]。即使同为一家主办单位、同在一处办公地点,编辑部与编辑部之间也是独自办刊,造成资源分散、产品同质化等现象。如中国五矿集团在湘企业主办的6种期刊分散在4家科研院所和企业中;湖南省农科院主办的4种期刊由4个研究所各自承办;湖南师范大学主办的15种刊物只有3种纳入期刊社统一管理,其余则分散在各个二级学院。

2014年11月,湖南省委省政府推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决定把湖南教育报刊社转企改制并组建湖南教育报刊集团(简称报刊集团),并列为省管国有文化企业。2016年7月,湖南教育报刊集团正式挂牌成立。2018年7月,湖南省委省政府将湖南教育报刊集团整体划转至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经过两轮改革重组,湖南教育报刊集团确立了真正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了新的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聚焦期刊出版主业,积极拓展教育服务产业,形成了“六刊一站一网一店一链”产业集群,成功应对改制划转、教辅新政、疫情停课等重大挑战,步入了一个积极有为、生机勃勃、快速发展和充满创新活力的阶段,巩固了其湖南省规模最大期刊出版单位、全国教育报刊出版头部企业的地位。2021年1月,湖南省委深改委将湖南教育报刊集团确定为“湖南基层改革探索100例”入选案例,并居于文化体制改革领域7个入选案例之首。

一、坚持“内容为王”,推动产品质量创新

在多元化的全媒体时代,虽然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技术发生了深刻变化,但“内容为王”的特质并未改变。技术改变的只是内容的传播方式,并不能改变内容作为出版业的核心这一本质。可以说,内容永远是出版业发展的立身之本,最终赢得受众的必然是优质内容。

从当前期刊业的发展现状来看,传统纸媒仍然是期刊产业的主体,还有较大发展空间。传统纸媒的优势在于内容优势,因此传统纸媒必须深耕内容,把内容做到极致,提高阅读价值、学术价值和鉴赏价值[2];必须实施精品战略,力推精品文章,打造精品栏目,走“专、精、特、优”的发展路子。基于此,报刊集团始终坚持把内容生产、质量管控摆在首位,着力抓导向、抓原创、抓质量,用优质产品满足用户需求,用价值认同增加受众黏度。

1.注重导向管控

为创新制度、再造流程,对标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四个一”导向管理准则和“五个所有”媒体管理原则,报刊集团出台了《期刊编辑“三审三校”制度》《编校质量管理办法》《新媒体信息编辑发布审核制度》《作品著作权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将导向管理贯穿于策划、采编、审核、监督、阅评等全流程,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报刊集团(社)成立70余年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导向事故。

2.注重原创分量

以满足数百万青少年受众阅读与写作需求为目标,报刊集团旗下各期刊进一步加大原创分量,进一步去芜存菁,为受众提供精准化、差异化的优质阅读服务。如《初中生》开设了“千金作文”专栏,在每期卷首位置推出,面向全国初中学生征集原创作文,为广大初中学生受众提供优质的写作指导与服务;《小学生导刊》推出“发现教室”专栏专版,鼓励孩子用心发现自然之美、人性之美、学习之美、生活之美和成长之美。集团还聘请了专业法律顾问,加强知识版权保护,不断强化原创意识。

3.注重邀约名家

报刊集团各期刊加大对名家、大家的约稿力度,集聚了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较有影响力的作者,进一步提高了期刊的品牌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如梁晓声、张炜、王跃文、蔡皋、汤素兰、谢乐军、邓湘子、周静、皮朝晖等国内著名作家都在集团旗下期刊撰写专稿、开设专栏,受到师生的热捧;克罗地亚著名插画家安德烈娅、克罗地亚著名出版人卡斯米尔、国内著名绘本插画家蔡皋为《幼儿画刊》《小学生导刊》提供了2000多幅插画作品,这些名家的参与了提高了少儿期刊的办刊质量。

4.注重内控约束

报刊集团每年聘请10位教育出版领域的专家作为阅评员,每季度对集团旗下系列期刊进行审读和编校质量抽查,审读和抽查结果与编辑绩效直接挂钩,并在内部公示,同时主动接受上级监管,定期邀请湖南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对集团期刊进行集中阅评。

