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珊
平欧大榛子是中国平榛与北美欧榛杂交育成的一个品种, 因其果实大、 果皮薄、 产量高、 经济效益好、 营养丰富、 既可以鲜食又可以制成干果等特点, 近几年在我国的栽培面积快速扩大。 因其为杂交栽培种, 所以不可种子繁殖, 只能采取营养繁殖。 目前, 主要的繁殖方法有根孽法、 组织培养法、 扦插法、 嫁接法等, 以根孽法为主。 但根孽法繁殖速度慢、 繁殖量小, 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故而繁育开始转向以传统的扦插繁殖为主。 总结一套易于掌握又行之有效的扦插方法, 成为平欧大榛子种苗生产的当务之急。 为解决这一生产实际问题,我们进行了一套完整的扦插试验, 并进行了总结, 希望能对平欧大榛子育苗提供指导。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高陵区泾渭镇新绿源农场。 该地海拔308 m,属暖温带大陆性半 湿 润 季 风 型 气 候, 北 纬34°25′11″, 东 经108°58′17″, 年平均气温13.5 ℃, 年日照时数约2 300 小时,无霜期为205~229 天,年降雨量500~700 mm,春季常有寒潮及春旱;夏季多雨,易发生伏旱;初秋多连阴雨天气;冬季寒冷,空气干燥,降水少。
1.2 试验材料 供试插条采自咸阳市旬邑县土桥镇大榛子试验场,品种为“达维”。
供试药剂为吲哚乙酸 (NAA)、 吲哚丁酸(IBA)以及生根粉1 号(ABT1),处理浓度分别为600 mg/L、900 mg/L、1 200 mg/L、1 500 mg/L。
扦插基质分别为:A 园土,B 河沙,C 泥炭,D 珍珠岩。
1.3 试验方法
1.3.1 插条的采集及处理 2020 年6 月25日,从5 年生母株上剪取长势健壮、芽体饱满的无病虫害嫩枝, 剪成长度约为10 cm 的插条。每个插条保留2~4 个芽, 保留最上端的一片叶子, 并将其剪去一半, 其余叶子全部剪除。 每个插条的上端, 剪成平口, 位于最顶端的芽上方1~1.5 cm 处, 下端切口在最下端的芽的背面,距离芽体0.5 cm 左右,斜切。
1.3.2 试验设计 试验插穗在不同生根剂、不同浓度、不同基质中的生根情况。 试验共设48个处理,每个处理扦插面积0.5 m2,插穗25 根。重复3 次。
1.3.3 试验测定的指标 试验测定的指标有:生根率、平均根长、株平均根数。其中,数据的取得方法为:扦插试验进行45 天后,于各处理的3 个重复中分别随机采样5 株, 测取其各指标数据,进行平均。
1.3.4 扦插及日常管理 将3 种生根剂按4 个浓度梯度分别配好、分别盛放。
将准备好的插条按每捆25 根捆好, 插前用其下端迅速蘸取相应的药剂, 然后插入相应的处理中。 插入深度约为插条的一半。 全部扦插完后, 统一喷洒500 倍多菌灵溶液, 浇透插床。
试验地统一用50%遮阴率的遮阳网遮盖。插后每隔2 天喷1 次500 倍多菌灵。平时白天,每隔20 分钟,雾状喷淋清水1 次,保证叶片不干但又不形成水滴。 15 天后,改成每隔1 小时喷淋1 次。 25~30 天后,插穗已经生根,此后不再喷雾。 每隔5 天喷施1 次0.5%质量浓度的尿素。 45 天后,统计数据。
1.3.5 数据统计及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3 进行统计, 用方差分析软件SPSS 19.0 版本进行处理、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榛子插条生根率的影响 扦插管理45 天之后, 对各处理的生根率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处理下插条生根率
由表1 可见:
①相同的生根药剂,其浓度不同,对生根率的影响差异明显。 相对而言,当浓度为1 200 mg/L 时,生根率最高;
②扦插基质相同、生根剂不同时,生根率差异明显;
③生根剂相同、扦插基质不同时,生根率差异明显;
④综合考虑生根剂的种类、浓度以及基质因素,可见在生根剂为IBA、扦插基质为珍珠岩时,插条的生根率最高。
2.2 不同处理对榛子插条平均生根长度的影响 各处理中榛子插条平均根长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 可见:
①相同浓度下,不同的生根剂对插条的根长影响显著;
②同一生根剂的不同浓度,对根长的影响显著;
③浓度及生根调节剂相同时,扦插基质对平均根长有显著影响;
④综合考虑生根调节剂及其浓度, 以及扦插基质对植株根长的影响,由表中可见,最佳配合为: 调节剂为IBA, 其浓度为900 mg/L 及1 200 mg/L,基质为珍珠岩。
表2 不同处理下插条平均生根长度
2.3 不同处理对榛子株平均生根数量(条数)的影响 各处理中榛子插条平均生根数量(条数)的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处理下插条平均生根数量
由表3 可见:
①不同的生根剂对榛子扦插生根的影响差异显著;
②不同的扦插基质对榛子插条生根数有显著影响;
③相同的生根调节剂、 在相同的扦插基质中,浓度不同,对生根数也有较显著的影响;
④综合考虑所有因素, 对插穗生根数量最佳的配合为:调节剂为IBA,其浓度为900 mg/L及1 200 mg/L,基质为园土;调节剂为IBA,其浓度为1 200 mg/L,基质为珍珠岩。
综合前面3 个表中的试验结果, 可知IBA浓度为900 mg/L 及1 200 mg/L 时的珍珠岩基质上, 平欧大榛子的嫩枝扦插取得了最佳的试验效果。
平欧大榛子的扦插繁殖,是一种传统的营养繁殖方法,巩芳娥、陈刚及宫永红等研究人员都分别用不同的生根剂,在不同的扦插基质上对其进行了扦插试验,但都没有将园土纳入扦插基质。 其实,在实际生产中,苗子繁育场更多采用的是传统意义上的土插。 本试验在借用前人部分试验方法的基础上,试验了目前较流行的几种生根剂及扦插基质对平欧大榛子扦插生根的影响。 在对生根数、根长等指标的影响上,试验结果与巩芳娥相印证,试验结果中生根剂的浓度稍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也许在细化浓度实验后,两个试验结果会出现交叉。 陈刚及宫永红的试验中,生根粉(ABT)的生理效应稍高于本试验中的IBA,但差异性不明显。 出现这一结果,可能和插条剪取的部位、试验的季节、插条的老嫩程度及试验用大榛子品种有关。
综合本试验的全部结果及前人的部分试验结论,可以得出:大榛子嫩枝扦插繁殖时,其最佳的扦插基质为珍珠岩,IBA 生根的生理活性最强,其最佳质量浓度可配在900 ~1 200 mg/L之间。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