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子心
又至年关,记忆中那个小小的村落酝酿着浓厚的年味儿。新年是团圆的节日,我也回到了故乡,发现小村依旧,年味依然。
村口落满了昨日盛宴燃放烟花后的碎片,一幢幢瓦房错落有致地沿着街道排列,家家户户都没有锁门,似乎门都未留装锁的地方。弯弯曲曲的村道上,只有几条狗在外面乞食。
还记得小时候的我特别怕狗,一见到狗就被吓得嗷嗷大哭,善良的邻人跺着脚帮我驱赶狗的模样,我至今也忘怀不了。
每逢大年三十,一家人自然少不了围炉吃团圆饭。我还记得村子里有一个特别的风俗:吃百家饭。在村口摆上几条长桌,每户人家将各自做好的几道菜端上长桌,吉时一到,村民们便聚在一起围桌吃百家饭、话家常,可谓是一年中村里最热闹的时候了!
清晨,天边的月牙儿还未退去,奶奶便在厨房里端著大锅做百家饭了。浓浓的油烟闷在屋里,有些呛鼻,奶奶便拿着大蒲扇赶着油烟往小小的烟囱里跑。还未睡醒的我脚拖棉布鞋、睡眼蒙咙地跑出来。年关的清晨有一种透彻心骨的凉,我打着冷战,抱着棉袄,端端正正地坐在布满黑油垢的火炕边。火炕里放着木炭,身旁的爷爷点燃了火。橘红色的火苗映在我因冷而发白的脸颊上,一蹿一蹿的,不一会儿人暖了,心也亮堂了。火炕上放着一口大锅,里面的水沸腾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气泡往上冒,散发着丝丝白气,似吞云吐雾,又好似叼着烟斗的小秃头。
灶房的房梁上用红绳挂着一串串腊肉,腊肉上还躺着一粒粒盐,不禁想伸手将腊肉取下来,却又不敢。这迟疑的模样让旁边做百家饭的奶奶看到了,她不禁眉毛一挑,偷偷地笑了:“看把你馋的,我等一下就给你做这香香的油油的腊肉吃,管你吃饱!”奶奶拖着长长的音调看着我说道,只那么一眼,她又快活地去忙活了。
村口摆百家饭的地方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大人们见了面相互大声喊着名字,有的还客气地递上一根烟。远去城市谋生的讲述着减免税、孩子就近入学等国家各种优惠政策;在家务农的细数着农机补贴、扶贫产业的兴办带来的解决在家就能就业的好处。人群中时不时传来爽朗的大笑声。孩子们穿着各色羽绒服在人群中来回穿梭。
马上就要开席了!孩子们停止嬉笑奔跑,他们双手作揖,送上对长辈们来年美好的祝福。长辈们往往会将藏在身后的红包赏给孩子们,或是从口袋里掏出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果递到孩子们面前,这些红包和糖果都是他们最想得到的。
那融人了每户人家手艺与心意的百家饭,又怎能让人忘怀得了啊!乡村的气息中洋溢着节日的喜庆,百家饭里塞满了大人和孩子们的祝福和希望。还是那个小小的村落,还是那条蜿蜒的山路,还是那群辛勤耕作的人,以及他们那越酿越浓的淳朴人情。什么都没有变,一切的美好和温暖都留在这个村落里了。
岁月静好,日子如莲,平静至美,小村依然。
我爱小村,此情依然。
(指导教师 徐春明 编 辑 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