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荣 周杨杰
摘要:近年来,各大高校双创比赛开展的如火如荼,针对学校最近展开双创活动进行思考,探索其创办意义,简述看法并提出意见。
关键词:创新创业;综合素质;素质培养
通过学校开展双创比赛,观察到许多参加了比赛的同学每日行色匆匆,或是埋头在电脑前对着PPT改来改去,或是与队友争论不休。不禁对创新创业教育有所思考:他们如何在兼顾学业的情况下进行双创项目?这对他们的成绩、甚至说未来发展有所何帮助?
一、创新创业大赛简介
创新创业大赛,又称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与政府、各高校共同主办。大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可以说这个比赛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极大的针对性与益处,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也有很大帮助,有助于其未来发展。
“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是一个极具锻炼性的比赛,因为它基本模拟了一个产品的整个生命流程包括从产品的创意提出、可行性分析,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产品的研发设计,最后到产品功能验证、产品应用推广和售后等这一系列流程。学生认真投入了精力与时间之后,可以从比赛中学到很多东西,尤其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
北大校长蔡元培曾在就职演讲上对学生和教职工提出三点要求:一·抱定宗旨(重学问,而不是升官发财);二·砥砺德行(不被颓废的社会风气左右,严谨对待品行修养);三·尊敬师友(相互勉励,荣辱与共)。而他的演说词即使在百年后的今天再看也非常发人深省。我们想要做什么?我们需要做什么?这都是大学生必须思考的课题。然而,有些大学生比较迷茫,缺乏动力,不明白自己前行的方向,不明白上大学、学习课程的真实意义所在。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可以激发同学们的斗志,全身心投入其中,找到了一个前进的方向,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通过项目的打磨,充分激发了同学的潜能!让同学们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同学的综合素质。
(一)创新创业大赛夯实专业基础,提升综合素质
创新创业大赛不仅可以让学生将平日所学的知识提炼出来,找到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有一个实践之地,还能让他们提前体验未来步入社会将面临的挑战,做好准备。通过多组的竞争,激发学生的好胜心;通过不同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实践能力,并在资料的收集中了解国情民情,锤炼意志品质,开拓国际视野,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
比赛会有层层推进,最重要的是项目计划书和互动问答环节。计划书包含项目企业摘要、业务描述、产品与服务、市场营销、等方面;而问答需要准备许多评审可能提问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这些环节无一不考验着参与人员的想象力,创新能力,思辨能力与快速反应能力。
(二)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创新意识,提升创业素养
可以看得出来,创新创业项目选取与当今社会的科技趋势是紧密联系的,当大家的生活与大数据紧密相连:互联网,快递,智能,APP等关键词出现的频率急速上升,相应的创新创业项目较多。因为疫情原因,我所看到的项目医疗类占比也有所提高。
双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它生根发芽于生活的细微之处,是灵光一现的奇思妙想,是坚定不移的大步向前。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而我们,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更应顺应时代之发展,追寻那冉冉升起的红光。我们,都应该是风雨兼程的追梦人。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唯变所出,万变不从。将想法落地变成项目后,决定项目高度的便是想法的创新性——重要性等同于一个项目的天花板。目光高远,方能勇攀高峰;与时俱进,方能逆水行舟。成功的机遇总是落在敢于创新而不盲从的人手中。
志坚行苦,矢志不渝。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我们必须要有“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双创不应只是存在于头脑中的风暴,要让这凛冽狂风化作前行力量,奋力朝前。幻想容易,决断容易,难在将想法落地。唯有坚持,才有成功的希望。现实与理想之间,不变的是跋涉;暗淡与辉煌之间,不变的是开拓。青年人们就该脚踏实地,坚定迈出一步又一步,即使前方道路坎坷,即使未来风雨交加,只顾风雨兼程。未来,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世间万物有盛衰,人生安得常少年。作为新时代新青年,应当扛起青年之大任,投身于时代革新的创新潮流之中。机遇总是留给有心人,双创正是大学生能把握住的机会,提高创新意识,提升创业素养。
(三)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创新创业大赛的热潮虽然高涨,但是毕竟是竞技比赛,名额有限,不能让所有的同学都参与其中。针对这个问题,学校社会应该积极宣传,吸引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其次,在教育模式上革新,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不仅仅局限于创新创业大赛,贯穿教育始终,全方位多维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合格人才。
通讯作者:刘敬荣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协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