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亮 崔瑶
摘要:“共享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最好体现,不仅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而且增强人们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意识,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文章基于共享经济背景下,分析车辆增值服务的可行性,从客户角度和需求出发,完善汽车维修企业服务项目,为客户提供精准高效的快速服务。
关键词:共享经济;车辆增值服务;可行性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共享经济(Sharing economy)最早被称为协同消费(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是由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马科斯·费尔逊和伊利诺伊大学社会学教授琼·斯潘思于1978年发表的论文“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A routine activity approach”(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中提出。2008年哈佛大学的劳伦斯·莱斯格教授第一个使用了“共享经济”这个词语,从此共享经济被视为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共享经济是基于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在线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是提供共享资源供给的机构建立的或是第三方建立的。个体或企业借助这些平台交换闲置物品,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服务,或者向企业、某个创新项目筹集资金等。对于供给方来说,通过在特定时间内让渡物品的使用权或提供服务,来获得一定的金钱回报;对于需求方而言,不直接拥有物品的所有权,而是通过租、借等共享的方式使用物品。
Airbnb平台和Uber平台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从一家初创公司发展成为一家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公司。Airbnb是一个在线点对点平台,使人们能够在短期内租出住房,包括自己的住房;Uber是一个提供乘车共享服务的在线点对点平台。两个平台的成功引发了共享经济的飞速发展,几乎每个行业都可以看到共享经济的实践模式。在车辆共享模式中,主要针对交通出行提出共享乘车、共享自行车、共享汽车等。2016年Ozkan等采用线性规划方法对共享乘车市场下司机和乘客的匹配策略并刻画模型的渐进最优性质进行研究;2017年Ke等采用竞争博弈的方法对共享乘车市场下司机和乘客的匹配策略并刻画模型的渐进最优性质进行研究;2017年Bellos等建立消费者效用模型从汽车燃油效率和驾驶性能的视角研究共享经济下汽车制造商的产品线设计;而我国在车辆共享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网约车和共享单车方面,2017年卢婷等以武汉市为例研究了共享汽车网点选址问题;2018年陈丹等在共享经济背景下研究了网约车的路径规制问题;2019年黄群研究了共享经济背景下网约车法律规制问题;从研究现状来看,总体上是上升趋势,主要集中在法律法规的制定、创新模式的提出、网络布局和规划等问题的研究,而对于共享车辆增值服务的研究非常少见,究其原因,一是目前共享车辆模式的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相关法律制度体系还不完善;二是共享经济前期成本投入较大,盈利模式还需深入研究;三是共享经济平台监管力度不够,需要对平台信息统一管理。
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大胆提出共享车辆增值服务新模式,主要针对私家车车主,汽车4S店或者汽车维修点提供店面和上门两种服务,对于复杂项目仍需客户到店面进行服务,而对于相对简单的项目,如洗车、保养、检测、维修等,不需要顾客到汽车维修点,而是通过平台下单,附近汽车维修点接收顾客的需求并提供店面和上门服务,既能节省客户时间,汽车维修点也能获得可观利润。
二、共享车辆增值服务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共享经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最好体现,它不仅解决了资源浪费的问题,而且增强了人们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意识,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现如今,随处可见“共享经济”的身影,例如这两年乘势兴起的共享单车,不仅获得了人们的喜爱与追捧,也使政府对这一新兴事物处在友善的观察期之中。“共享单车”的便捷性和灵活性有效的解决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只需要扫描车辆上的二维码,就能轻松取车,这不仅节省了人们的时间,使得公共交通道路的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同时也能够锻炼人们的身体,减少车辆的尾气排放,非常符合绿色出行、低碳出行的生活理念。由此看来,“共享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结构发展方式转变、更好融入经济全球化大家庭的坚实基础。
共享经济和其他经济模式的共同点之一,是它们同样都以盈利为目的,这种商业模式可以将物品的使用权暂时转移给陌生人,包括三种占主导位置的主体:共享服务和商品的需求者、提供服务和商品的供应方和共享经济的专属平台。共享经济平台是连接供应方和需求方的中介,双方通过平台进行交易,转移使用权。
四年前,全球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就达到了1050亿人民币。经过统计预测,在十年后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350亿美元。在未来,共享经济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共享经济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快速渗透,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去库存、去产能的目标相适应,这提高了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创建了更加科学的资源分配模式。与此同时,共享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考虑客户和汽车维修商的双方实际需求,在共享經济背景下,通过网络平台为客户提供车辆增值服务,解决客户由于时间紧张而不能进行车辆服务,同时汽车维修商拓展服务业务增加了利润收入;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从战略层面来说,共享车辆增值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在运营管理中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约束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利益;共享车辆增值服务的创新要素不够,导致共享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共享车辆增值服务的监管力度不够,诚信机制都未形成以及人才支撑不够等,需要从车辆增值服务的发展战略层面进行研究;从战术层面来说,虽然共享车辆增值服务的前景不错,但受制于汽车维修点等基础设施的数量和布局以及配送服务路径的优化,因此,需要考虑汽车维修点或者汽车4S店的网点布局规划问题,在客户下单后,如何能够进行快速响应提供服务,并寻求最优路径,以最短距离、最快速度到达客户点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提升整体共享服务水平,优化车辆增值服务基础设施资源配置,从战术层面解决汽车维修网点的选址布局和路径优化问题,将理论研究成果进行转化,通过APP的开发和推广真正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
第一,汽车维修企业明确网上服务内容以及对配送车辆进行适当改造,如:洗车服务,对已有电动货车配备安装洗车工具以及安装小型水箱,可供一定客户的需求。
第二,共享车辆增值服务的发展与城市GDP、人口、政策等因素息息相关,在客户需求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沈阳市现有汽车维修商位置,通过对汽车维修商的网络选址布局进行规划,通过遗传算法等智能算法进行求解,得出汽车维修点的最优点布局。
第三,配送路径优化的研究大都针对货物运输,对于服务配送的研究可以参照货物配送路径优化研究,考虑时间窗、最大行驶距离等相关因素,建立共享车辆增值服务的路径优化模型。
第四,共享车辆增值服务APP开发,运用云平台、大数据、移动网络、互联网、物联网、卫星定位系统等先进的科技,通过与各个汽车维修商合作,将相应服务资源共享平台上,平台会根据客户需求快速准确找到最近的汽车维修商,为客户提供相应服务。
三、结语
共享车辆增值服务新模式的研究,体现出“合作”和“协同”的价值观,供需双方在平台对接,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基础,汽车维修商提供相应服务,客户能够享受快速环保的生活方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应用。汽车维修商需不断加强技术创新,积极融入互联网时代,依靠互联网技术完成企业的转型;客户在获得“共享经济”带来便利的同时,不断提高诚信素质和共享意识,才能促进共享经济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智伟.共享汽车运营模式及发展前景探索[J].科技经济与管理科学,2019,27(05):216-217.
[2]薛亮.区域共享型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以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建设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6,1(24):81-82.
[3]卢婷.共享汽车网点选址模型构建——以武汉市洪山区为例[J].交通运输研究,2017,3(04):8-15.
[4]陈丹.互联网环境下农村共享经济应用模式分析——以力维共享农机服务站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40(08):128-129.
[5]黃群.共享经济背景下网约车法律规制问题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9,1(06):117-118.
本文为“基于共享经济的车辆增值服务网络优化研究”(lnccybky201913)的研究成果;2019年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工程机械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何亮,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崔瑶,辽宁科技学院人文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