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技术在二维动画中的运用发展解析初探

2021-05-24 07:43
现代电影技术 2021年5期
关键词:动画艺术

(河北传媒学院研究生院,河北石家庄 050000)

动画艺术作为综合艺术中的一类,其自身发展与科技有着密切的关系。科技为动画艺术提供了更多的艺术形式,动画艺术也是科技发展的推动因素之一。3D 技术的发展先为动画艺术提供了新的三维动画这一艺术样式,近年又逐步运用于二维动画中,弥补了二维动画中的部分缺点,为二维动画提供了更多元的发展可能性。

1 3D技术在二维动画中的运用现状

想要对3D 技术在二维动画中的未来发展进行探索,首先要厘清这一技术在二维动画中现阶段的运用状态。

1.1 场景中的运用

3D 技术现阶段在二维动画中主要运用在场景的构建上。在迪士尼本世纪初的动画电影 《小马王》中,导演在表现马匹在绿草地上奔驰的场景时,运用了3D 技术搭建了绿草地的大场景,为马匹提供了生动真实的草地活动空间。2020年末上映的 《海兽之子》中,女主角安海琉花在街道上奔跑的场景也是用3D 技术进行搭建的场景。可见3D 技术在二维动画的场景运用中,主要是为了表现角色的运动带来的场景的变化。类似的例子在 《埃及王子》中也有出现过(见图1)。影片中有需要呈现较多民众运动的场景,使用了3D 技术。不过与之前列举的两部影片不同的是,《埃及王子》中的场景“使用2D 手绘,人群则使用了3D 软件的群体动画技术”。这种处理的区别在于《埃及王子》采用的大远景,镜头内只需要表现人物的运动,而场景不会有所变化,但这种大量的人物运动在想要多维空间的视觉动态效果的同时还要兼顾各种成本的情况下,利用3D 技术是最佳的选择。而前两部影片着重表现角色运动带来的场景变化,重点在于借助场景发生的变化反衬角色的运动。

图1 《埃及王子》中远处人群由3D技术制作

1.2 特效中的运用

随着3D 技术的发展,近年动画艺术中逐渐出现了利用3D 技术对二维动画中的特效进行加工的情况。因为动画艺术不同于奇幻、魔幻或科幻类的真人影视剧,动画艺术中因为其自身绘画性的艺术特征,画面中通常会出现较多动画特效。

图2 《数码宝贝大冒险LAST EVOLUTION绊》中烤肉装置和气体由3D技术制作

图3 《一人之下》中利用3D技术制作的罩子

像《数码宝贝大冒险LAST EVOLUTION绊》中,主人公在烤肉店时,为了贴近烤肉时的真实情景,制作了生活中烤肉时会出现的烟雾上升的效果(见图2)。同时,由于气体的3D 效果在二维画面中会呈现出突兀感,所以与气体相关联的抽烟与烤盘也都经由3D 技术制作而成。这一特效的制作因为使用了3D 技术而显得更为真实,也更加自然流畅。而国产二维动画片 《一人之下》的第二季中,在进行大量打斗场面的制作时,也运用了3D 技术。比如在第九集中,冯宝宝在往回吸气时,为了区分气体与对方“灵魂”,同时更加立体地展现“灵魂”气体的状态,使用了3D 技术。而后诸葛青做出的一种绿色的类似罩子的特效也借用了3D 技术 (见图3)。在动画作品中,可以发现整个罩子自下而上以不规则的方式升起,其过程浑然天成,并未有任何卡顿、掉帧或不和谐的地方。在日本动画《X 战记》第二集中,在展现有洙川空汰和麒饲游人的对战内容时,也有结界升起的情节。《X 战记》中则是通过单纯的二维画面进行表现,在画面的观感上就显示出了僵硬、生涩的视觉效果,结界边界的扩展只能呈现出直线效果,而不是 《一人之下》中罩子所呈现出的得以随意改变边界形状的效果。3D 技术创作出的数字化三维画面始终与需要借由手绘而形成的二维画面存在较为明显的边界,对此 《一人之下》的创作团队利用让画面中二维部分的主体角色一直处于运动的状态,来缓和部分三维画面与二维画面之间存在的违和感。在 《一人之下》中,通过3D技术所具备的光影、粒子等特技效果,还丰富了罩子的视觉感官,不断运动中的流水式的黑影效果以及最终罩子合并时产生的光点让整个罩子的完成度更加符合观众心理认知的同时,也增加了视觉享受。通过这些例子可以发现,3D 技术在二维动画中的运用可以使画面效果更为自然、流畅,为观众带来更加舒适或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3D 技术在主流二维动画中的运用主要集中在场景和视觉特效上,这与3D 技术在动画中的运用时间较短、二维动画制作团队对于投资资金与市场票房的保守态度都有所关联。如果从1973年,皮克斯创始人艾德 ·卡姆尔 (Edwin Earl Catmull)制作的动画片段被好莱坞加入到 《未来世界》之中开始算,3D 技术开始出现在动画艺术中也不过三十年,因此将这样一项技术运用在二维动画中就需要更多的实验尝试。同时受到市场的影响,在吸引投资、赚取票房或收视率等因素的限制下,许多动画创作方并不敢轻易将3D 技术大规模运用于二维动画之中。

