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签署对我国经济影响分析及进一步推动亚太经济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2021-05-24 09:43叶辅靖尹佳音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经贸经济体议题

叶辅靖 尹佳音

在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世界贸易投资合作显著萎缩的大背景下,中国、东盟十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5个经济体顺利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促进后疫情时期全球经济尽快复苏和提升我国对外经贸合作水平意义重大。未来我国应协调好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系,在互利互赢前提下,推动RCEP相关规则细化落实并提升规则水平,利用RCEP签署机遇期加快建设新型东亚生产网络,积极加入CPTPP等高标准经贸协议并推进其与RCEP逐步整合,携手建立合作、互惠、开放为基调的多边合作新体系,并妥善处理好和美国等非RCEP成员大国的关系,为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RCEP签署取得三方面突破性进展

第一,RCEP为不同发展水平经济体共同构建新型经贸规则体系树立典范。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由发达国家及大型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化客观上符合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共同发展需求,因此各方在乌拉圭回合等多边经贸谈判过程中较易达成一致,最终形成了以WTO为代表的多边经贸规则体系。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化所带来的不同国家之间、不同阶层之间利益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日益凸显,导致各方难以在关税减让、服务贸易开放等传统经贸规则领域达成更多共识。同时,随着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发达经济体和大多数新兴经济体之间的“數字鸿沟”不断扩大,各方在这类新议题的相关规则制定方面分歧愈发凸显。RCEP在服务贸易开放、关税减让等传统经贸规则领域,更是在数字贸易等新规则领域均实现了规则高标准和适用性的平衡,也建立了非常灵活的机制以鼓励发展中经济体尽可能采用高标准规则,如允许发展中经济体在服务贸易中逐步由正面清单向负面清单过渡等,为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共同构建高水平经贸规则做出了典范。

第二,RCEP是提升全球经贸规则水平的重要探索。首先,RCEP在提升地区服务贸易政策透明度、维护外商投资权益等方面做出了更严格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日本、韩国、印尼等7个经济体以负面清单的方式给出了服务贸易的开放承诺,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也以正面清单形式不同程度地扩大了本国旅游业、建筑设计业、教育服务和航空运输服务等领域的开放承诺。其次,RCEP就明确要求除维护国家安全等特殊原因外,各方不得阻止业务数据和信息跨境传输,也不得强制性要求把数据存储在自身领土范围之内达成一致,为各方开展数字贸易等新型合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第三,大范围关税减让承诺有助于提升地区生产要素流动性。作为亚太地区涵盖经济总量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RCEP几乎覆盖了东亚生产网络的全部参与方,各经济体通过制定关税减让表将有效降低各成员之间的贸易投资壁垒,例如马来西亚出口的棉质服装、发光二极管、自动贴片机、苯乙烯,印尼出口的苯乙烯、正辛醇、片式铝电解电容器,韩国出口的电路接插件等我国进口规模较大的产品均首次出现在我国关税减让表中,从关税减让幅度来看,我国多数关税减让产品在协议签署生效时将实现“零关税”。

二、RCEP签署对我国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意义重大

一是RCEP签署对我国后疫情时期经济增长起到积极推动作用。RCEP签署有助于我国进一步降低与各相关经济体之间的商品要素流动壁垒,有利于各类微观主体在东亚地区优化配置生产要素,从而激发我国对RCEP各经济体的贸易投资潜力,对后疫情时期我国发挥国际循环对国内大循环的促进作用,拉动经济高质量增长意义重大。通过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模型),对RCEP对我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模拟测算,若将RCEP成功签署之前的情形定义为“基准情形”,在RCEP成功实现15个成员零关税之后,将导致我国GDP、投资、居民消费、出口、进口分别较基准情形上升0.1%、0.41%、0.04%、1.63%、2.40%。

二是RCEP签署有助于提升我国和合作方共同构建高水平供应链。作为国际大循环不可缺失的一环,东亚、东南亚地区基本涵盖了生产网络的绝大部分制造环节,各国比较优势和产业结构与我国形成良好互补关系,RCEP顺利签署为我国提升亚太地区产业协同发展水平,巩固我国与日本、韩国和东盟服务贸易合作网络,稳定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以及加快建立我国国际经济竞争合作新优势提供了必要保障和有力支撑。

三是RCEP签署将有力促进我国产业优化升级。一方面,我国可合理利用RCEP中原产地规则、卫生及植物卫生检疫等有利于降低各国货物贸易流通门槛的相关规则,倒逼部分产业特别是传统产业提高产品质量,进而加快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另一方面,RCEP各经济体就服务业扩大开放达成重要共识,我国可充分利用知识产权保护、电子商务章节等条款,发挥国内应用创新、集成创新优势,推动国内服务提升发展质量,为我国服务业高层次、全领域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机会。

四是RCEP签署助力我国制度型开放。当前我国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提升,商品、资本等要素已基本实现自由流动,RCEP顺利签署将加快推进我国从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转变。通过与日本、韩国等发达经济体共同构建高标准的经贸规则体系,我国将加速深化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贸易救济、电子商务、政府采购、中小企业和经济技术合作等“边境后”规制改革,为我国和诸多经济体,特别是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经贸规则的相容性奠定基础,也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相对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RCEP尚有进一步升级的必要性

