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治洋 刘博
摘 要
边界为组织与个人行动提供了可预期性,家校之间存在着物理、社会和心理等三重边界。家校边界有着互补性、牵连性和变动性等多种特征,这些特征让家校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守界和跨界行为可能随时发生。构建家校关系新生态要求不同责任主体要充分认识和遵循家校边界的存在特征,增强边界意识,实现良性家校合作。
关 键 词
家校关系;家校边界;物理边界;社会边界;心理边界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1)05-00-03
在下一代教育问题上,家校之间的无缝隙合作是最佳的组织形式。然而,在中国社会已经进入的大发展大变革的新时期,家校因各自立场、利益、氛围和行为方面的变化调整而出现新的差异甚至对立。一方面,家长抱怨老师花样百出,各种类型的作业占据了家庭时间和空间,教师与家长是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另一方面,教师抱怨家长对学生不管不顾,不能积极配合学校产生教育合力。
面对家校之间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得重新反思家庭与学校在学生发展生态中的重大差异。家庭作为孩子首临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所施加的是一种“先主性影响”“生活化了的影响”“聚合性影响”和有物质后盾的影响。[1]而学校和班级是学生走出家庭走向社会所遭遇的第一个同辈间平等互动的公共生活领域,也是儿童生命成长历程中认识和浸染最为全面和深入的制度性组织,还是有教师专职陪伴和师生联动的学习性活动空间。[2]家庭和学校在学生发展影响上的本质差异,决定了二者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边界。
边界为组织与个人行动提供了可预期性,提供了一个有序的生活世界。这种规范性的秩序要求明确的责任划分,要求每一职位、每一部门承担其明确的责任义务。[3]而家校矛盾突出的起因,也正在于家校边界不清晰,一方或双方行为缺位、越位和错位,导致心里不适,甚至出现言行冲突。
一、家校之间的三重边界
英国学者尼尔·保尔森和托·赫尼斯认为,边界是现代组织所固有的特性,包括物理维度的,心理维度的,还有社会维度的,它们不断地被重新绘制、重新商定。[4]组织管理学有关边界的理论同样适用于家庭和学校两种特殊的组织关系中,学校与家庭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也存在三种边界。
1.家校的物理边界
物理邊界指有形的边界,稳定性、清晰度高与可预见性是其基本特征。传统意义上的家校物理边界指有形的实体边界,能稳定和清晰地界定彼此的时间和空间,比如校门家门、上学放学时间等。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物理边界开始附着于现代媒体之上。现代媒体,如校园网、办公群、班级群、校讯通、电话手表等,不仅可以限制获得信息的具体人与群体,而且还可以指定传播信息的媒介。通过控制传播的途径创造出各种边界,清晰地赋予和界定家校彼此的权限。物理边界还指可以制约家校内部成员之间、家校内部成员与外部环境之间沟通交流的规则与制度,如与未成年人保护、教育、教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等,这些规则与制度清晰地说明了个人与其所属家校之间发生交互行为的责任、模式及期望。
2.家校的社会边界
社会边界指向组织的身份意识,即“集团及组织建立社会边界来使它们自身区分于其他的组织和集团。这种独特意识促使了‘相异性的产生,从而使这个集团和其他的集团区别开来”[5]。根据这个定义,家校的社会边界即指家庭或学校的集体认同与身份意识。社会边界的划分,为家庭成员或学校教师提供行为特征和标准。社会边界对家长和教师行为准则的确立至关重要,因为家长和教师都习惯按社会所期望的方式行事。反之,则很容易招致“你像个做老师(家长)的吗”的批评。清晰的社会边界致力于维持家校现状并阻碍相互行为的调整。与此同时,社会边界的宽窄决定着家校双方及其成员内部可信任度的高低。
3.家校的心理边界
心理边界就是教师与家长心理活动的限制线,这条限制线是人能够实现心理控制功能的最终界限,它将教师或家长、学校或家庭,与其他个人或组织区分开来。维克认为,心理边界的意义在于,“在符合条件的范围之内可以进行推理解释,而在界限之外推理则站不住脚”[6]。换言之,家校的心理边界对家校内部维系了秩序性,对外起到了保护教师或家长个体、学校或家长群体与组织的作用。家校的心理边界又可具体划分为群体的心理边界与个体的心理边界。教师或家长的个体心理边界,影响着家校交往的适宜方式,决定着家长与教师间的心理距离,表现为家校沟通互动交往的信任边界。学校和家庭的群体心理边界是学校全体师生或家庭全体成员所拥有和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风俗的固有模式。
二、家校边界的存在特征
家校关系的三重边界不可能单独出现,也并非简单并列出现。三重边界存在着互补性、牵连性和变动性等多种特征。这些特征让家校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也进一步提出了增强边界意识的迫切性。
1.家校边界的互补性特征
