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发展理念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1-05-21 08:41刘光宇孙天垚许玥姮
科技智囊 2021年3期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路径研究高质量发展

刘光宇 孙天垚 许玥姮

摘  要: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引领我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科学指导方针。文化产业的使命担当是理解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基础。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在具体发展路径设计上,应以创新理念提升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协调理念完善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以绿色理念规范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以开放理念活跃文化贸易进出口,以共享理念释放文化产业的正外部性。

关键词: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j.cnki.1006-3676.2021.03.01

A Path Research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under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s

Liu Guangyu1,2,3  Sun Tianyao1,2   Xu Yueheng1,3

(1.Beij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Beijing,100044;2.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Standardization Research,Beijing,100044;3.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rategic Decision-making Consulting Center,Beijing,100044)

Abstract: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overall economy of China.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request of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provides a scientific guidance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industries. The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y of cultural industries is the logical foundation to understand its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ies must be consider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concepts of innovative, coordinated,green,open and inclusive development.Specifically, innovative concept aims to strength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ultural industries,coordinated concept points to improving the spacial layout of cultural industries,green concept targets developing mode regulation of cultural industries,open concept focuses on stimulating the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n cultural industries,and inclusive concept calls for the positive externalities of cultural industries.

Keywords:Cultural industries;High-quality development;New development concepts;Path research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1]。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大创新,新发展理念的聚合成就高质量发展[3]。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的文化产业终将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依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离不开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围绕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應夯实基本的逻辑基础,这一逻辑基础至少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基于顶层设计的寄望;二是基于学界研究的铺垫。

(一)基于顶层设计寄望的分析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在这一阶段面临的挑战与高速增长阶段的不同,亟须调整产业的发展方式,优化供给侧结构,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符合国家长期战略发展目标的选择。将“高质量”作为一个核心概念置于重大政策意涵表达之中,是对经济学的一个挑战[4]。同时,就经济角度而言,《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中指出,文化产业具有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等新经济特征。文化产业实际上已经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被认为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达国家重要的支柱性产业[5]。因此,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018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针对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文化市场主体、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提出具体要求:“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同时,总书记强调了国家对文化体制改革的决心[6]。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论断,其作为科学指导方针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导向[7]。

(二)基于学界研究铺垫的分析

除了上述基于顶层设计的逻辑分析,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法还与学界中部分既有研究产生了共鸣。虽然一直鲜有学者专门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逻辑上的界定,但其周边研究依然可为此奠定学理基础。例如,范周、祁吟墨认为,在我国经济已经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之时,文化产业也亟须实现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变[8]。刘宇、周建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级状态和最优状态[9]。张学勤提出,产业政策、投资机制、版权保护和人才聚合等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础[10]。贺达、任文龙分析了产业政策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路径[11]。郑自立认为,文化科技融合是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12]。显然,上述研究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向基本一致,但其尚未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法进行明确的阐释。笔者拟从文化产业使命担当的角度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出阐释,夯实相关研究的逻辑学语词基础。

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理念的对接

“什么是高质量发展,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概括。”[13]人民日报评论员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新发展理念的角度作出了权威概括: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14]。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关于新发展理念的相关论述中提到的“创新是第一动力,协调是内生特点、绿色是普遍形态、开放是必由之路、共享是根本目的”这一论述在学界被广泛采纳。由此为发端,沿着顶层设计的思路,可以梳理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链条,并探究出新发展理念对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引路径。

(一)高质量发展是文化产业的使命担当

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指向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5]。以高质量发展取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进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高质量发展指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有赖于文化产业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所以,高质量发展是文化产业义不容辞的使命和担当,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语词得以在逻辑上确立。

(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系于新发展理念

高质量发展是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基本前提和根本目标[16]。新发展理念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具体落实表现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其特征与实现路径也都植根于新发展理念。

对此,部分学者已经在5大发展理念下进行了文化产业發展的探索,并提出创新理念应用于提升原创力,协同理念应用于平衡区域发展,绿色理念应用于调整产业结构,开放理念应用于对外交流及贸易,共享理念应用于扶贫攻坚[17]。部分学者从4个方面归纳了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1.更强的增长动力与创新能力;2.更合理的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3.更好的产品质量和服务;4.更高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效益[18]。以上述研究为基础,笔者拟完成新发展理念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对接,并进一步论证二者之间的关系。

无论就满足人们文化获得感、幸福感的意义而言,还是就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而言,文化产业都具有高质量发展的天然品质和政策期待,担当着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使命,这应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研究的逻辑基础。基于新发展理念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应以创新理念提升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以协调理念完善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以绿色理念规范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以开放理念活跃文化贸易进出口、以共享理念释放文化产业的正外部性。

