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2021-05-24 15:46:50张吉
南北桥 2021年15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活化课堂教学

张吉

【摘    要】初中物理这门学科旨在教授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以及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日常生活现象的主动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使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利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难题,利用科学合理的解释使人们更加信服。对此,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当中的生活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5.013

初中物理是帮助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基础性学科,因此,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未充分理解初中课本中的物理知识,学生在进入高中之后,将会感觉十分的困难。实际上,初中物理知识就是源自于生活,是对生活现象另一个角度的理解。然而,有一大部分学生并不能灵活地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不能充分理解课堂之上,教师运用生活例子所讲解的物理知识,也不利于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所遇见的自然现象。

一、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首先,初中物理很多知识是来自于生活,却又是对生活知识的进一步归纳、总结与二次加工。因此,它并不像原本实际生活中的知识那样容易理解,需要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进一步理解课本内容以及实验当中所要传达出的信息,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学习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出这一理论知识。而这个知识就是课本所要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因此,物理课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主动探索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由于大部分学生初中阶段主动学习意识比较薄弱,理论知识比较欠缺,并不能理解课本所要传达给他们的信息。如果这个时候教师巧妙地将初中物理课本当中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例子相结合,将它转化为生活中常用的语言,可以增进学生的理解,使抽象的物理知识都转化为具体例子,帮助学生掌握这些难点。

其次,将物理知识进行生活化,还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因为物理是初中阶段才开设的学科之一,物理本就是内容比较繁多,很多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学习这门课程会觉得十分的吃力。如果教师巧妙地将物理知识进行生活化,可以增进学生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在课堂之上并不只是呆呆地望着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或者讲解例子,他们可以主动与教师进行互动,提出自己的疑惑;或者可以在学习的基础上拔高个人的思考能力,主动将物理知识套用到实际生活的现象当中,解释蕴含的物理原理。物理知识生活化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该学科的知识掌握度。

二、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现策略

首先,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将物理知识生活化。课堂是教师向学生讲解物理知识的主要场所,目前大多数物理课堂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引导学生进入课堂的主导角色,推进教学计划的开展,能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之下,充分理解物理相关知识。因此,首先教师要做的就是在课堂之上,将物理知识生活化。在每一节课开始之前,教师在准备教案的时候就应该运用多方面的资料、工具以及文献中科学家们所提出的教学例子,将其运用到物理课堂的讲解当中,将那些枯燥乏味的物理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从而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帮助学生们理解课本知识,减少与书本的距离感,使课堂的学习氛围更加活跃。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地发言,大胆提出疑问,主动参与课堂知识的学习。

例如,初中物理中“光的两种反射现象”这一部分知识,教师要重点让学生理解的就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个概念。这里教师要将课本中的相关概念解释教授给学生,但学生直接理解起来的效果是不太好的,总会有那么一部分学生的理解得不够透彻和深入。因此,教师这个时候就可以围绕生活化来对这部分内容做出处理,构建“雨后的夜晚行走”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去探究“落脚时应该踩路面上看起来亮的地方还是暗的地方”这个问题。可以看到的是,学生会在课堂上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有的学生说应该踩路面上看起来亮的地方,有的学生说应该踩路面上看起来暗的地方,也有对于应该踩哪里持保留态度的学生。等学生争论了一段时间后,教师就可以将答案告诉学生:如果是迎着月光走,那么应该踩路面上看起来暗的地方;如果是背着月光走,那么就应该踩路面上看起来亮的地方。随后再向学生详细地说明原理,路面上积水的地方像镜面一样光滑平整,所进行的是镜面反射,迎着月光走的时候眼睛会看到路面积水所反射的月光,这是比路面漫反射所反射光线要亮得多的,因此这个时候要踩看起来暗的地方;背着月光走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积水面镜面反射的原因,光被反射到与眼睛所看到相反的方向去了,反而是漫反射的路面看起来要亮得多,这个时候就要踩看起来亮的地方。

其次,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将课后作业的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是教学完成后每次都会给学生布置的任务,大多数时候课后作业与课堂的知识内容是有密切联系的。如果教师仅仅在课堂之上将物理知识生活化,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课下,由于其知识遗忘度比较高,很容易将这些物理知识遗忘。因此,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后布置物理作业时,就应该布置一些与實际生活相关的课后作业。