清晰地划定了家校之间的权力与义务边界,也就意味着使其行为沿着可预期的轨道前行。然而,如果说家校之间的物理边界是物质的、有形的、可见的话,那么家校之间的社会边界与心理边界则是精神的、无形的、不可见的。有形的边界很容易建立和消除,无形的边界却难以定位和逾越。也正因如此,三种边界之间构成了有效的互补关系。在某一起具体案例的处理中,有形的物理边界能清晰地界定家校之间的权责关系,成为家校有效沟通与合作的物质基础;而无形的边界则能成为独立的第三方,为有形边界的正确坚守提供舆论和心理支持,也能对肆意跨界行为提供舆论监督和批评。总之,家校之间三种边界并非独立围栏,而会形成一种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补性局面。
2.家校边界的牵连性特征
所谓牵连性特征,指的是一方的改变既可能带来多方效应,也可能因为其他方的固守而失去意义。“通过外部边界,家庭和学校之间泾渭分明;通过垂直边界与水平边界,家庭和学校实现了自己内部的职能分工与权限划分,从而使得各自自身能高效地运转起来。”[7]但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家庭和学校任何一方都有扩张的冲动,也有收缩的可能。扩张主要是通过扩大规模与渗透两种策略实现的,收缩主要是通过事务转交和责任外推这两种策略实现。但这两种变化都不可能顺利实现,任何物理边界的移动,既要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和进行心理动员,也要接受社会边界和心理边界的审视,从而构成了三种边界之间的牵连性关系。
3.家校边界的变动性特征
在传统的学校管理实践中,家庭与学校有着清晰的行为边界,家长只能谨慎地在校外观望,小心翼翼地听取教师对孩子发展的评价和对家庭教育的建议。但现今社会环境和教育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社会参与意愿和民主化诉求越来越高,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促进了人身独立意识和社会契约精神的发展,网络社会形成的权力结构的扁平化和参与方式的直接性等,都给传统家校关系和家校边界带来了冲击,对后者提出了相机而变的要求。家校之间存在历史性的你进我退的边界移位,三重边界也会因为一种边界的变动而影响其他边界的稳定性。
三、三界联动构建家校关系新生态
构建家校关系新生态需要意识到守界和跨界行为随时可能发生。家庭和学校都对其成员有着不同的行为规范或角色期望。当家长与教师的意见不一致,甚至发生冲突时,一方就必须权衡利弊并做出选择,由此引发边界行为。一方面,学校和教师需要增强边界意识,另一方面也要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指导家长认识到家校之间的多维界限,并能在家校合作中灵活运用。
构建家校关系新生态要意识到不同责任主體在其中应有的不同角色与担当。三种边界由不同的责任主体建构而成,物理边界应该是与教育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建构起来的。在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成为趋势的今天,这部分边界很容易被现代技术平台所创造和限制,从而给正常家校关系带来干扰。这要求教育行政机构履行主体职责,做好技术服务规划和审查工作。社会边界是学校和家庭自身构建起来的,心理边界是教师和家长个体建构起来的,两者凸显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与“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能够为树立家校关系的社会边界和心理边界营造氛围,创造条件。
构建家校关系新生态要充分认识和遵循三重边界之间的互补性、牵连性和变动性等多种关系。有形边界的建立和改革需要充分考虑到既有社会边界和心理边界的稳定性,而无形边界的移风易俗则必须以有形的物理边界的实体支撑为保障。物理边界因其可见性识别特征,充当了社会边界的外层防护网角色。因此,物理边界的创建理应为正确的教育方针和儿童发展理念的贯彻执行保驾护航。同时,物理边界的创建也要注意到既有社会和心理边界潜移默化和根深蒂固的影响,制定各种教育政策时充分考虑到现实社会心理的可接受性。
构建家校关系新生态的前提是建立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严格的社会边界和心理边界。社会边界奠定家长和教师关系的稳定性基础,心理边界则为家校关系的创新与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这两种边界应该是家长和教师现实合作的背景式边界。有了严格的心理边界和社会边界,家校合作之时再辅之以宽松的物理边界,这就使得家校之间有着共同的目的感和高度的互相信任。于是,家长和教师在不同的情境下都可以实现良好的合作,从而建构起家校关系新生态。
参考文献:
[1]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223-224.
[2]辛治洋.班级参与: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有效途径[J].教育科学研究,2020(04):68-73+92.
[3][7]刘博.小学家校合作中家长—教师责任边界的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20.
[4][5]尼尔·保尔森,托·赫尼斯.组织边界管理:多元化观点[M].佟博,等,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29,31.
[6]周菲,白晓君.国外心理边界理论研究述评[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2(2):12-15.
责任编辑 徐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