一是RCEP在关税减让方面仍整体落后于CPTPP等现有多边FTA。RCEP的关税减让在“质”“量”方面仍与CPTPP存在较大差距。从“质”的方面看,部分产品关税减让期相较CPTPP等已经签署的FTA关税减让期长的多,如CPTPP中电缆、醚酚等产品关税减让期均低于5年,但在RCEP中则长达10—15年。从“量”的方面看,此次RCEP关税减让仅涉及各国进口的80%左右的货物,覆盖面远低于CPTPP的99%和日澳FTA的95%,日本对进口冷冻牛肉、谷氨酸钠,马来西亚对进口利谷隆除草剂、烤箱及烤架、10人座以上成车等等,均未实现或仅实现部分关税减让,而在CPTPP中这些商品关税基本全部削减至零。

二是RCEP成员中缺少美洲经济体,对亚太经贸合作层次和稳定性的提升作用有待加强。一方面,从产业链价值链全流程看,虽然RCEP各成员基本涵盖了价值链的绝大部分制造环节,但附加值最高的原始创新、品牌营造等高附加值服务环节仍然被美国所控制。当前,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技术出口国,其每年技术出口则占到全球三分之一的比重,甲骨文、美光科技、苹果、思科等46家科技企业更是占据全球科技企业100强半壁江山,是东亚生产网络原始创新的主要来源之一。美国和RCEP部分重要成员之间缺乏高水平经贸协议,客观上制约了RCEP提升亚太经贸合作层次的能力。另一方面,加拿大、智利、秘鲁、巴西等美洲经济体是东亚生产网络大宗商品的主要来源,处于全球价值链制造环节的最上游,未能被纳入RCEP范畴也会影响亚太经贸合作层次的稳定性。

三是“边境后”议题涉及偏少,且规则可操作性需要加强。当前,全球经贸规则的覆盖面日益广泛,特別是国有企业、劳工、数字贸易、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边境后”议题已经成为经贸规则的热点领域。但从议题广度看,RCEP仅包含19个议题,相较CPTPP的29个议题明显偏少,国有企业、劳工、环境保护、区域竞争及商务便利性、地区发展、监管一致性、反腐败、区域合作机构建立等方面尚存空白,在上述领域的经贸规则制定中难以发挥引领作用。从议题深度看,RCEP与CPTPP也存在较大差距。如CPTPP版权保护期的期限明显长于RCEP,在公共网络可接入性、电信服务商市场竞争等方面做出了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详细规定,而RCEP相对只阐明了一些基本原则,在实践中相对难以落实。

四、政策建议

(一)积极推动RCEP相关规则落地生效并进一步升级

对国内现有法律法规和RCEP相关议题要求进行详细对标对表,确保现有法律法规在贸易投资自由化方面的承诺不低于RCEP相关文本要求。向各成员公布我国推进经贸规则升级所取得的具体成果,提升我国在RCEP各成员国中的影响力。联合日本、韩国等发达经济体共同制定一批能力建设项目,推动RCEP发展中国家成员对标对表RCEP相关要求,特别是将一些原则和理念付诸具体政策实践。针对进一步降低关税、扩大服务业开放、推动数字贸易自由化便利化等焦点问题,推动各成员共同打造RCEP升级版协议的具体操作方案。

(二)积极加入CPTPP等高标准经贸协议,并推动其和RCEP逐步整合

深入研讨CPTPP国有企业、劳工、数字贸易等焦点议题相关规则和我国现有规则的共同点和分歧,在维护好国家安全的情况下灵活提出能够被大多数成员逐步接受的谈判方案,稳步推进CPTPP的相关谈判工作。加快推动中日韩FTA谈判,力求在焦点议题和日本、韩国两大经济体尽可能达成共识,为加入CPTPP奠定良好基础。立足RCEP和CPTPP大部分成员重合的特点,积极推进RCEP和CPTPP共同整合,为构建亚太自贸区奠定基础。

(三)处理好和美国等非RCEP成员大国的关系,为亚太经济一体化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把握有利时机逐步降低中美经贸摩擦的覆盖范围和烈度,推动中美经贸合作健康发展。适当借鉴USMCA等美国主导的FTA中一些高标准条款,探索联合日韩在知识产权保护、服务贸易乃至数字经济等议题和美国率先签订议题覆盖面较窄、难度较小的新型经贸合作协议,推动亚太经贸合作网络健康发展。密切跟踪拜登政府对日、对韩经贸政策动向,警惕美国和日本、韩国等经济体签署针对我国的“毒丸条款”,争取率先和日韩就不得对第三方实施“毒丸条款”达成一致,减少对我国参加RCEP的干扰。

(四)把握RCEP签署机遇加快建设新型东亚生产网络

充分把握RCEP有效降低了中日、中印尼、中马、中韩等经济体之间关税壁垒的机遇,引导国内龙头企业基于市场机制将不同的产业分工环节在各个经济体之间布局,有效提升相关企业国际化水平。有效把握RCEP提升各经济体服务业开放水平的机遇,积极发挥我国制造环节优势和日、韩等发达经济体服务环节优势的整合,提升我国在东亚生产网络中的地位。充分发挥我国在数字贸易领域的优势,重点面向东盟经济体开展数字经济合作,提升我国在东亚数字贸易网络中的地位。

猜你喜欢
经贸经济体议题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让政治议题“活”起来
Поезд Харбин-Россия стимулирует рост китайско-российской торговли в провинции Хэйлунцзян哈俄班列拉动黑龙江中俄贸易增量
An Analysis of A Clash of Cultures at Alabama Factory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数学(经贸类)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工作图什么?
新兴经济体分裂为三大阵营
[编读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