2020年5月,在湖南省委宣传部开展的全省报纸期刊编校质量检查中,报刊集团6種期刊获得5优1良的好成绩。《幼儿画刊》连续9年、《小学生导刊》先后3次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的百种优秀期刊。两刊还参加了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2020中国精品期刊展”。

5.注重融媒创新

报刊集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期刊出版与新媒体、新技术、新兴传播方式融合发展,新业态基本形成,新产品源源不断,新模式正在构建。2019年,报刊集团启动期刊改版创新提质工程,通过“全彩+微视频+文创元素+后台服务”构建期刊出版“高格式新概念表达模式”;成立视频制作部,推动新闻宣传刊网深度融合,应用视听玩新技术,推出互动、立体、好玩、有趣、有用的新型学生期刊,让人耳目一新。《幼儿画刊》在国内期刊中率先应用AR技术和原创视频动画;《小学生导刊》《初中生》开设了“文创专栏”,研制营销期刊系列文创产品;“奉献”系列短视频成为点击量超2000万的爆款;“蓝狐狸”微电影播放量达到100万+,一批10万+的短视频作品相继涌现。

二、坚持“深度表达”,推动媒体传播创新

互联网4.0时代,纸媒阅读日渐式微,生存空间几近夹缝。自2018年以来,全国已有20多家报纸宣布停刊,其中包括《法制晚报》《北京郊区日报》《北京晨报》《北京商业晨报》《人民公安日报》等北京地区报纸。而以《新京报》《南方周末》等为代表的传统纸媒,主动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不断改进传播方式,坚持专业、独家、高质量的原创深度报道,赢得了新老受众的普遍欢迎。

深度报道作为媒体差异化最大且最具特色的一种报道方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报刊集团旗下的教育专业媒体平台坚持“深耕教育”“深度表达”,每月推出2—4个教育深度报道,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巩固了其教育新闻宣传主媒体、主渠道、主力军的地位,为夹缝求生的专业期刊媒体探索出了一条“深度表达”的突围之路。

1.着力打造融媒矩阵

报刊集团秉持“立足教育、服务教育、回馈教育”理念,着力打造“一刊一站一网一号”新闻媒体矩阵,即一本教育专业期刊、一家中国教育报驻湘记者站、一个教育新闻网站,一个统一对外的微信公号。2020年,报刊集团还搭建了职业教育宣传平台,在《湖南教育》杂志开设“职教专版”,与《职教创客》杂志实行跨媒体整合,组建湖南职教编辑部,实行事业部管理体制,深耕职业教育产业。

2.着力构建专刊模式

报刊集团不断创新办刊理念,构建以“专刊”形式发掘推介重大典型的“深度表达”模式。2019年9月,《湖南教育》杂志推出湖南“泸溪经验”专刊,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得到中央领导和湖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并写入2020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7月、2021年1月,《湖南教育》先后推出职业教育改革专刊和高校“三全育人”专刊,引起了教育部的关注。据统计,自2019年起,《湖南教育》先后推出了“新高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看湖南”“楚怡精神”等十余本专刊,既服务了教育改革发展中心工作,也实现了出版产品内容供给侧改革。2021年3月,湖南省委宣传部《阅评简报》对这一专刊模式做了专题推介。

3.着力挖掘深度报道

报刊集团注重深入基层,抓“活鱼”、出精品、推爆款。如《湖南教育》杂志每期推出一篇深度报道,及时挖掘、报道湖南省各地各校的经验、典型、创新和探索,包括新田县构建小规模村小提质提优创新模式、长沙市学校课后服务创新、浏阳市教师队伍建设、陈家滩乡村教育优质发展、平江县党政重教等经验,同时注重与湖南省教育厅保持密切联系,推出了《为祖国担当》《楷模》等人物报道,其中桂卫华、吴安华等报道对象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

刊物还改变了以往由本刊评论员唱独角戏的做法,邀请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教育局长、高校校长、权威专家撰写卷首语,进一步彰显了教育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4.着力放大舆论声势