2 3D技术为二维动画带来的优势

之所以要将3D 技术运用于二维动画之中,自然是因为3D 技术可以为二维动画带来一定的优势。这其中既有市场、资本上的优势,也有动画本体上的优势。

2.1 节省成本

对于动画艺术的创作,成本是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对于动画创作而言,尤其是主流商业性的动画创作其成本主要集中在了时间成本上。传统的二维动画中,无论是动作的展现、场景的变幻或是特效的出现都需要大量的绘制工作,所以时间成本是动画创作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3D 技术由于其只需要在计算机上进行,可以借助计算机完成部分的工作,因此在时间上远比一幅幅手绘画面要节约很多。

2.2 优化视觉享受

3D 技术比2D 技术在空间上呈现为更多维的空间视角,相比2D 技术的单点透视,3D 技术带来的多点透视可以为观众带来更丰富、立体的视觉享受。二维动画所能呈现给观众的仅仅是单薄的视觉画面,3D 技术的加入填补了二维动画中在某些情况下表现能力上的不足。张凯茨在 《融入了3D 技术的二维动画场景设计研究》一文中,比对了日本动画片《名侦探柯南》同一动画场景在1999年和2010年两个不同时期的表现方式。1999年的 《名侦探柯南》是一部传统的二维动画片,而2010年的《名侦探柯南》中则在二维动画中加入了3D 技术的使用,主要是利用3D 技术搭建部分画面的场景。加入了3D技术后的《名侦探柯南》比传统的二维动画,在画面上“……真实感,立体感更强,更接近真实场景”,色彩上也更为丰富,满足了观众日益提高的视觉审美需求。除了画面上的视觉效果外,3D 技术还可以为二维动画在创作时的各种想象提供视觉效果帮助。动画艺术可以将许多现实中无法肉眼可见的事物以特效的形式展现给观众,也可以为观众呈现许多想象出来的事物,这些特效在真人的影视剧中会因为真人不具备的假定性而使画面或多或少产生些违和感,但在动画艺术中因为其假定性,却不会使观众产生违和感,这种情况下,特效成为了动画艺术中的一个优势特色。传统的二维动画本身在特效的呈现上已经具备一定的绚烂效果,而3D 技术的加入对于动画艺术的特效更是锦上添花。3D 技术因为是由计算机制作,所以在色彩的选取上要比手绘颜色更加丰富,也更为精准。同时3D 技术因其自身的多点透视还可以为特效带来更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对二维动画而言,3D 技术的加入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观众的视觉享受。

3 未来3D技术在二维动画中的运用展望

随着3D 技术的不断优化与成熟,3D 技术在二维动画中的运用也会随之发展。这对动画艺术,尤其是中国动画而言,提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

3.1 中国动画应抓住机遇

从《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到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临》,再到2020年的《姜子牙》,中国动画电影用票房证明了动画电影产业的进步与发展。而国产动画片中,无论是针对低龄观众的 《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熊出没》系列,还是针对青少年观众的《秦时明月》系列、《一人之下》系列,也都以其赢得的口碑与收视率 (或点击率)证明着国产动画片的蒸蒸日上。但是,与日、美等动画产业较为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的动画产业仍然还有许多不足。当下3D 技术与二维动画的融合在动画艺术创作中越来越多地运用,为中国动画在技术上提供了与日、美并肩的机会。在动画的制作上,中国动画技术大多是学习日、美等国。从近年的动画作品来看,中国的动画技术已经相对熟练,尤其是3D 技术,从建模到特效都不逊色于其他国家。所以在将3D 技术运用于二维动画这一促进动画艺术发展的尝试上,中国动画是有条件参与其中的,这也是中国动画艺术发展中的一次机遇。

此外,3D 技术在二维动画中运用还为动画艺术提供了新的表达样式。三维动画电影《白蛇:缘起》中尝试将水墨元素以3D 技术运用于影片之中,从呈现效果来看,这一尝试是成功的。孙立军执导的《秋实》,就是将3D 与中国传统水墨相结合,以8K技术将其呈现给观众。这种创造性的尝试创新将中国的水墨动画带回到观众的视野之中。3D 技术在二维动画的运用中,可以尝试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样式。传统艺术于二维动画中缝合3D 技术,使传统艺术依托新技术,新手段扩张影响力,从而也使动画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化。

图4 动画短片 《秋实》画面

3.2 迎合工业化发展

陈旭光教授近年提出了“电影工业美学”这一电影美学理论,该美学理论基于电影的工业性,提出了电影的发展应该遵循“技术美学标准”和“在电影的全产业链生产中遵循规范化的工业流程化、制度化……”。在动画艺术中,3D 技术运用于二维动画中也是一种对工业化发展的迎合。动画产业的工业化发展实质上是对动画作品的商业化和艺术化提出了要求。如前文所言,从3D 技术为二维动画带来的优势可以看出,成本的节省带来的是更多的经济效应,注重的是商业化的部分;优化视觉享受则是满足了动画作品本身的艺术化要求。在动画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要尊重市场、重视制片、关注票房与收视率或点击率。创作者在进行个人的艺术表达时也要考虑到观众的接受程度,让动画艺术不被局限于小众群体。

