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拳种的特征分析与价值开发
——以八极拳为例

2021-05-24 02:24吴润帆曾锦树
湖北体育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劲力技击传统武术

吴润帆,徐 菁,林 欣,曾锦树,徐 飞

(杭州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武术,以功法、套路和搏击为主要运动形式,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一直受到大众的青睐。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武术文化的发展,国际社会对武术文化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武术的发展也面临更大的机遇与挑战[1]。《中国武术发展五年规划(2016-2020)》中指出,作为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深厚的体育项目,武术具有其他项目不可比拟的优势,是改善民生不可或缺的重点体育项目,肩负着推广全民健身的重要任务[2]。此外,应明确武术工作重点,武术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更是文化、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应加强与教育部门合作,共同努力推进学校武术教育,通过“一校一拳”改革,让武术走进校园,走向全国大中小学[3]。

传统武术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拳种的分化。但如果拳种特征把握不准,易致习练者对拳性的理解不够,对拳种文化价值的认识出现偏差,导致拳法练习的偏态现象发生,阻碍健身价值的开发,最终易导致传统武术拳种传承失活或失真。八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曾在黄埔军校中传播,也被列为南京中央国术馆必修拳术,以其独特的风格特点贯通古今,素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说法。汉·刘安《淮南子·坠形训》记载“九州之外有八寅,八寅之外有八弘,八弘之外有八极”,“八极”取八方极远,彰显八极拳劲道向四面八方爆发至极至远之意,也要求习练者对头、肩、肘、手、腰、胯、膝、足八个部位的运用发挥到极致[4]。但目前缺乏对八极拳特征与价值的深入研究,如:1)八极拳的文献较少、研究延滞(检索CNKI数据库,近5 年仅3 篇文献);2)涉及八极拳的相关文献重在历史理论研究,对八极拳自身特性与价值研究较少;3)八极拳传人在传承方面限于血缘范围,广大八极拳爱好者更多的是通过观看视频学习,练习不易规范和统一。本文从招法、拳势、劲力等方面分析了八极拳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价值开发的路径与原理,以期为传统武术其他拳种的特征分析与价值开发提供参考。

1 八极拳的特征分析

1.1 实用技击性

八极拳的动作简洁,长短相兼,下盘稳固,以腰带动上肢达远端发力,有明显的实用技击性。黄埔军校曾将八极拳的手法与腿法进行组合与嵌套,构成组合拳法于军中传播,当时称之为“莒拳”[5]。八极拳的手法主要以冲、劈、推、顶、按为主,步法以震脚、闯步、拥搓步为主,其中闯步最是经典,一个“闯”字涵盖八极拳技击与突进之意。八极拳擅用肘击,招式通常与其他技法连贯运用,例如:踩脚-右手压肩沉肘-左侧挑架顶胸。该动作上步踩击对方小腿,完成下盘进攻,待对方上身前倾时,再以右手沉肘进攻对方肩部,最终完成左侧挑架肘顶胸的动作,这对实战中的进攻方法有着重要意义。此外,攻防时注重三盘连击。首先,应注意“上打云掠点提”,在八极拳技击中指对付比自己高的对手,击打对方头顶,要用到点提发放的内劲,这样才能做到劲力既打得远、又打得脆;其次,应注意“中打挨戳挤靠”,指面对与自己身高相近的对手时,进攻一般手法为挤靠,攻防一体,让对手难以判断,不敢贸然出击;最后,应注意“下打吃根埋根”,指对付比自己矮的对手,向下发力,断对方根节(腿部),一般以踩、搓为主。用3 种不同手法应对不同身高的对手,正体现八极拳技击性的高明之处[6]。所以,八极拳无论步法还是手法都蕴含明显的技击性,在实战中根据对手变化灵活应对,运用最简洁的动作完成进攻。

但近年来,多起“传武事件”的发酵,除规则限制和某些特殊原因外,一些传统武术项目传承人对技击能力的夸大,引发了大众对传统武术技击性的质疑甚至否定。实际上,武术打练更注重的是一种技击手段,即发力方式。张伟丽在获UFC 冠军回国后,与通背拳传人(陈阔)交流发力的方式,也是旨在借鉴传统武术(通背拳)的技击技巧,改进格斗中的发力缺陷。综上,虽然传统武术技击性弱化的原因很多,但八极拳的短劲与技击内涵,对格斗类项目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1.2 刚柔相济性

“刚中存柔”是八极拳的风格,习练者在练习时,多注重八极拳迅猛刚烈之劲,而容易忽略拳法中“柔”的作用。但心法“阴阳虚实极变化”中提及的“阴阳”即指刚柔、虚实等因素的变化,如八极拳拳理歌诀强调的“敛神调息无极式”(起势)和“气沉丹田下按掌,极架行毕归无极”(收势),正是强调对柔的运用。起势时凝练精神,调整状态,至发出迅猛之劲,收势时调敛气息、劲力回收,归于无极。