三、以创新理念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9],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中,创新理念居于首位。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2],这体现了党和国家把创新贯穿于一切工作中,并形成鼓励文化创新的社会氛围。具体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有赖于从以下3个方面贯彻落实创新理念。

(一)以制度创新提供保障和激励

2015年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增强紧迫感,把更多精力用在研究增强创新能力上,着力破除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政策和法律法规,创造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动的体制环境。”[20]文化产业兼具意识形态属性和经济属性于一身,是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矛盾凸显领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因此,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制度换挡的要求尤其复杂,既需要相关单位加大对以往政策法规的执行力度,解决知识产权保护等积重已久的问题,又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重新布局文化资源、资金资源、人才资源在内的各种社会资源,充分调动文化从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提供保障,激发文化供给侧的潜能。

(二)以科技创新提供不竭动力

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出路,科技力量是关键,科技创新见证了文化产业演变发展的历史轨迹[21]。近年来,在ABCD(Artificial Intelligence、Block Chain、Cloud Computing、Data & Data Analytics)技术的催化下,数字文化产业、数字创意产业、数字内容产业、泛娱乐、新文娱等文化新业态层出不穷。这些都是对文化产业新的演绎与延伸,拓展了文化产业的边界,构建了新的文化消费生态[22]。由此可见,新型文化业态的形成和发展需要科技创新提供内核动力[23]。

(三)以文化创新明确发展方向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6]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创新发展。然而,近年来,某些地方或部分文化产业的细分领域追求产业规模扩张,缺乏精品意识,制作了一些原创水平不高、同质化严重的文化产品。例如,情节雷同、缺乏创新的“抗日神剧”“宫廷戏”,直接从国外购买版权甚至照搬的相亲类、真人秀类电视节目,内容低俗、格调低下的手机直播和短视频内容,庸俗、媚俗的各类舞台表演等。由此可见,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比以往更加注重融入文化创新理念,提升文化产品供需两端的文化素养,提升文化产品本身的人文价值。

四、以协调理念完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

“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24]协调理念着重解决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与结构性矛盾。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痼疾是由参差不齐的区域发展水平和较大的城乡差异导致的,目前的发展状况与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仍存在一定差距,亟待引入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协调发展理念[25]。

(一)正视文化产业的地区差异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受经济发展程度和文化资源的综合影响。从经济发展程度看,我国区域经济布局已形成东部率先、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的梯度板块格局。从文化资源上看,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分布差异也较为明显。这导致了我国文化产业较为突出的“极化现象”: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基础雄厚、势头良好,东北和西北地区的文化产业则因为经济发展放缓而面临一定困难。全国范围内尚未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商品和文化要素市场。此外,城乡差异也影响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水平差异导致居民对文化的需求差异较大。

(二)调整和完善区域政策体系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然而,上述地区的一些文化产业相关规划与政策法规仍然缺乏统筹协调,难以形成合力。以协调理念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应由中央层面统筹引导各区域,配合各自宏观发展战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以即将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产业促进法》为契机,为区域文化产业协调发展提供合理的顶层设计,从制度环境层面打破阻碍文化产业要素流动的壁垒,促进文化产业相关资源的配置优化,加速形成全国统一、便捷高效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流通体系,进一步激发全国文化市场活力。

(三)以比较优势促进错位发展

以协调理念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政府除了要正视地区发展差异、调整和完善区域政策体系,还应注重城乡差异,尤其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地区的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品供给。目前,我国乡村的文化产业發展程度较低,各地应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合理开发乡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正视城市和乡村文化产业错位发展的局面,并顺势将文化产业转化成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以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文化扶贫的标准化、有效化、现代化,补齐乡村文化短板,逐步消除不同区域间的文化差距,共同实现“文化小康”。

五、以绿色理念规范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

绿色发展的终极指向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4]。绿色发展模式强调兼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发展文化产业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26]。2017年5月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该文件强调: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27]。然而,产业发展常常遇到与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相冲突的情况,我国文化产业目前也处于这一阶段[28]。这就要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入手,进一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一)着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

相对于传统产业,文化产业的本质是以精神生产和心理消费,是以文化为核心内容而进行的创作、生产、传播、展示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活动。无论从供给侧的生产方式观察,还是从需求侧的消费方式考量,这些活动都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资源可循环重复使用等绿色特征为常态,对物质资源和自然生态的影响都远小于其他产业。2016年4月11日,国家林业局印发了《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年)》,该文件提出:推进生态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强化生态意识、培育文明理念,形成企业生态文化的内在自觉,走上绿色发展之路[29]。从现有基础看,森林文化、竹文化、茶文化、花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养生等生态文化产业,正在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就业空间和普惠民生的新兴产业[30]。以宁夏沙坡头、阿拉善英雄会、钱塘江观潮为代表的沙漠、草原、海洋等生态文化特色产业方兴未艾。一批以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专类生态园(植物园、树木园、茶园、竹园、银杏园、牡丹园等)、海岛等为载体的生态文化产品和产业品牌正在形成。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应把生态文化产业作为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并进一步做大做强。