2020年,湖南以创新模式组建中国教育报刊社湖南记者站,由中国教育报刊社、湖南省教育厅共建,委托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管理,由湖南教育报刊集团负责记者站的日常工作。该记者站与《湖南教育》杂志、湖南教育新闻网实行人员统管、工作协同体制,新闻报道实行刊、报、网、号联动,进一步凝聚了宣传合力,放大了舆论声势,形成了爆款效应。如《湖南教育》杂志推出湖南“泸溪经验”、湖南职教改革发展、湖南高校“三全育人”、湖南“新田经验”等深度报道时,《中国教育报》均以“头版头条+评论”的方式摘要刊发,教育部官网、湖南省教育厅官微等媒体迅速全文转载,打造了多篇影响力辐射全国的现象级新闻作品。2020年,记者站在中国教育报发稿121篇,其中头版头条15个,连续32年保持“全国先进记者站”的地位。

5.着力提升社会效益

报刊集团旗下各媒体平台严格坚守公益属性,采编稿件、刊发论文一律不收取任何费用,并按照行业标准及时发放稿酬。集团主动协同湖南省教育厅新闻中心,建立了一支覆盖全省的近2000人规模的通讯员网评员队伍,为教育部门宣传提供免费的采编服务和正规的发稿渠道。报刊集团一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讲好湖南故事,积极做好教育新闻宣传;二是积极开展公益活动,2020年集团策划举办了湖南省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研讨会,掀起了一股全省学习推广“泸溪经验”的热潮;三是策划举办了湖湘校长论坛,为长沙市出台规范集团化办学新政做先期预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三、坚持“开门办刊”,推动出版业态创新

从单品消费到生态消费,从感官消费到场景消费,数字经济和教育信息化2.0的蓬勃发展,开启了数以千亿计的新型教育消费市场。如近几年,华为、科大讯飞、拓维信息纷纷出台智慧教育方案,拓维信息与华为合作开辟湖南市场,腾讯课堂、学科网专注于教育服务。

报刊集团立足新发展阶段,注重从根本宗旨、问题导向、忧患意识三个方面把握新发展理念,为如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如何解决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出版供给、如何提供全面充足优质的教育服务“三大问题”出台了解决方案,构建了“期刊+教育服务”的产业发展格局,企业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1.探索二次售卖模式

报刊集团成立了图书出版项目组,对期刊内容资源进行二次开发,策划出版了系列图书和音视频产品,初步构建了“书+刊”二次售卖模式。如近两年策划出版了《漫画人类与病毒的战争》《另一个世界》《以青春的名义,我们长大》等系列图书,实现了期刊内容的价值延伸;将《初中生》刊发的“千金作文”汇编成书,并邀请著名作家和中学名师悉心点评,线上线下销售火爆;《高中生》筹划编辑出版了高考备考特刊和高考系列图书、研发推广配送销售高考学生用品等,积极探索构建新高考产业模式;《爱你》紧跟“新高考”改革大势,编辑出版了《中学生生涯规划设计指南》,创造性地将生涯规划教育前移至初中学段。

2.探索产业拓展模式

报刊集团将文创、研学实践和教育培训相结合,相继开辟了“中小学课后三点半”、研学实践基地共建与课程开发、智慧课堂、英语夏(冬)令营、英语教师演讲大赛等十大教育服务业务板块,效益可期。集团旗下的《小学生导刊》《初中生》《高中生》在全国同类期刊中率先开设“研学实践”专栏,引领研学实践内容生产。2019年暑假期间,这些期刊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了多项特色研学实践活动,进一步拓展了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活动的内涵与外延。

3.探索市场营销模式

一方面,报刊集团加强发行渠道建设,与湖南省新华书店密切协同协作,2020年《幼儿画刊》《小学生导刊》《初中生》《高中生》发行总码洋再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报刊集团加快构建省内省外、线上线下双循环期刊发行格局,与多个外省市区签订发行合作协议,构建了微信扫码线上征订模式。2021年,报刊集团与万科物业联合举办征文活动,覆盖全国4000个万科小区、几千万万科业主,借此将集团旗下系列学生期刊推向全国。

4.探索售后服务延展模式

报刊集团出台了《期刊阅读实施方案》,指导各杂志社、编辑部开展媒体推广和阅读服务活动,以点连线,以线带面,不断扩大期刊售后服务的覆盖面。2020年,报刊集团总共开展了150场阅读导读活动,深入湖南省14个市州200余所学校,与100多万名师生亲密互动。“亲子阅读”“发现教室”“千金作文”“让手书流行起来”“悦读越有”“湖南少年说”等阅读服务与品牌推广活动受到热捧,成为集团的特色品牌和闪亮名片。