笔者通过分析全国武术男子八极拳比赛的视频发现,八极拳运动员演练套路从缓至疾,以刚柔特性为外在表现,掌控技术要领为核心,通过完成劲力的蓄与发,形成连绵不断的“势”(见表1)。此外,八极拳也有“慢拉架子、快打拳、疾打招”的说法,要求习练者在“慢拉架子”时调整身体姿态和架法招式,做好准备进攻的姿态。要求慢拉意味着蓄力,是柔劲,为了更准确地发力,在慢拉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感受快速发放劲力,即“出拳快速”。而“疾打招”,则属于八极拳的高境界,要求出招迅猛兼备,达“招法已出,旁人无感”之境。

所以,练习八极拳应注意柔劲的作用,讲求由柔至刚,从蓄到发,将刚柔贯穿于整套动作中,做到“二而为功”、刚柔并存产生有用的功效[6]。当练习者能在拳法中灵活运用刚柔劲力时,便能达到高水准的“缠丝劲”,缠丝劲的特点在于连绵不断、应感而发、至刚至柔,达攻防进退之效。综上,八极拳拳法的刚柔转变、交融是通过改变动作的速度节奏体现的,整套中求慢快之变展现蓄放之势达刚柔之力,是练习八极拳所需要注意的,同时也是传统武术训练的要点,掌握刚柔变化的节奏有助于运动员劲力的传达,提高传统拳术的演练水平。

1.3 劲力科学性

传统武术劲力的发放形式变化多样,但科学性解析和阐释不够,缺乏科学机理方面的系统研究。正因为我国传统武术项目科学研究的基础薄弱,已成为制约我国传统武术项目科学训练与健身、走向国际的一个痛点。在八极拳拳理的科学性阐述中,主张以六大开、八大招为技术核心,强调劲力“始于下,强于中,发于上”[7]。练习时,按照人体骨结构划分为上肢、躯干、下肢三部分,对应八极拳发力的“梢、中、根”三部位[8]。八极拳的劲力来源于地面反作用力(起于足),下肢作用力越大,地面反作用力越大,故下肢力量远大于躯干和上肢。故古人所言之“力生于脚,主宰于腰,形于四肢”,正与八极拳的拳理相合:下肢(根)是八极拳劲力的源泉,是劲力的生产车间;人体的躯干是连接上下肢的核心,起着稳固重心、 保持平衡的作用。八极拳发劲时,劲力需要经过躯干的加工,如:扣腰带胯,收腰转胯等技术要领,发力时应保持腰部松沉,过于紧张会导致肌肉力量的额外损耗,出现动作脱节的现象,也不利于劲力的节节传递。因此,八极拳训练时要蹬地、转胯,逐节传力以求达到更强的劲力,故躯干(中)可以说是八极拳发劲的核心,上肢(梢)是八极拳劲力的最终体现部位,通常表现在掌、拳、肘3个部位。

有人采用红外高速测点三维动作分析技术,研究了八极拳运动员右手撑锤动作的蓄劲准备、上步传劲、撑锤发劲和定势收劲的劲力特征,对运动员劲力练习时的重心变化、动作时间、发力拳速变化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和对比研究[9]。发现八极拳撑锤时身形保持稳定,通过控制重心转变与肢体节节传力的方式获取最大劲力,在最大动量出现前完成最大劲力的传达,以爆发出穿透性的击打效果,这吻合传统武术“拳打三身后”的说法。为发出最大劲力,需要做到重心稳定、动量传递顺畅,以局部带动整体,撑锤中“以肘发劲”优于“以臂发劲”(动作分析与技术要领见表1)。此外,关节角度对出拳速度也有一定影响,当肘关节角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若再加速发力,就会激活肘关节周围的拮抗肌反向做功,减小拳速[9]。综合来看,传统观念认知的“起于脚、传于腰、达于稍”的劲力传递规律,符合科学认知八极拳的发劲顺序,是通过腰胯为中心,凭肢体躯干扭转提高速度以加强击打效果。但科学研究结果也与拳论中“要加大前手打击力量,须同时加大后手向后拉的劲力”的要点相冲突,因为重复验证证实,运动员撑锤动作时,右拳与左肘的力量与速度并未同时达到最大。所以,八极拳劲力的传达总体上遵循拳论的原则,同时,劲力的科学性研究有助于弥补传统武术教学中的经验(感觉)训练的不足,直观的数据化形式,有助于展现和改善发劲的状态和效率。此外,保持怀疑并不断重复验证,也有利于科学研究的推进,并逐步应用于实践检验,再反馈改进认知、认识和把握规律。

