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是北京这座古城有灵性的命脉。《文明游北京·京城大运河》一书详细介绍了京城大运河及沿途的历史遗迹。开篇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大运河数百年的文化,并按照地理方位详细介绍了京城大运河各段的历史遗迹,包括它们的历史和现状、地理位置、开放时间等,并辅以相关的民间传说,使得整部书呈现出既厚重又生动的特点,读来兴趣盎然。
有着3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北京城,留存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展示着中国人尤其是北方人独特的人文风俗。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在北京的这方水土上,不同民族的聚合、不同文化的碰撞以及新旧中外文化的交融,使得北京也表现出了不同于其他城市的韵味。
北京城市的发展与运河密切相关,早在元代,在北京运河的沿岸就已经开始形成元大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围绕着水运也出现了颇具南北交融特色的商业街市和文化景象。漕运的兴盛也带动了沿岸许多城镇的发展,位于潞河与永定河交汇处的张家湾,是京东第一大天然良港。每当冰雪消融、春江水暖的时候,城外的运河上就是一片船桅林立、舳舻连绵的景象,明代文人蒋一葵就曾形容这里是“水势环曲,官船客舫,漕运舟航,骈集于此。弦唱相闻,最称繁盛”。明人曹代萧诗:“潞水东湾四十程,烟光无数紫云生。王孙驰马城边过,笑指红楼听玉筝。”在那时,随着张家湾漕运的发展,它也早已不仅仅是一个漕运码头,市井的繁华和文化气象展现无遗。
生活在皇城根下的北京人,也因着这独特的地理及文化优势,不断融合与发展,逐渐形成了属于北京的人文特色。从江南一路北上的大运河,在为首都带来供给的同时,也在北方的粗犷中增添了几分属于江南的细腻,也逐渐衍生出了更多的内容,其中最为典型的就当数国粹京剧了。据资料记载,京剧就是在大运河的作用下,南北文化相互融合发展的最好例子。与漕运有关的花会、庙会、放河灯、舞龙、高跷、运河号子等民风民俗以及民谣等,对北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巨大作用。北京民谚中如“西有三家店,东有张家湾”的说法,就是运河文化对北京历史影响的反映。
而在北京,运河沿岸地区的风俗习惯更是将大运河的影响展现得淋漓尽致。商人由江南北上,来到北京地区,也将他们当地的风俗带到了北京城,在通州就有这样一座寺庙佑胜教寺,它供奉的并不是传统北方人所信仰的道教抑或佛教神佛,而是我国沿海城市所尊奉的妈祖。在运河的沟通下,宗教的信仰也便随着运河来到了这常年与水打交道的北京周围。
北京是伟大祖国的首都,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按照习近平“北京要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要求,向世界展示一个有历史、有文化、有故事的北京,正是“文明游北京”系列丛书出版的宗旨和目的。
书讯:
《文明游北京·京城大运河》
主编: 万安伦 执笔:李文
出版时间:2019年5月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定价:6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