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以《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着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能指导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会适应生活,掌握生活技能,学以致用。
设计意图:通过教育活动,让学生从关注身边的食品开始,了解有关食品包装上的知识,学习辨别和判断食品保质期的方法,从小建立起食品安全的意识。
活动目标:
1、理解“保质期”的概念,并知道食用过期食品会对身体产生危害;
2.能通过看外表、闻味道和查日期等方法鉴别出安全食品;
3.激发学生购买安全食品的欲望,并学会主动求助他人。
重点难点:
重点是了解和判断食品的安全性,从小养成安全饮食的习惯。
难点是根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判断食品是否过期。
活动准备:
1.“食品的保质期”教学动画;
2.“鉴别安全食品的方法”图卡;
3.其他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几种袋装食品、瓶装食品和盒装食品。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
引导学生感知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同学们,今天是几号?请在日历中用笔圈出来。用一串数字表示日期。这串数字印在食品包装上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写生产日期呢?因为有了食品的生产日期,我们就能算出这种食品是不是在保质期内,是不是能安全食用。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学保质期中的学问吧。什么是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呢?我们看一下动画来了解一下吧!
二、结合动画和游戏,引导学生了解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不同包装食品生产日期的标注位置
1、引导学生了解食品生产日期的含义。
生日就是我们出生那一天的日子。同学们,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呢?
食品也有生日,我们去认识一下食品的生日吧!
在食品工厂里,食品经过所有的生产工序,被检验包装后,工厂里面的叔叔、阿姨就会在食品的包装上印上当天的日期标签,这就是食品的生产日期。
2.组织学生开展游戏:生产日期在哪里?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包装食品生产日期的标注位置。
这里有各种包装的食品。同学们,我们来做个小侦探,找出它们的生产日期吧!(教师拿出自己准备的各种包装的食品,让学生去找生产日期的位置)
同学们,不同包装的食品,它们的生产日期标注的位置一样吗?它们的生产日期分表标注在哪里呢?
不同包裝的食品,它们的生产日期的位置可能会不一样。袋装食品的生产日期一般在袋口处,瓶装食品的生产日期一般在瓶底处,盒装食品的生产日期一般在侧面。
小结:同学们,我们在购买食品时,要认真地看生产日期,尽量挑选生产日期和我们购买日期相近的食品,这样选到的食品就越新鲜哟!
三、结合动画,引导学生了解食品的保质期
食品都有自己的保质期。保质期指的是食品在规定的保存条件下,可以保证质量的期限。
一般情况下,食品在保质期内是可以食用的。过了保质期,食品可能会发霉变质。每种食品的保质期都不一样,有的只有几天,比如面包,有的是几个月,有的长达几年。
同学们,请你看看这些食品的保质期分别是几天吧!(教师拿出自己准备的各种包装的食品,让学生找一找食品的保质期)
同学们,生产日期加上保质期得到的日期就是这个食品可食用的截止日期,你们能推算这些食品食用的截止日期吗?一起试一试吧。(教师拿出自己准备的各种包装的食品,让学生去推算这些食品食用的截止日期)
小结:同学们,过了保质期的食品最好不要吃,因为过期的食品可能会产生有害的细菌,对我们的身体产生危害。
四、结合教学道具,引导学生学习鉴别安全食品的方法
集体讨论鉴别安全食品的方法。(教师出示“鉴别安全食品的方法”图卡)
小结:同学们,你知道怎样才能鉴别出安全食品吗?请你说一说吧、(看外观、闻气味)
同学们,鉴别食品安全的方法多种多样:
(1)看一看:我们要观察食品的外观,看看它是否发霉变质;
(2)闻一闻:我们可以通过闻一闻食品的气味,如果食品发出难闻的气味,说明它可能变质了;
(3)查一查:我们要仔细查查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算一算食品是否过期了。
五、结束活动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辨别食品安全的方法。回家后,请你和爸爸妈妈一起检查一下家里的食品,把过期和变质的食品挑出来清理掉吧!
教学反思:
人们常说教育离不开生活,对于培智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水平不高,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强,更需要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学习新知、掌握方法、习得技能。因此生活即课堂,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从学生熟悉又陌生的已知经验着手,这样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美好的体验。活动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递进式的内容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进入课题,并主动参与其中,较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收到良好效果。
河北省沧州市沧县特殊教育中心 赵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