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结构探究

2021-05-23 11:45邹玉凤
成长 2021年6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目标

邹玉凤

摘 要:“高本贯通”被称之为3(高职)+2(本科)五年学制,其目的在于培养各种高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重点。在教育改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课程要求,尤其是在“高本贯通”中注重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为了达到人才培养规格与目标,需要在现有课程体系上进行完善,通过对一体化课程体系的创新,确保与人才培养目标保持匹配,这样改革创新价值才能得到体现。对此,本研究以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为例,重点探寻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本贯通 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岗位能力 课程一体化设计

新经济常态下,单一的高等职业教育已经难以迎合社会经济转型需求,拥有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的人才十分紧缺已成为了经济发展的短板[1]。基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各自优势与特征,共同合作,携手培养厚理论、高技能、懂应用、会创新的技术性人才成为了趋势所在。对于现代职业教育而言,教育部要求各高职院校与本科学校加强沟通,共同办学,共同培育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高本贯通是现代职业教育中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与本科人才通道畅通,建立一体化职业教育系统。贯通人才培养积极迎合社会对高素质、高水准技能人才需要,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是关键所在,构建可操作、可复制、高效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与实施一体化课程,是高本贯通的重点。

1 “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

“高本贯通”模式为:第一到第三年,主要在高职院校中获取知识,第四年和第五年進入本科院校获取知识。通过5年的培养,学生将接受3.5年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专业学习、至少1年的企业实践活动[3]。在这一培养模式中,要满足教育政策规定,其优势非常明显。首先,行业认可的优势。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中,“双证融通”是培养的关键所在,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满足有关条件后,毕业前可以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这是人社部颁发和行业企业认可的,进而获取明显的就业优势;其次,办学资源优势。“高本贯通”培养能够将高职院校、本科院校等优势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能够对各自的教学平台及师资进行共同分享,再加上企业全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企业输送更多应用型人才。

2 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现状分析——以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为例

2.1 课程结构衔接重点不一致

从课程结构上看,主要从纵向与横向等关系上出发,对多门课程完成合理组合、排列,是设置课程的关键所在。对于汽车运用于维修技术专业而言,为了能够实现高本贯通“一体化”各阶段性教学目标,尤其是应该在课程目标上做好衔接,确保高职课程和本科课程都能够以促进学生职业水平发展为目标,并不是限制于某一职业工作岗位方面。

2.2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重复

分析当前高职和本科的知识结构而发现,在课程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与高校较为相似。在某高职学校中,相关专业需要升入到本科学校进行学习,而高职学习时期,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设置方面重复现象较为普遍,有的课程体系与内容大同小异。对于高职学习的课程,若在本科阶段再一次开设,则导致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且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3 专业课程内容缺乏统一标准

国家与各地区教育机构,并未明确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且未编制高本贯通教材、学习各阶段人才培养计划及相对应的课程,均是独立开展,教学内容思想准线也不统一,重复概率较大。

3 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结构——以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为例

3.1 课程目标设计

高本贯通课程一体化设计的前提在于目标衔接,由高职院校牵头,邀请行业专家、本科专业教师共同探究汽车工作岗位职业能力标准[4]。对于高职教育而言,课程目标为学生毕业后达到中级汽车维修的能力;对于本科教育而言,毕业后学生具有综合诊断与维修汽车的能力,有效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达到高级汽车维修工水平(见表1)。

3.2 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高职阶段“工学交替”、本科阶段“特色班主导”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贯通。其一,基于“3+2”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框架,高职阶段定岗实习设定为“工学交替”环节;其二,基于高本分段目标,对教学资源进行统筹配置,积极探索高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对这一项目及具体实施方案进行科学设计,校内强化训练与企业生产性见习相结合,对专业技术进行有效夯实,着重从“经验层面”培养职业基本能力;其三,探索本科阶段2年“特色班主导”人才培养模式,统筹联合办学冠名定向、零散订单定向等订单分配,对订单培养与常规培养相关教学项目进行系统、针对性设计,开展校内实训、企业定岗实习活动,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掌握更扎实专业技能,毕业后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实现高本贯通班的企业订单就业率超过90%;其四,与用人单位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就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如实行高本贯通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阶段与学生形成就业意向,在半工半读中达到校企合作的目的,这样不仅学校招生更加简单,也为企业招工创造了便利。