5.探索战略合作模式

报刊集团与科大讯飞、万科物业等多个市场主体开展合作,推动资源共享、品牌联合、行业互动、连锁经营、活动联动,从而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2020年,报刊集团分别与湖南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科大讯飞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启动小语种培训、英语教师培训、智慧课堂等产业项目,在承接相关大型赛事方面找到了新的产业机会。此外,集团旗下各期刊也尝试开展对外合作。如《幼儿画刊》与湖南广电金鹰卡通频道合作,将“麦咭(Magee)绘本机器人”“蓝狐狸故事系列丛书”和“蓝狐狸有声故事”打包设计,推出面向3—6岁儿童用户的礼品装,利用双方优势渠道共同推广销售,让“蓝狐狸”系列文创产品走向全国。集团旗下期刊还与马栏山视频文创园骨干企业合作,编辑出版了《古代汉服之美》系列漫画图书、开发了“汉服之美”系列文创产品和红色研学产品,市场前景较好。

四、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管理机制创新

人才是国家繁荣富强的智力支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资源,更是企业荣辱兴衰的重要保障。报刊集团一直秉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充分运用文化力量和经济杠杆优化人才治理,进一步提升了员工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确保企业运营保持高效灵活,进而有效应对市场变化,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1.制度体系科学化

报刊集团一是构建了现代企业制度体系,全面对标出版集团管控体系,按照企业党建、综合管理、采编业务、产业拓展、财务投资、干部人事6大板块,修订完善了75项内控管理制度,确保了规范化的制度无缝覆盖到生产经营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岗位;二是将75项规章制度汇编成册,集团员工人手一本,定期举行制度学习会,推动制度透明化,同时狠抓制度落实落地,建立检查反馈、总结评价、修正完善的动态管理机制。

2.管理手段信息化

报刊集团利用OA行政管理系统,加强流程规范管理,强化财务和账务管理,规范各项费用的报销,进一步防范企業财务风险,提高沟通和工作效率。2020年,集团完成ERP系统建设,内容生产、产业运营等基本流程实现了自动化信息化,有效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3.薪酬分配差别化

报刊集团按照“以岗定薪、岗变薪变,责重酬高、奖勤罚懒,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原则,修订完善《员工绩效考核办法》,将优秀员工比例向一线员工倾斜,严格以绩效兑现薪酬,不搞“大锅饭”;制定出台了《员工奖励暂行办法》,根据工作实际情况和员工实际表现科学设置年度效益奖、目标激励奖、集团年度奖等奖励项目,让更多员工凭借自身优异表现,享受集团改革发展红利,借此形成正向激励机制。

4.人才发展职业化

报刊集团积极组织员工参加采编培训,支持员工举办画展、作品展,为员工外出学习、培训、参访提供支持,鼓励文编、美编、创作、营销、保障等各序列员工走职业化发展道路,进一步提升了各人才团队的执行力、战斗力和竞争力。集团现有省级及省级以上的作协、美协、影协会员50多人,如集团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王树槐是中国作协会员,其作品连续20余年被选编入人教版语文教材;党委委员、董事、总编辑吴新宇是著名诗人、中国作协会员,著作等身;编委委员、《幼儿画刊》主编袁江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著名插画家;编辑周静是全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曾获得全国性儿童文学大奖;编辑卢尘逸是著名青春解读人“谭星姐姐”;《初中生》执行主编江冬、《爱你》主编魏斌、编辑彭剑斌均是颇有名气的青年小说家。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教育报刊出版业必须加快集团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步伐,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全面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持续提升创新能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要不断增强供给体系的韧性,持续提高集团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形成更高效率和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推动教育报刊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增强我国教育报刊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段艳文. 改革开放40年 期刊业历史经验与启示[N].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8-12-11.

[2]吴尚之. 中国期刊业40年发展成就与展望[J]. 中国出版,2018(23):9-11.

[3]朱婀丹. 湖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 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3):103-104.

猜你喜欢
报刊湖南期刊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百强报刊
期刊问答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岁月
2009年10月报刊广告刊登额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