(二)大力倡导绿色文化消费

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石[31]。绿色生活方式离不开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购买和消费活动,是一种具有生态意识的、高层次的理性消费行为[32]。文化消费具有很强的绿色消费属性。但是,承载文化消费的部分物质载体也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例如,大型文化活动和文化场所为营造氛围使用的一次性布展材料、焰火表演,粉丝文化消费中的“应援棒”“应援服”等。此外,一些店铺空置率居高不下的文化街、少有人问津的度假休闲区也都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这都与绿色发展理念背道而驰,严重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方面,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亟待落实对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科学布局,对生态环境的合理保护,“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33]。

六、以开放理念活跃文化贸易进出口

开放是激发文化生命力、提升文化创造力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34]。2018年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强调,要持续推进服务业开放,深化农业、采矿业、制造业开放,加快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放进程[35]。文化产品的出口既创造经济价值,还能输出价值观念,其可以成为体现意识形态的载体和传播工具[36]。因此,贯彻开放理念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经济“硬实力”的比拼,也关乎国家间“软实力”的较量。

(一)更加重视文化贸易进出口额的指标意义

文化贸易进出口额是衡量文化贸易进出口活跃程度的直观指标,应进一步成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监测指标。文化交流实践表明,在全球化语境下,无论是政府主导的文化交流还是民间的文化往来,在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辐射力方面,都不如文化贸易,“文化卖出去比送出去效果好”已成为普遍共识[37]。活跃的文化贸易是反映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维度。2018年,我国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出口总额1370.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8.3%。其中,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为1023.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4%;文化服务进出口总额为346.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8%[38]。此外,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已达3964家。这些数据说明,我国文化贸易活跃度正逐步提高,我国对外文化贸易的增长速度和结构的发展趋势有望持续向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可期。从结构上看,我国在国际分工中产业链的升级仍然受到文化贸易逆差规模扩大趋势的制约[39]。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更加重视文化贸易进出口额相关统计指标的意义。

(二)协同发挥文化贸易进出口双轮驱动效应

从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所处的开放背景看,我国对外开放进入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加均衡的阶段[24]。这种均衡反映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要求协同发挥文化贸易进出口双轮驱动效应。一方面,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共同推动下,文化出口既能反映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深度与广度,又可以在国际竞争中检验自身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这有利于促进国内文化产业提质增效,还能提升我国在全球文化版图的地位,对于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气派、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具有显著作用。另一方面,文化进口体现着我国对外域文明优秀成果的吸纳程度,利于中国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借鉴和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兼收并蓄、和而不同。总之,我国要实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协同发挥文化贸易进出口双轮驱动效应,在以出口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以进口包容外来先进文化,吸收异质文化的长处,把加快文化产业开放进程作为推进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七、以共享理念释放文化产业的正外部性

在5大新发展理念中,共享理念体现为发展的人民性[40]。共享理念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4]。具体到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共享理念就是要以“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根本导向,积极引导文化产业正外部性的释放,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一)以“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根本导向

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全体公民的精神文化素养;同时,关注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多层次性,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文化利益,保证人人享有文化发展机遇和发展成果。这就要求政府引导文化企业在履行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之外,更加自觉地践行社会责任。文化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伦理基础,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例如,一些文化企业的文化产品在市场上获取超额利润之后,可以低成本甚至无偿授权公用,将文化产业成果转化为文化事业资源,以免费开放、惠民演出等形式接入节日庆典、禮仪规范、民风民俗等公共文化领域。这既保障了人民共享更多改革红利,又能提升相关文化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要求各级政府转变文化产业发展的唯GDP评价导向,重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社会效益与长期效益,为子孙后代创造和留存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二)积极引导文化产业正外部性的释放

文化产品与服务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可以近乎恒久、无限广泛地被消费或利用,而使用价值不会大幅损耗,这就为文化产业释放正外部性奠定了天然基础。消费水平较高、支付能力较强的消费者可以为了时效性而代付溢价,消费水平较低、支付能力较弱的消费者则可以稍后以较低的代价甚至零支出获取同等的使用价值。例如,电影院线上映的一些大片,热映一段时间之后可以转到电视媒体放映,为更广范围的受众免费共享。许多定价昂贵的出版物在一次消费之后,可以通过打折甚至捐赠等方式流通到低消费水平群体。这就要求政府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深入贯彻共享理念,积极引导其正外部性的释放,促成文化成果的全民共享。

