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学伴助力物理习题课教学

2021-05-23 18:38谷俊杰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6期
关键词:习题课重难点精准

谷俊杰

【摘要】习题教学在整个物理教学环节中起到“点睛”的作用,既可以检测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可以加强和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大数据时代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物理习题课的教学,大数据可以量化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科能力水平以及能力的生长点,有助于教师精准定位习题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借助大数据——智慧学伴平台助力物理习题教学及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用法。

【关键词】物理习题课教学;智慧学伴

一、了解学情

习题教学要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基于学情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传统教学存在教师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来制定教学任务和教学重难点,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是生动的,变化的,教师的每一届学生都不一样,所以这样的学情缺乏科学性,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存在脱节,教师教学重点非学生的难点,而学生的难点教师没有当做重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数据时代显示了它的优越性,教师可以利用大数据—智慧学伴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量化为数据报告,教师可以很快解读出班级群体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能力的生長点,这样教师就可以精准科学的掌握群体学生的学情,以致做到课上所教即学生所困。以下为具体做法,教师可以借助智慧学伴平台针对本班级的中上层学生发布习题课前的测试试卷,基于大数据时代数据的快捷性和方便性,教师可以快速拿到精准的测试报告,了解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待发展的能力。测试试卷的题目是围绕新授知识的核心概念,基于3X3能力层级编制的(学习理解——知识和经验的输入、应用实践——知识和经验的输出、迁移创新——知识和经验的高级输出),结合本班学生的基础薄弱情况,题目只限于考察第一和第二层能力水平(即学习理解和应用实践)。例如:在学习了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之后,根据本节课的核心概念“串并联电路及其规律”编制4个试题,题目的能力层级为学习理解和应用实践。题目具体的分配情况为:学习理解下的能力指标A3-1关联整合2个题目,应用实践下的能力指标B1-1分析解释1个题目和B2-1推论预测1个题目。智慧学伴平台自动收集、分析和处理数据,生成学生作答情况的测评报告。习题课前测试的能力表现报告显示学习理解班级能力平均表现为0.42,应用实践为0.67。

二、确定教学重难点

依据智慧学伴平台对班级学生群体测试数据的结果,教师可以精准确定习题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使教学不再盲从,不再泛化。教师把传统的宽泛的教学目标细化,落实到每个核心概念的每个能力层级,真正的把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所在。例如,由学生的前测报告可知,学生的学习理解为0.42(标准为0.6)未达标,即学生的知识输入情况不理想,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知识经验的能力欠佳,该能力又是应用实践能力建立的基础。因此,教师在习题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和整合知识体系。由学生的前测报告可知应用实践能力为0.67,已达标。这份报告是班级中上层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如果辐射整个班级,那整体情况很不乐观,所以根据智慧学伴给出的能力分析报告,教师能够对教学做到有的放失,明了学生的学习盲区,做到真正的“解学生之所困”。比如,本节习题课教学目标为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理解和应用实践能力,学习理解为教学的重点,其下的关联整合能力作为难点。

三、习题课教学

通过前测能力报告教师已清楚学生的当前能力水平及待发展能力(学习理解能力不达标,应用实践能力需要发展),已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师在习题课上把前测4个题目分重点的进行讲解,重点放在核心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上。在讲解过程中穿插题目的变式,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期望学生能够灵活掌握知识,发展举一反三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理解和应用实践能力。教师在课堂上科学的有效的落实习题课前测试反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四、课后检测

课后对班级中上层学生发布习题课后的检测试卷,以便检测学生的课上学习效果和评估教学质量。为了精准反映学习理解能力是否达标和应用实践能力是否有所提升,教师要严格地控制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除了后测作答同学跟前测作答同学一致之外,该试卷还跟前测试卷的题号、能力层级和能力指标都一一对应。后测试卷依据本节核心概念“串并联电路及其规律”编制4个试题,题目的能力层级为学习理解和应用实践。学习理解下的能力指标A3-1关联整合2个题目,应用实践下的能力指标B1-1分析解释1个题目和B2-1推论预测1个题目。为了更能反映学生经过课堂学习后知识和能力除了达标并且能够有所提升,后测题目在编制上比前测题目增加了一些难度。例如,学习理解下的A3-1关联整合能力对应前后测题目都是试卷的第2题。后测试题在前测试题的难度基础上在选项上加入了电路故障,这样增加了题目的难度。虽然整个后测的题目比前测的题目增加了难度,但是后测的学科能力表现报告较前测有很大提高。通过对比后测和前测的能力分析报告,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0.67 已达标而前测该能力为0.42,提升了0.25;应用实践能力达到0.74而前测该能力为0.67,提升了0.07。学习理解能力提升较大,主要原因是借助智慧学伴的前测能力表现报告,把发展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定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这也说明智慧学伴平台可以帮助教师精准定位教学的重点。

上面的数据说明智慧学伴可以帮助我们教师的教学和有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课前借助智慧学伴来诊断学情和评估教学质量,真正做到深入了解学情,使教学不再盲从。依据学生的能力表现报告精准确定习题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有的放矢,做到课上习题无论是知识还是难度上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并能促进学生相应能力的发展。课下依据后测大数据信息精准掌握需要弥补和强化的知识,这样可以提高习题教学的目标性和效果。当然,智慧学伴平台丰富的资源对我们的教学还有很多帮助,需要我们去探索。

【参考文献】

[1]王磊等.顶层设计-学科能力构成及其表现研究——基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导向的多维整合模型.

猜你喜欢
习题课重难点精准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诵读100句,记考纲重难点词汇(二)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巧用一题多变提高地理习题课教学的有效性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s 1-3重难点预习
Units 13—14重难点☆解☆析
Units 11—12重难点解析
如何上好化学习题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