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道德与法治》课堂氛围的探讨

2021-05-23 02:08石耀东
教育·综合视线 2021年3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法治道德

石耀东

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的教学任务发生了一些变化,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不再局限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应该将注意力转移到如何构建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得更好上。鉴于此,教师应对自己的教学方式作出一些改变,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学习态度敷衍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判断能力,但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情绪波动较大。在他们的认知里,道德与法治并不是重点考试的内容,所以在学习该内容时,态度会较为敷衍,抱著“及格就好”的心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上课听讲方面,多数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学习态度较为懒散,好像老师讲什么内容都与其无关一样。第二,在课上回答问题方面,相关调查表明,多数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大多不会主动回答问题,即便是被老师点名回答,也是敷衍了事。在这样情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很难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甚至难以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2.学生缺乏良好的习惯

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水平的高低。在通常情况下,拥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其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不错。反观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能力、办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与他人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距。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学习中,只有少部分学生可以做到自律自省,将该科目等同其他重点科目一样来学习,他们的学习效果自然会很好。而缺乏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在教师进行讲解时漫不经心,并不注意听讲,他们的学习效率自然也会较为低下,还会认为是教师的讲解有问题。时间久了,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愈发低下,甚至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态,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3.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

师生之间的互动问题,一直是教育教学中难以避开的话题。人人尽知,“教学”两字既有“教”也有“学”,教师若是想将教学工作做好,必然是需要同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然而,在实际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极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较为被动,在与教师交流时较为拘谨;有部分学生不愿意与教师进行互动,会采取逃避或是消极的态度来应对;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教师设计的互动环节较为枯燥,不愿意同教师进行课堂互动。无论是哪种情况,都会使教师很难从学生的回答中,得到有效的教学反馈,自然也无法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后续的教学活动作出调整。

4.学生学习状态较为被动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学生学习状态被动是较为常见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第一,学生的态度问题,受客观教育环境的影响,多数学生并不重视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学习,认为其是无关紧要的内容。第二,学生学习方法的问题,不同于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内容更倾向于理论知识,但同时,也需要学生对其内容的内涵有深层次的理解,仅凭借记忆学习是行不通的。第三,在课时的划分问题上,在实际的教学设计中,道德与法治所占课时并不多,学生很难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较大篇幅内容的学习,学生也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与学习计划。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造成了学生在学习相关内容时较为被动,并且难以在短时间内调整过来。

二、构建积极课堂氛围的策略

1.丰富教学方式,转变学习态度

构建赋有积极氛围的优质课堂,需要教师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摒弃以往纯粹理论讲解的教学方式,将目光转移到多样、多元的教学方式中去。教师只有适当作出调整、改变,才能够使学生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变化,进而带动学生调整自己的学习心态,转变自身的学习态度,以促进自身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

例如:在教学“走进法治天地”时,教师可以将“法庭”搬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真情实景地感受到法庭的威严,对法律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准备。首先,教师应先为学生播放一些法庭审判的视频,使学生初步认识法庭审判过程、涉及人员,以及一些具体的操作步骤。其次,为学生提供几个案例,要求学生按照选择案例的内容对法庭进行模拟。最后,教师应对各个学生的表现作出客观的评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在平时的生活中,应爱法、守法、敬法。另外,为了使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可以在模拟教学结束之后,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学习感悟。班里的小孟说道:“之前总是觉得法律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甚至跟我们没有太大的关系。通过这次模拟学习,我知道了,生活中处处都是法律的影子,我们只有做到人人都遵守法律、敬畏法律,才能够健康、有序地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来,进而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2.制定教学计划,培养学习习惯

科学有效的教学计划是促进学生进步的有力保障。在以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部分教师完全会依照教师用书来开展整个学期的教学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所学内容会缺乏系统性,学生在运用知识进行相关问题的解答时,也会产生无从下手、张冠李戴的尴尬局面。所以说,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时,应制定具体教学计划,帮助学生构建好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遵守社会规则”时,教师应在教学前就做好全部的教学计划,从教学准备到教学评价都要制定具体、细化的举措。在教学准备方面,教师应当明晰这部分内容在整本书中所占比重,并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制定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课时。在教学资源方面,教师应借助互联网,或是其他现代化的手段,搜集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出能够满足本班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环节。在教学素材方面,为了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一些违反社会规则的事件。通过实际案例来使学生切实感受到规则的重要性,以及违反规则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另外,教师在授课结束后,应对自己的授课效果做一些总结分析,并在后续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去完善课堂教学设计。在这样的教学安排下,学生也会因教师的影响,而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设计教学互动,加强师生交流

教学互动的方式有很多种,但仍旧会有部分教师还在坚持“问答”式的互动,在此种情况下,学生与教师进行互动的意愿并不强烈,同时,也很难达到教师预想的互动效果。基于此,教师应运用一些新颖的互动方式,给予学生新的互动体验,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获得更多、更全面的知识内容。

例如:在教学“做情绪的主人”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与学生进行互动。简单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动画效果,来达到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的目的,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目标。教师可以在讲解完理论内容后,借助课件为学生展示一些小练习,鼓励学生对练习内容进行解答。在学生回答出正确的答案时,课件会显示出“胜利”的动画效果,当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答案时,课件就会显示出“失败”的动画效果。这样的互动方式能够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具“娱乐性”,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也会更加强烈。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可以选取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场景,鼓励学生对其进行演绎还原。这样的活动安排,能够使学生从主观世界中抽离出来,以第三方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中的“自己”,反思自己平时的行为,进而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4.优化教学评价,调动学生主动性

教学评价是教师教育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教学评价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在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学评价都是以教师为主要测评人,而其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多是卷面考试。这样的评价方式会有一定的优势,但其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主要体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而卷面考试并不能体现这一点。同时,在此环境下的教学评价,学生的主动性很难被调动起来。

例如:在教学“生命的思考”时,教师可以将教学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互评三部分内容来进行。教师评价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此部分内容的状态,家长評价则能够反映出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运用与落实情况,而学生之间的互评能够充分反映出学生的辩证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选用综合平时作业、课上表现、期末总评的评价方式,将三者划分不同的比例来开展对学生的教学评价。这样的评价方式,不再以分数论英雄,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也会有明显的提升。

总而言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若是想营造积极的课堂学习氛围,就应先转变学生对这一科目的认识,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这一学科内容的重要性。同时,教师应精进自己的业务能力,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注入新的血液,使其重新焕发生命力。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法治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