表1 八极拳常见起势组合技术动作的刚柔特征分析

综上,科学研究结果与前人练拳本体感受而总结的经验,可以互证互补,这不仅有助于证实和发展前人总结的拳理拳法的规律,也有助于提高训练和健身的科学性,从而更利于从科学证据和可视化的角度去研究、传播和推广八极拳。所以,八极拳劲力的科学性研究不仅能规范拳理与技法的练习要领,更有助于推动我国传统武术的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

2 八极拳的价值开发

2.1 文化价值开发

八极拳主要流行于我国北方诸省,也见于南方及海外[6]。目前,八极拳在国内已经有较好的区域化发展,并在接轨国际方面也取得一些突破。孟村回族自治县建立了知名的八极拳国际培训中心,是国内外首家集八极拳教学、科研、外联于一体的正规培训机构,由八极拳七代传人吴连枝和第八代传吴大伟指导教学[10]。平均每年有上百名国际友人前往孟村学习八极拳,这对八极拳文化传播有重要作用,经过多年的培育和积累,八极拳已通过孟村八极拳培训中心和民间交流途径传播到美国等国家[11]。但目前传统武术跨文化传播的本土性人才不足,仍然是制约八极拳文化发展和国际传播的重要因素。因此,不仅应该努力培养国内八极拳的传播人才,继续坚持“走出去”战略,同时也应加大国外本土化八极拳传播人才的培育力度,要鼓励优秀学员“带回去”[12]。

国务院2008 年6 月批准八极拳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VI-28)[13],对八极拳的传承和保护有重要作用。传承人是八极拳文化的重要连接纽带,通过技法、拳理的传授,延续八极拳人文精神,继承和开创文化价值。自河南月山寺的崇苍传吴钟起[14],八极拳代代相授,迄今已传承至第九代(见图1)。与太极拳流派传承相似的是,后期逐渐分为“吴、霍、鲍、马”四派,吴秀峰晚年创编“吴式八极拳”、霍殿阁改创“霍式八极拳”、鲍有声融创“鲍式八极拳”、马凤图所创“马式八极拳”[15]。

总的来看,值得肯定的是,八极拳在国内有一体化、国际化的培训中心与较为完备的文化传承体系,对其他一些濒危拳种有较好的借鉴价值。但仍然存在文化价值挖掘不够,专业人才相对匮乏,文化符号辨识度不高,国际影响力不够等传统武术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建议中华传统武术项目的开发,在树立世界文化差异意识的前提下,充分挖掘中华武术的精髓,注重活态传承,让传承人带动传统武术文化发展,使武术文化在“他者”环境下能动地改善传播策略[16],携手建立国际“二度编码”的传统武术文化符号[17]。

图1 八极拳主要的传承图谱

2.2 健身价值开发

八极拳作为内家拳之一,与太极拳相似,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锻炼。通过长期外在形体锻炼与内在意识活动,协调人体阴阳平衡,动即全身动,静则周身放松,符合《易经》“阴阳互变、内外相合”的养生之道。对青少年而言,练习八极拳可以改善体质。有研究证实[18],中学生经16 周八极拳课间锻炼干预后,心肺功能、心血管系统工作效率、身体素质和自我认知水平有显著提升,提示八极拳练习对学生群体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习练八极拳能够改善老年人的肺腑功能,提高肺活量,从而起到延缓呼吸机能衰老的作用。但对老年人而言,应注意减少蛮力发劲,采用特殊的呼气法,以气催力调整气息,更科学和安全,保证更好的健身效果。

相较而言,八极拳比太极拳刚猛,节奏快慢分明,动作多震脚发力,在不同年龄练习者中具有独特的健身指导价值。经常练习有助于提高骨密度,使骨骼对外力的承受度(受折、受压等)增强,减少骨折等意外的发生。八极拳对步法的要求较高,常用腰胯带动手臂发力,所以老年人习练八极拳有助于提高关节灵活度与柔韧性,也有助于预防摔倒,改善因髋部柔韧性受限而引起的走路不便等现象。综上,八极拳的健身价值不容忽视,但目前鲜见适应群众练习的八极拳形式。现今国内开展最为普遍的是功法练习,国家体育总局近期公布11 种健身气功方案[19],因此八极拳甚至传统武术的健身价值开发可以效仿健身气功的体系和方案,通过传统武术打造全民健身新形势。

