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 赵筱雅
【摘 要】曾因重度抑郁有过休学经历的学生一旦再次出现心理危机极易导致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需要辅导员高度重视并增强干预与应对能力。文章通过对一例曾因重度抑郁有过休学经历的学生离校出走的校园危机事件处置方法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准确判断,及时上报;多方聚力,找寻学生;具体分析,应势而动;掌握情况,对症下药;加强沟通,持续关注;由点及面,强化教育等应对策略,以期为高校辅导员应对此类事件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重度抑郁 休学 失联 危机事件 辅导员 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5.039
大学生的安全稳定是大学校园稳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近年来,由于心理问题、人际冲突、校园暴力等引发的校园危机事件频发,如果处置不当,往往会严重干扰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将学校的处境推向一个难以控制的局面。教育部43号令第五条第七款明确指出:高校辅导员主要职责之一是校园危机事件应对。作为高校辅导员,校园危机处置是工作的重要领域,对校园危机事件进行及时处置并化解危機,是做好学生安全稳定工作的“基本功”,对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和促进校园的安全稳定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辅导员既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避免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又要掌握校园危机发生后妥善处理的方法,使危机事件的损害降到最低,为学校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一、案例基本情况
(一)案例简介
学生小陈,2019年12月因重度抑郁休学,2020年9月经学校核查符合复学条件后复学至新的班级,但仍在原先宿舍住宿。一天晚上10点半,其舍友给辅导员打电话,说小陈从下午2点半左右离开宿舍仍未返回,晚上8点联系她就一直关机,出门前无任何反常,也没说要去干什么。辅导员给小陈打电话,一直处于关机状态。随后,辅导员联系小陈新班级班助,说小陈晚上没上团课,联系她也未联系上。辅导员联系小陈家长,说明小陈下午离校至今未返校情况,询问家长是否知道线索,家长表示小陈在下午2点左右通过微信问他要了200块钱,没说要钱做什么,也没有任何反常的迹象,让晚上先休息,估计第二天能回校。
(二)问题本质
该案例一共有四个信息要点:第一,高度关注的学生群体:曾经因为重度抑郁休学9个月,有因抑郁症休学经历。第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手机关机出现了失联,目前没有任何线索。第三,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办理请假手续私自离校,涉及到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问题。第四,高度复杂的外部环境:家长认为小陈不会有人身安全问题;舍友因为她进入新的班级对她宿舍外的情况不了解;新班级同学因为刚开学不到一个月彼此之间不熟悉。
二、组织实施过程
(一)解决思路
1.针对学生失联:要第一时间向领导汇报,迅速启动危机处置预案,通过家校联合、报警等手段,有效控制事态发展,做到及时应对和持续关注相结合。
2.针对失联原因:要通过询问家长,与舍友、同学进行谈心谈话等方式,深挖问题根源,从源头找原因,做到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
3.针对曾因心理问题休学学生:要注意重点关注,提升学生常见心理问题预防、识别、干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4.针对私自离校的失联表现:要加强校规校纪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的桥梁纽带作用,完善学生舆情信息体系,做到教育和管理相结合。
5.针对小陈呈现的单一问题:要把握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由点及面,总结凝练实践工作经验,深入研究把握危机事件应对的规律,做到一般与特殊相结合。
(二)实施办法
1.准确判断,及时上报。校园危机首先要解决的是危机,核心是确保当事学生的安全。该事件发生后,辅导员要第一时间通过小陈舍友、家长、学生骨干等渠道快速了解小陈离校出走的时间、离校前基本情况等相关信息后,将掌握的相关情况第一时间向学院学工办主任汇报。
2.多方聚力,找寻学生。在该事件的处置过程中,找到学生是当务之急,辅导员要通过小陈微信、QQ、电话等各种手段全力与小陈联系,借助警方、家长等各方面力量全力找寻学生。事发当晚,辅导员和小陈舍友通过微信、短信、QQ、电话等手段持续与其联系,但一直未收到回复。第二天早上,辅导员将事件进展上报学院领导并根据领导的指示与家长进行沟通,要求家长必须到学校处理,并到派出所报警。
3.具体分析,应势而动。在警方的帮助下,第三天上午,警方搜索到了一个用小陈身份证登记的手机号码,辅导员立即拨通了这个号码,虽然对方只说了一声“喂”就迅速挂掉了,但可以确定是小陈的声音。这样,基本可以确定小陈是安全的,只是待在某个角落不想让别人知道。第三天晚上8点,小陈舍友给辅导员打电话,说小陈回宿舍了,情绪比较低落,辅导员立即跟领导汇报并安排其舍友晚上轮流值班,建立QQ群在群里随时汇报小陈的动态。
4.掌握情况,对症下药。学生未办理请假手续私自离校,夜不归宿,严重违反校规校纪,找到学生后,要立即与家长讨论学生违纪处分与日常管理相关事宜。辅导员与小陈家长沟通此事件处置事宜时,家长表示,小陈抑郁症貌似更加严重了,这次私自外出联系不上,下次或许有更大的安全隐患,比起成才要先让她成人,她现在已无法学习,想办理退学,带小陈回家治疗。辅导员建议先跟小陈聊一聊,看看她的想法。因小陈一直不接电话,舍友劝说不配合,在宿舍管理中心的协调下,辅导员和家长来到了小陈宿舍,具体什么原因离校出走小陈不想沟通,只说想退学回家。辅导员留在宿舍陪伴小陈,由同事带领家长到相关部门办理退学手续。