例如,讲解初中物理“功率”这一部分知识点时,由于不同的电器所耗费的电流和电压是不一样的,它们的电功率也有所不同,这是课本要传达给学生的信息,如果只是机械地讲解这一理论知识,学生学过之后就会遗忘。为了增进学生的理解,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回到家后,自行观察家里面不同电器的功率。学生回到家中可以看到,电冰箱功率是2000瓦,电视机的功率是2230瓦,热水器由于长期高温燃烧,他们的耗电量十分大,因此它的功率更大是5000瓦。让学生观察家中不同电器的电压、电流以及电功率,可以进一步总结三者之间的规律,推理出常用的计算公式。通过布置这种物理课后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也逐渐学会主动思考物理知识在生活当中的运用,以后在真正遇到相关物理现象时,就可以灵活地使用物理知识来解决这些难题。

第三,初中物理教师要注意物理实验的生活化。物理实验是课堂教学过程当中所必备的一种教学模式。实验对照着课本上的物理原理,将一个个理论知识点都转化为了实际操作。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数据以及实验现象,就可以推导出物理结论,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将物理实验与生活现象相结合起来。

例如,让学生观察筷子在水和空气当中的不同形状,当学生观察放进水中的筷子时,他们会发现其呈现被折断的假象。若将筷子拿出水中,又发现筷子是完好的,这又是为什么呢?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原理,当筷子插入水中时,由于光从空气射入不同的介质当中发生了折射,这就导致我们眼睛所看到的筷子位置发生了改变,筷子的形状也有所不同,就像是被人为折断了一样。通过演绎这种实验现象,将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思考其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

三、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

首先,在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教育教学本身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于物理知识的认知也是不断发展的,因此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直接引导者需要有与时俱进的觉悟。简单来讲,教师务必要把握好“搞好教学”这一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教学观念和知识文化素养对教学带来的直接影响,务必要更为及时地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竭尽所能地在教学中做到与时俱进。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通过互联网来获取一些新鲜的教学资讯,并开始对照着来思考以往自己教学的一些细节,开始以教学观念的不断更新来有目的地优化或改进自己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努力让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活跃起来。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之余要与教研组内的其他教师进行交流,既可以是分享自己教学的成功经验和方法,也可以是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成熟的教学经验,通过校内教师间的交流来更好地推动教学观念的更新,以此来让整个教学一直充满活力。

其次,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生活化的进程中,还需要注意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来让学生能够在兴趣的引导下更为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跟随教师的教学引导,并极为自然地与教师形成良好互动。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来对教学作进一步延伸,组织学生去开展一些趣味的物理课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到生活之中去发现并分析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让学生开始以物理的眼光来看待生活的过程,更好地感受物理的魅力所在,并开始试着将已掌握的物理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中去,使学生能够开始极为自然地获得物理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等到学生回到课堂教学中时便会更为积极地去学习物理。

第三,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现并不简单,教师还应该关注与学生进行精神沟通的问题,这样才能够让教学氛围一直保持在一个较为良好的状态。很多时候,教师在物理教学生活化中注意的是“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但却忽略了教学过程中需与学生形成精神情感方面沟通的问题,在无形中给学生带来了一种压迫感,使学生在教学中一直处于一种较为紧张的状态,绝大多数学生不敢或者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来,整个课堂气氛会显得有那么一点点僵硬,不仅不能实现高效的教学,甚至还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开始变得消极起来。因此,教师还需要注意与学生保持沟通交流,既要把握好全体学生在教學中的综合表现,又要兼顾学生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以此为基础来对教学进行微调,促使教学引导开始从“静态”向“动态”发展,为生活化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第四,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现不需要有太多的刻意,教师实施教学的目的应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而不是一直固定在“生活化”这一点之上。这里教师所要注意的是要把握好生活化教学的度,不要一味地追求全部教学内容都要以生活化的方式来予以呈现,而是要先结合新课程标准来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来对教学内容进行生活化的处理。如此一来,教师才能更好地抓住教学的重点,切实地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用好,在按教学需要来对学生采取生活化教学引导的同时,也能够更为灵活地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而运用其他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形成优势互补,为生活化教学效用的最大化发挥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为了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教师应该将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例子结合起来,即将物理教学生活化。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活化课堂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还可以帮助他们充分理解某些物理难点,让他们学会思考,主动探索发现其中所蕴藏的规律。

参考文献

[1]李佳恩.浅析现阶段物理教学模式的不足与改进.[J].中学物理教育.2019(29):44-45.

[2]何春余.初中物理教学的生活化与实践.[J]中学名师在线,2016(56):33-39.

[3]田军.关于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研究[J].学周刊,2015(03):136-136.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生活化课堂教学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38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34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9:42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8:59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2:55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0:47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