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金容
摘要:目的:主要以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对比得出钝针穿刺内瘘法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期观察选择了血液透析科室需要进行自动动静脉内瘘的48例患者,依据患者意愿随机分成对照治疗组与观察治疗组各24例,汇总各个观察个体的穿刺时各项指标、术后治疗效果、对治疗满意程度,借助统计学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基于现有数据,观察治疗组穿刺时各项指标、术后治疗效果及患者自体满意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治疗组。结论:作为现阶段治疗肾衰竭后期患者的最常见有效医疗技术的血脉透析法,选择降低术时痛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的穿刺方法至关重要。研究表示,较传统穿刺方式而言,钝针扣眼穿刺能够有效减轻术中痛苦、降低术后并发症,是现阶段一种血液透析患者们满足理想的临床治疗。
关键词:钝针穿刺;内瘘技术;血液透析
【中图分类号】R4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4-205-01
当前血液透析主要是一种适应于肾移植、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药物中毒等病症的现代医疗技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患者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帮助清除过滤体内的代谢废物及多余的水分等,以此平衡人体内环境的稳定,缓解患者肾衰竭现象。作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常见的一种方式,即动静脉内瘘术,主要有自动动静脉内瘘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两种。自动动静脉内瘘指通过手术将自身体内相邻的静脉与动脉用于血液透析,安全性较高,事后感染率低,内瘘可使用的寿命最长,能够有效延长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缓解病情发展。
建立自动动静脉内瘘时,针对性选择科学合理的穿刺方式关乎患者术后内瘘的使用寿命、护理方式,对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现有的文献调研,区域法穿刺、钝针穿刺、绳梯法穿刺等主要穿刺手段中,钝针扣眼穿刺对患者自体要求较绳梯喘息法少,可能引发的术后并发症较区域法低,是以被广泛推广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本次研究综合了我地区临床血液透析科室的动静脉内瘘患者,就观察对象进行不同穿刺方式的术后治疗效果、护理期患者舒适程度相关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分析针对血液透析患者选择钝针穿刺法实现内瘘的意义和价值。
1.一般资料
1.1基本信息
本次研究综合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1月临床血液透析科室的需要进行自动动静脉内瘘的48例患者。告知自动动静脉内瘘不同穿刺方式的前提下,尊重患者本身及其家属意愿,随机分为相同观察对象的两组。
其中对照治疗组共24例,其中男性患者11例,年龄分布为36周岁至64周岁;女性患者13例,年龄分布为27周岁至70周岁。观察治疗组共24例,其中男性患者19例,年龄分布为33周岁至65周岁;女性患者为5例,年龄分布为26周岁至69周岁。纳入调查范围内的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无明显差异,无其他潜在的变量因素影响观察结果,具有统计分析意义,可比性良好。
1.2研究方法
对照治疗组的观察患者们依据患者意愿给予非钝针扣眼穿刺法进行手术。观察人员实时记录患者术中的穿刺失败次数、患者疼痛评分、拔针按压时长,手术完成后记录患者相关并发症情况、患者治疗舒适程度。
观察治疗组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钝针扣眼穿刺法进行手术。同对照组相同,观察人员实时记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舒适程度。
以上两组均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疗人员进行,穿刺时患者平卧,采用相同发热穿侧针,避免其他因素影响观察结果准确性。
1.3评判指标
针对每个观察个体的术中、术后实时指标进行记录。手术中,记录不同方法穿刺时术中穿刺失败率,拔针后按压时长,以及患者疼痛评分。手术后,观察记录患者可能穿刺引发的相关并发症情况,患者对治疗满意舒适程度。其中,患者疼痛评分、术后舒适程度均以十分为指标做评估记录。
1.4统计学分析
对经选择在观察范围里的48例独立样本的相关治疗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借助统计分析手段对不同观察组的各项评判指标进行对比,评估其差异是否显著。
2.结果
指标数据可见,对照治疗组与观察治疗组患者的穿刺出现失败概率差异不显,采用钝针穿刺的观察治疗组患者拔针按压所需时长与患者疼痛评分指标显著优于选择传统穿刺方式的对照治疗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指标数据可见,对照治疗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6例,观察治疗组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4例,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于手术过程及术后护理舒适程度评分,钝针穿刺法的观察治疗组普遍显著高于对照治疗组。
以上研究数据,钝针穿刺治疗方式的观察治疗组不仅缓解血液透析患者手术时穿刺疼痛程度,提高患者对治疗满意程度,而且有效的降低了手术中穿刺失败发生率,减缓术中拔针按压时长,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有可见优势。
3.讨论
近年来出现各类型慢性肾疾病的人群不断壮大,且类型疾病死亡率较高,病情发展快,治疗代价大。后期肾衰竭的患者器官已经呈现不可逆的伤害损伤。而血液透析是现代社会维持肾衰竭患者病情和生命的常见有效且普遍接受的技术,血管通路被建立并被科学保护是确保血透顺利的关键。我们需要从开端的穿刺建立开始,不断优化选择最有效舒适的方式方法。结合已有研究显示,钝针扣眼穿刺方法建立的血管通路可使用寿命长,且因无锐利切割面,对患者血管伤害低,拔针按压时间短。
本次研究显示,选择钝针扣眼穿刺的方式开始,能够有效从根本上提高手术中成功率、减轻手术中患者疼痛,控制不必要的术后并发症、降低术后术后护理难度、增加患者术后舒适程度。因此应用钝针穿刺内瘘技术可以最大程度保护自身血管,有效提高血液透析安全性,显著缓解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疼痛情况并提高患者临床满意程度,有显著的临床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董慧娜,隋金华.血液透析患者钝针穿刺的护理体会[J].心理医生,2019,25(6).
[2]缪鹏亮,朱唯一,陈斌,等.钝针穿刺法在中老年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09):153-155.
[3]钝针扣眼穿刺技术在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9卷3期,140-142页,2020.
[4]李冰,欧淑贞,晏倩,等.钝针穿刺内瘘技术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科学,2019,009(021):140-142,161.
阳江市阳东养可肾析血液透析中心 广东阳江 529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