5.加强沟通,持续关注。小陈已经有过休学史,又再次发生了危机状况,很有可能是家长的心理知识有限,没有重视问题。因此,小陈家长办理完退学手续后,辅导员告诫他一定要重视小陈的心理状况,重度抑郁的治疗关键是服药,要到专业的医院做诊断并严格遵照医嘱按时吃药,积极配合做好治疗;叮嘱小陈回家后好好休养,不要再私自外出,可以随时跟辅导员沟通。在退学过程中,辅导员秉持“离校不离心,联系不断线”的原则,定期与小陈家长沟通,询问小陈的状况。
6.由点及面,强化教育。对于学生的纪律意识淡薄问题,辅导员通过学生干部会议、主题班会、年级大会、团课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准确把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充分利用身边因违反校规校纪而受到相应处分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对于学生心理问题多发情况,一方面辅导员通过定期与学生谈心谈话、进行心理危机排查等方式,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动态,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辅导员通过走访学生宿舍,深入学生基层一线,使学生感受到辅导员的关心,化解隔阂,加强交流,做到课堂与课外相结合,个别和一般相结合。
三、工作成效
离校不离心,得到了家长的肯定。办理完退学手续后,辅导员将小陈和小陈家长送到学校门口,准备告别时,小陈父亲面向辅导员深深地鞠了一躬,并表示,“老师,小陈让您费心了,辛苦了”。辅导员回想起小陈从入校以来与她接触的每个瞬间,体会到了身为辅导员得到家长认可的那种喜悦,感悟到了“辅导员工作是一个良心活”这句话的真谛,认识到了正在从事的这份工作竟如此伟大。小陈退学回家后,辅导员定期与其家长沟通,经家长反馈,小陈现在正在积极接受治疗,症状有所好转。
四、经验与启示
1.安全稳定是第一责任,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提前应对。学生未请假私自外出,一是没有纪律意识,二是没有及时与辅导员沟通,这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尤其对于已经大二的学生而言,这样的做法更显示了工作漏洞,值得反思!作为辅导员,要准确把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通过组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让学生入脑入心、见行见效,要充分利用好新生入校、节假日特殊时段的时间节点,做好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要做到问题源头处理,防微杜渐。
2.人文关怀是第一前提,与其紧张焦虑不如从容应对。作为辅导员,在开展心理育人的工作中,要从思想政治工作的大维度做好学生的关怀与帮扶,与学生谈心谈话过程要做好记录,这样便于在后期对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后续跟踪,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要学会家校联合,做好统筹联动,学生休学或退学期间要与家长保持联系,学生出现危机时要有效发挥心理健康中心教师、学生骨干的力量,综合做好工作,取得家长的信任和肯定。
3.科学发展是第一要义,与其事后跟进不如日常提升。辅导员要做铸魂育人的排頭兵,必须要牢牢树立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观念,以良好身教垂范青年大学生。辅导员要加强法律知识、社会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努力提升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能熟练把握学生情感、人际交往等方面事务咨询指导的政策、方法和技巧,指导学生对日常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切实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换来学生的信任。
4.“关键少数”是第一资源,与其单打独斗不如构筑体系。辅导员是育人环节的重要一环但不是唯一一环,要能够调动各方面资源,形成育人合力。尤其是抓好学生党员和学生骨干这一“关键少数”,组织开展学生教育活动,培训指导各级学生骨干具备初步应急常识,及时反馈舆情,做好朋辈帮扶,积极创新学生事务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总结凝练工作经验,从而深入研究把握学生事务管理的规律,才能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带来的挑战,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基金项目:青岛农业大学2021年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立项课题(QNSZ2021051);青岛农业大学2021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新农科背景下研究生思政教育模式研究)。青岛农业大学学生工作品牌“一院一品”项目(“521”思想引领工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17-10-01.
[2]魏燕哲,杨洋.大学生法制观念与行为脱节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6(25):112-113.
[3]刘波.高校辅导员要争做铸魂育人的排头兵[N].贵州日报,2019-06-11(008).
[4]仇海霞,王昱燚.专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分类发展路径探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33(05):85-86+88.
[5]何登溢.高校辅导员职业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