2.3 实战价值开发

中国武术发展,应采取套路与技击运动并举的方针,积极发展套路的同时,也不能丢弃实战技击的成分[20]。八极拳的实战技击价值,在军队和民间都曾得到广泛认可:八极拳闻名于民间,讲究攻守兼备、守攻同期、劲势凶猛,多含攻防招法的组合;该拳法也曾流行于军中,其第五代传人韩化臣曾将《八极拳图解》带入军队并广为传授[21]。而且 20 世纪 40 年代末,原南京中央国术馆也将八极拳列为必修拳术[6]。八极拳在进攻方面讲究以最短路径向对手发起攻击; 防守方面讲究守中心直面,以截取最终目标点以抵挡对方进攻。技击方面,八极拳讲究“挨崩挤靠”,硬开猛进,交手时攻防转换不明显,做到攻中有防、防中寓攻[5],其很多动作都蕴涵技击招法,如扣肘拉弓、撑锤、一字顶肘等动作,可直接用于技击。而通天掌则是将一手置于胸前,另一手置于胯前,对手进攻时胯前手可以抵挡偷袭,同时可以将力卸除,腰胯反拨打,帮助胸前手迅速完成进攻;一字顶肘时需要做到前肘压靠,且后手还需护住顶肘的另一侧,具有明显的攻防一体、实战技击的理念与技术特征。

八极拳手法、 招法以及战术思想对散打等实战项目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八极拳经典技击动作“贴山靠”,非常注重练习者腰胯、肩、肘等关节的协调配合能力,在实战搏击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其强烈的技击性理念与手法、打法都符合练习者的生理特点,而拳法中“三盘连击”的三大打法(上打、中打、下打)也非常实用。加强对“挨崩挤靠”的理解,若比赛中出现对手缠抱的情况,可利用八极拳贴身短打,挨、崩、挤、靠的技击术完成近身攻防[21]。

经常练习八极拳,对培养攻防意识、着实发力和提高实战应变能力均有积极作用。八极拳招式的进退、攻守主要体现在拳法理念上,实战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其蕴涵的技击思想与攻防意识方面。因此,八极拳在“融实用招法,合攻防意识”方面,是一个有较好代表性的拳种,对于推动武术回归技击,促进传统武术招法交融,推动武术实战和实践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作用。

2.4 校本课程开发

教育部出台的体育中考政策中,将武术列为2020 年全国中考项目,这对武术项目校本课程的开发有重要指导意义。现今,校园武术比较重视“竞技套路”,但竞技套路的动作单一、架子难学,学生在武术课堂的学习难免感到乏味,以致于“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这不利于培养学生习武兴趣[22-23]。笔者认为,八极拳可作为一个武术校本课程开发的典型内容,因为八极拳特有的表现形式和技法特征,很适合武术校本课程开发提倡的“回归技击、打练结合”原则。所以,选择八极拳实用性较强的动作,依照递招、拆招等形式创编成简洁短小、简单易学的套路,就能够体现打练的有机结合,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24]。孟村回族自治县的教育行政管理者的经验是,把握八极拳在当地的文化优势,针对学生心理、生理特点,聘任八极拳知名教练,结合八极拳自身的特性与价值,编排技击对练的传统武术教材[25],其校本课程的开发既方便中小学生及其他初学者习练,也有助提高八极拳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基于此,笔者针对八极拳课程的需求,结合自身经验,根据八极拳实用技击、刚柔相济和劲力科学性的三大特征,初步设计了兼顾打练结合与趣味性的课程形式(表2),旨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通过喜欢上武术课,进而喜欢中华传统武术和武术文化。

综上,推动传统八极拳武术课程革新,需立足八极拳特性与价值研究,促进武术项目在中小学普及。但由于政策、实情、观念等原因,八极拳在课程开发方面需要注意以下情况:1)中小学学生活泼好动,在教学过程中需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发生意外事件;2)须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开发的武术校本课程内容才能既实现传统武术的活态传承,又具有新时代校园武术的新鲜气息;3)目前国内仅孟村广泛开发八极拳项目校本课程,而据笔者所知,孟村这种区域化的八极拳课程开发模式较难模仿。所以,传统武术进校园,“落地生根发芽”的武术校本课程仍需要更多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

表2 八极拳校本课程开发设计表

3 结语

国家密切关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是我国传统武术拳种发展的重要机遇。八极拳蕴含刚猛之力,存松缓之劲,既简单易学又符合科学原理。在充分认识八极拳“实用技击、刚柔相济和劲力科学” 三大特性的基础上,可挖掘整理其文化价值,为弘扬中华武术的国际传播和发展做出贡献。通过科学研究与拳理的互证互补,为科学训练和科学健身提供服务。利用其实用技击性,为格斗项目提供竞技和实战方面的参考。此外,积极开发八极拳校本课程,推动武术进校园的政策落地。综上,加强八极拳的基础研究,凝练出八极拳的独特特征,包容地域文化差异,为其他传统武术项目的特征分析与价值开发提供有益借鉴。

猜你喜欢
劲力技击传统武术
人文视域下武术技击术规则的演变与发展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
二十四式太极拳技击含义探析
咏春拳中“寸拳”技法特点研究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浅谈咏春拳中“寸拳”技法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