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何琅琅声如出金石

2021-05-24 02:02:16刘鹏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14期
关键词:韵脚柳永韵律

刘鹏

吟誦有助于引领中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诗文的韵律之美,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诗教儒雅的风范,更好的进入诗文意境,把握诗文情感,近而加深对传统诗文的记忆与理解,提升阅读、鉴赏和创作传统诗文的能力。

笔者注重于日常教学中传授和渗透传统诗文吟诵方法,且在学校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建设中通过汇报课、社团课等形式传授和弘扬中国传统吟诵的基本理念与方法,本文旨在对传统吟诵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期探索在新课改背景下更适合当代中学生的古诗文吟诵教学实践新思路。

诗文用字的平仄、韵脚和的长短错落变化体现着诗文的情感。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一课中,讲解《望海潮》一词时,除了强调通过点面、铺叙、明暗等文本的方面高妙,还引导学生关注词的格律,慢声长调与词的情致相互呼应,用平声韵脚,声律协调婉转,承平气象,形容曲尽。而本课所选的柳永的另一首词《雨霖铃》则是以短促的入声字作韵,念到这些字时,自然而然地就会将声音藏在字中,顿挫凝滞,所谓“竟无语凝噎”的噎住之感,泣别之作中难以言表的愁绪情思就就蕴藏在韵脚之中,感人至深。两词选在同一篇章,皆为柳永所做,但选用不同之韵调则使人于听觉上产生不同之感触,从而引发不同的联想、产生不同的情思。

再如在《荆轲刺秦王》一课中,开篇“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用短句,尾字多仄声,便将秦国攻城略地、势如破竹之迅速与燕国面临大兵压境、危如累卵自急表现得淋漓尽致,读此段时要铿锵急迫,则能充分把握文意。

又如白居易《琵琶行》一篇,六百余字的一首诗,还有小序,学还在诵读、背诵上困难很大,引导学生注意韵脚变化、押韵字选用,就能使学生更好的把握诗歌,歌行体诗篇适合吟诵,将合适的吟诵调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吟哦中熟悉诗篇、记忆诗篇,速度颇快且经久难忘,也使学生乐于学习。

传统吟诵在教学应用中,不仅要注重传承,还要体现创新。笔者在本校学生中进行了调查,现如今大部分学生都能可唱近百首的流行歌曲,有的会几百首甚至千首歌以很平常。一千首歌的歌词便约十万字左右。我们的中学生能够背过十万字以上的歌词,可见并非是背诵记忆能力的下降,而为何几十篇的背诵篇目就成了学生们的火焰山呢,除了之前提到的古诗文与学生疏离久远等诸多原因外,还因为文字与旋律结合更利于记忆,而吟诵便是很好的结合旋律的方法。吟诵与唱歌有诸多不同,其中有一点最能突出吟诵的记忆和领会的优势——创作,吟诵可以有自己的调子,试想吟诵诗文时,学生通过自己对诗文情感的解读和把握,创作每个人自己的“流行歌”,这会记不住吗?让学生有参与感,体会创造、创新的乐趣,进而促进理解,且学得快乐。

不能一味重视讲解而轻视诵读,更不能以“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来简单地看待诵读。古诗文语言简练且具有节奏感和音乐性,作者的情感通过节奏表现出来。让学生在吟诵中品味文言文的文字美、语言美和节奏美,通过音乐带来的韵律来将本不能“言传”的内涵“意会”出来,在吟诵中,学生的感觉器官与文字内容发生共鸣,逐渐的心领神会,仿佛已经走入了作者的意境。而且背得快乐,脸上的表情是陶醉的,就像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所描述的那样:“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因此,在教学中,韵律的欣赏应作为诗文鉴赏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很多诗文的精妙之处都在于音律,而这些常常都被我们忽视了,或因缺乏相关的鉴赏知识和能力,而成为了“半票的读者”。

传统吟诵作为一种传承千年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引领学生更深入的了解中国传统诗文的韵律之美,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和诗教儒雅的风范,更好的进入诗文意境,把握诗文情感,近而加深对传统诗文的记忆与理解,提升阅读、鉴赏和创作传统诗文的能力。

夏丏尊、叶圣陶在《文心》一文中说:“朝夕诵读,读到后来,文字也自然通顺了,文义也自然了解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学习提出了诵读要求,部编版主编温儒敏先生对高中古诗文的教学建议也以诵读为先。传统吟诵作为一种传承千年的教学方式,若能创新形式,将广泛应用于古诗文教学当中,当成为高中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实践并创新传统诗文吟诵,以点带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文的形式美、内容美和蕴意美,加深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喜爱,增强文化自信,使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应对当代的课题。

猜你喜欢
韵脚柳永韵律
What’s This?这是什么?
柳永·望海潮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从“柳三变”到“柳永”
春天的韵律
中华诗词(2019年1期)2019-08-23 08:24:12
《花间集·更漏子》韵脚国际音标及韵腹整理札记一则
《笠翁对韵》韵脚分析
韵律之美——小黄村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3:58
韵脚怎么押?
维吾尔语话题的韵律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