3.3 课程体系设计

3.3.1 按照工作任务分层构建“3+2”高本一体化课程体系

由“3+2”高本衔接的高职院校、本科院校及汽车行业企业共同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小组,结合汽车服务行业现状,设定科学合理的核心能力及工作要求。根据汽车维护—维修——综合故障诊断与维修的思路,构建以能力增长为主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如图1。

3.3.2 基于职业能力分级确定“3+2”高本衔接课程内容

大多数高本贯通项目中,在科目与内容中,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重复情况较为常见,严重浪费了教育资源与学习教育,也无法表现出高本层次性差异,不利于高本职业课程一体化。在高本贯通项目实施中,关于教学目标及课程内容的确定,高职、本科教师都必须参与其中,基于能力目标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并有效开发课程[5-6]。下表为高职《汽车电器设备》与本科《汽车电气系统维修》课程内容设计。

3.4 顶岗实习

高职阶段“跟岗见习”、本科阶段“定岗实习”教学环节,确保“科学轮企轮岗”有效贯通。其一,对高职阶段工学交替“汽车保养”、“汽车美容”、“汽车空调保养”等教学项目进行科学合理设计,确定项目教学标准、工学交替管理机制,结合教学要求,在最后几周为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创造机会;其二,在本科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主要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上进行优化,可以引入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方式,在具体的考核标准上加以明确,确保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一年后能够到企业完成轮岗定岗实习,同时进行毕业设计;其三,学校要与企业、学生共同完成“三方协议”的签订,将各自责任、义务等进行合理划分,改善学生岗位实习环境氛围,制定可执行的保障措施;第四,合理分配学生“工学交替”跟班轮岗见习与定岗实习,基于企业生产现状及学生学习水平,合理调配,及时轮换,确保工学交替、定岗实习活动能夠高效率运行;其五,推动安全教育的深入开展,同时提供社会保险;其六,形成轮企轮岗档案,让人才交流“双选”获得有利条件。

3.5 质量评价

要不断优化质量评价体系,确保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形成更加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其一,要将第三方评价引进来,以订单培养为基础,高职院校、高校、订单企业三方参与人才评价的制定;其二,以分段人才培养规格标准为基础,构建高本考核贯通评价标准,并将其纳入单独招生实施规则中,保证其公正性、公平性;其三,纳入汽车企业培训考核体系,与同职业资格证考核标准结合起来,涵盖了能力考核、过程评价、期末评价等内容,对评价方式进行有效改革。

3.6 教学管理

其一,在高职院校、高校成立“高本贯通教学管理部门”,不断完善教学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联合教研制度以及学籍管理贯通制度等;其二,完善教学管理监控网络,尤其是要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在网络信息化手段下,逐步打造“教务管理在线平台”、“定岗实习管理系统”等,让反馈、管理与动态调控教学过程奠定技术支撑。

4 结语

在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中,职业素养是主要目标,职业性、应用型是根本出发点,基于职业分析岗位及工作能力要求,明确科学培养目标,积极整合转本课程,构建符合岗位要求、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并借助云平台,师生进行密切交流,进而培养出厚理论、高技能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志刚,郑广成.基于人才培养规格的“中高本贯通”课程体系界定路径[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31(001):82—84.

[2] 杨彪. 能力成长视角下的高本贯通“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刍议[J].科技经济导刊,2019,000(020):129—130.

[3] 王超,朱振,朱超,等.能动专业高本贯通“3+2”分段培养模式下的课程衔接体系研究[J]. 高师理科学刊,2019,039(012):85—88.

[4] 刘红兵,郭辉.现代职教体系视域下“中高本贯通”衔接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劳动保障世界,2018,514(30):60—60.

[5] 王伟,赵春霞,李志文.“3+2”专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中培养质量保障措施探索[J].科技视界,2019(36):230—231+242.

[6] 马其华,闫业翠,任洪娟,魏丹.基于应用型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中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8(08):25—28.

上海东海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市 200241)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分析
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财务分析》案例教学研究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分层教学改革研究
论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浅谈中职学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效融合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浅谈
艺术职业院校表演专业现状及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探索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文献综述
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关系研究
高校体育新闻专业课程内容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