首先,政府可以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和基于“互联网+”的文化云平台等高新技术手段,整合最丰富的文化资源,覆盖最广泛的用户文化需求,引导文化产业释放的高质量文化供给为广大群众提供精准高效的文化服务。其次,政府可通过项目撬动、社会运作、企业赞助、能人助办、PPP等方式,多渠道、多模式、多样式地提升高质量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共享水平。最后,政府应全方位做好文化共享制度建设,从队伍建设、财政资金、基础设施、市场培育等方面为文化共享的制度化、规范化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度与获得感。

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2019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由此可见,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41]。政府应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5-11-04(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6-03-18(9).

[3] 田秋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6):1-8.

[4] 金碚.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学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8(04):5-18.

[5] 国家文化科技创新工程纲要[EB/OL].(2012-08-06)[2020-10-14].http://www.most.gov.cn/ztzl/gjwhkjcxgc/whkjgcgy/201208/t20120806_96067.htm.

[6]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N].人民日报,2018-08-23(1).

[7] 赵学琳.改革开放40年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发展阶段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8,16(06):71-75.

[8] 范周,祁吟墨.深度融合,守正创新:助推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J].出版广角,2019(09):6-10.

[9] 刘宇,周建新.新时代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出版广角,2019(10):9-12.

[10] 张学勤.“文化+”,融合创新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J].出版广角,2019(09):21-24.

[11] 贺达,任文龙.产业政策对中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9(01):19-27.

[12] 郑自立.文化科技融合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策略[J].当代经济管理,2019,41(02):53-59.

[13] 杨伟民.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推动高质量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8(02):13-17.

[14] 人民日报评论员.大力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17-12-23(1).

[15] 习近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EB/OL].(2017-10-18)[2021-1-7].http://m.people.cn/n4/2017/1018/c204500-9999520.html.

[16] 吕守军,代政.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意蕴及实现路径[J].经济纵横,2019(03):16-22,2.

[17] 郑自立.五大理念与文化产业发展战略[J].开放导报,2016(04):65-67.

[18] 郑自立. 文化科技融合助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策略[J].当代经济管理,2019,41(02):53-59.

[19] 习近平谈创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03-01(9).

[20] 真抓实干主动作为形成合力 确保中央重大经济决策落地见效[N].人民日报,2015-02-11(1).

[21] 解学芳.论科技创新主导的文化产业演化规律[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4):60-67.

[22] 李文军,李巧明.改革开放40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历程及其取向[J].改革,2018(12):54-64.

[23] 王志刚.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J].求是,2012(02):54-56.

[24] 习近平.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J].求是,2019(10):4-16.

[25] 习近平.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发挥优势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N].人民日报,2019-08-27(1).

[26] 车树林,顾江,郭新茹.文化产业对区域绿色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江西社会科学,2017,37(02):38-46.

[27] 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7-05-08(10).

[28] 李红忠.浅谈文化产业的绿色发展之路[J].艺术科技,2016,29(08):142.

[29] 國家林业局关于印发《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年)》的通知[EB/OL].(2016-04-11)[2020-12-10].http://www.forestry.gov.cn/main/4508/20160411/861428.html.

[30] 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年)[EB/OL].(2016-04-11)[2020-12-10].http://www.forestry.gov.cn/main/72/content-861102.html.

[31] 温宗国.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N].人民日报,2018-07-29(8).

[32] 劳可夫.消费者创新性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3(04):106-113,132.

[33] 抓住机遇立足优势积极作为系统谋划“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N].人民日报,2015-05-29(1).

[34] 沈壮海.文化强国建设的中国逻辑[N].人民日报,2016-09-21(7).

[35] 中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高”在何处?[EB/OL].(2018-11-05)[2020-12-10].http://www.chinanews.com/gn/2018/11-05/8668685.shtml.

[36] 叶雪.国家文化产业安全的法律思考——以文化产业对外开放为视角[J].出版科学,2015,23(02):21-25.

[37] 范玉刚.发展文化贸易的国际视野与战略意识——以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发展为视角[J].学术探索,2017(08):1-10.

[38] 于帆.2018年我国对外文化贸易实现快速增长[N].中国文化报,2019-03-17(1).

[39] 干春晖,王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回顾与展望[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08):3.

[40] 江晓军,欧阳友权.论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民性[J].出版广角,2018(09):26-28.

[41] 韩保江.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N].中华工商时报,2019-12-23(3).

猜你喜欢
新发展理念路径研究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哈尔滨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