同时,为了迎合工业化的发展还要求动画团队不断优化完善。3D 技术运用在二维动画是需要动画制作团队具有精细准确的分工的。首先,对于国内的动画团队而言,需要具备掌握二维绘画技巧和掌握3D 技术的两类成员。同时每个成员的职务分工应该清晰准确,只有每个人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在动画作品的制作过程中找准自己负责的部分,才可以形成工业流水线式的制作方式。其次,动画团队的成员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与艺术审美水平。由于科技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3D 技术作为一项深受科技影响的得以运用于动画艺术中的计算机技术,也处于飞速发展的状态。这就要求掌握3D 技术的团队成员需要随时更新自己对于3D 技术的使用认知与最新资讯。而工业化是对整个动画制作流程中的所有环节都有所要求的,所以其余成员也要进行相应的提升,才可以使整个创作过程更加顺畅。同样,团队成员的艺术审美也是需要不断提升的。笔者以为,工业化发展对动画团队成员的艺术审美要求的底线是处于同一水平线。因为3D 技术带来的动画效果与画面呈现始终与二维动画是有所出入的。所以一旦团队成员的艺术审美水平不统一,在画面的风格上就会体现出极大的差异,从而使观众感到突兀。这种团队成员艺术审美差异对作品造成的影响,导演只能尽量降低,很难做到消除。“中国的动画工业已经从‘有没有’发展到 ‘好不好’的阶段,产业升级已经开始”,中国的动画艺术是需要适当的迎合工业化的发展所带来的要求。中国动画逐渐步入工业式发展,动画本体需要视觉引导性使画面效果翻倍,所以就要打破既定范式,随受众审美与技术发展更新标准。

3.3 消解二维与三维画面的界限

如前文所言,3D 技术在二维动画中的运用受到3D 与2D 技术的区别,在作品的画面上会带来区别。因此,正如杨艳君提出的“3D 画面和2D 画面的和谐统一”这一问题一样,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如何让3D 技术创作的画面与二维画面完美融合,而不显突兀成为3D 技术运用于二维动画中的一大问题。从《罗小黑战记》中可以发现,同样是在二维动画中运用了3D 技术,《罗小黑战记》中有些画面则显示出了违和感。3D 建模带来的清晰、立体的画面效果,与其余色泽度较低、画面更加平面的二维画面格格不入,观众在观看时就会经常性“出戏”,把关注点投入到画面中突兀的地方,分散了注意力。这就是三维画面与二维画面融合度较低带来的问题。

有些动画在制作中会采用“抽帧”的方法,即将3D 技术制作好的画面进行不规则的抽帧来达到与二维动画每秒8~12帧的同步。而对于三维与二维的画面合成,杨艳君提出了可先利用3D 技术创作画面,再绘制二维画面达到一种“精准对位”,也可逆向选择。笔者以为他所提出的方案是可行的,只是在先后顺序的确立上,需要加以明确。先确定三维画面还是二维画面应以画面中主要表现的对象为基准,因为主要表现的对象才是画面中的主角,切不可本末倒置,让画面的主角迁就配角,这样极有可能造成画面的表达出现偏差,无法准确地用画面将信息传递给观众。达成画面的融合度应以观众是否会受到画面中3D 技术创作出的场景或效果的影响为体现标准,越高的融合度,观众受到的影响应该就越小。若是观众并未意识到画面中有3D 技术的加入,同时也得到了视觉上的享受,则应该是画面融合度较高的一种反馈体现。二维动画中高度聚焦3D 技术,促使两种动画技术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于动画创作。二维动画的优势体现于画面的生动艳丽、场景的夸张性、人物动作柔性强。三维动画的特点体现在视觉感强,画面拟真度较高,数据精确,画面场景的可重复性可减少成本浪费。根据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的特点,整合动画创作的优势,使动画本体创作更加具象化,增强画面辅助叙事的能力。

4 结语

动画本身就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体,动画的表现形式和技术手法日益丰富的同时,也为动画的创作范畴拓展了空间。本文总结了3D 技术在二维动画中的运用现状,剖析了3D 技术在二维动画中的运用带来的优势,分析了3D 技术未来在二维动画中的运用需求。在动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3D 技术与二维动画的融合会不断消解二维画面与三维画面的边界。在动画工业的发展路径中,也为动画创作节约了成本消耗。并且成本的缩减,并未影响到动画作品的质量,反而提升了动画艺术的视觉观感。所以在动画艺术的发展中,3D 技术于二维动画的运用将为动画艺术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希望本文可以为动画技术的探索者们提供一些思考与启示。❖

猜你喜欢
动画艺术
纸的艺术
揭秘油画动画 逐帧堆砌的精致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动画总动员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