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 慧,何 晨,卫荣宁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广西 南宁 530000)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每个人都有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权利[1],而卫生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不仅关系到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更直接影响到居民的健康水平[2]。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资源仍存在配置不合理的现象[3],影响居民卫生资源利用的公平性和可及性。为更好了解当前西部地区卫生资源配置现状,为其卫生资源配置布局规划提供建议和依据,本文运用地理集聚度、人口集聚度和经济集聚度对西部地区进行分析评价,以期为更好促进西部地区卫生资源合理、公平配置提供一定的参考。
数据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年度统计数据,选取2014-2018 年卫生统计指标数据,指标包括西部地区12 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卫生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以及各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地理面积和每年的常住人口等。本研究中的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12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分为西南5 省/直辖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5 省/自治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以及内蒙古和广西。
采用集聚度对西部地区进行卫生资源配置评价。集聚度最早用于产业经济研究,之后被用于人口学研究,袁素维等人将集聚度的基本思想用于卫生领域用以评价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4]。卫生资源配置从地理、人口、经济因素进行分析,集聚度可分为卫生资源集聚度、人口资源集聚度和经济集聚度,公式分别如下:
卫生资源集聚度表示某一地域内占上一层次区域1%的土地面积上集聚的卫生资源数量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人口集聚度表示某一地区以占1%的上一层次区域国土面积上集聚的人口比重(%),计算公式为:
经济集聚度代表某地区占全国1%的国土面积上集聚度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计算公式为:
3 个公式中,Ai表示地区i的土地面积,An 表示全国的土地面积。式(1)中,HRADi用来表示某地区i的卫生资源集聚度,HRi表示地区i拥有的卫生资源数量,HRn表示全国的卫生资源数量。式(2)中,PADi表示地区i的人口集聚度,Pi表示地区i的人口数量,Pn表示全国的人口数量。式(3)中,EADi用来表示地区i的经济集聚度,Ei表示地区i的地区生产总值,En表示国内生产总值。当HRADi=1 时,表示地区i区域内不同组间的卫生资源按照地理配置处于绝对公平,当HRADi>1 时,表示该地区按照地理配置卫生资源富集;当HRADi<1 时,表示该地区按照地理配置卫生资源不足;当HRADi/PADi(EADi)=1 时,表示地区i区域内不同组间的卫生资源按照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分布处于绝对公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发布的历年卫生统计数据,得到2014-2018 年西部地区卫生资源指标数据。将原始数据分别按公式(1)(2)(3)进行计算得到地理集聚度、人口集聚度、经济集聚度。
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和宁夏的HRADi均大于1,按地理配置的卫生资源均衡性较高。内蒙古、西藏、青海、新疆4 个地区的卫生资源集聚度均小于1,按地理配置的卫生资源均衡性较低,见表1。
表1 西部地区人口和按地理配置的卫生资源集聚度
卫生资源集聚度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中,陕西都大于1,说明陕西卫生资源较人口相对过剩;内蒙古的床位集聚度与人口集聚度比值小于1 说明内蒙古的床位资源较人口相对不足;四川省的卫技人员和注册护士按人口配置不足;西藏和甘肃的卫生机构指标按人口配置较好,但其他资源指标均较差;广西、云南的卫生资源与人口集聚度的比值大部分都小于1,卫生资源相对人口不足,见表2。
广西、贵州、甘肃和青海的卫生资源集聚度与经济集聚度比值大于1,说明3 个省份按经济配置的合理性总体上较好。内蒙古、重庆、陕西3 个地区的HRADi/PADi比值均小于1,按经济配置的公平性较差,卫生资源财政投入不足。内蒙古、重庆、云南、陕西、宁夏、新疆6 个地区的卫生机构资源集聚度与经济集聚度比值小于1,说明一半的地区卫生机构的经济可及度较差,见表3。
表2 西部地区卫生资源集聚度与人口集聚度比值
2018 年全国每千人口拥有床位数、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分别为6.03 张、6.83 人、2.59 人、2.94 人,西部地区的分别是6.51 张、6.22 人、2.41 人、2.69 人[5],每千人口拥有卫生人力资源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表1 来看,我国西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整体资源集聚度变化幅度均较小,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和宁夏的5 项HRADi均大于1,卫生资源配置聚集度较高,其中重庆的HRADi最高,在6 左右,是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的6 倍左右,表明重庆的卫生资源较为集中,从地理层面显得相对过剩。内蒙古、西藏、青海、新疆的5 项HRADi均小于1,其中西藏的HRADi最低,表明西藏的卫生资源配置比较匮乏。从省份的地理分布来看,西南地区的卫生资源按地理配置整体上优于西北地区,与沈晓的分析结果一致[4],西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口分布不集中,地理环境较复杂,居民的卫生服务可及性较差,而西南地区呈小幅度波动上升的趋势。
表2 可看出,卫生机构按人口配置较好的地区有内蒙古、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其中,西藏卫生机构按人口配置最集中。床位数按人口配置较好的地区有重庆、四川、贵州、陕西、新疆;西藏的床位配置最差。卫生技术人员按人口配置较好地区有内蒙古、陕西、青海、宁夏、新疆。执业(助理)医师按人口配置较好的地区有内蒙古、重庆、四川、陕西、青海、宁夏、新疆。注册护士按人口配置较好地区有内蒙古、重庆、贵州、陕西、宁夏,其中西藏的注册护士配置比较差。总体上看,陕西卫生资源按人口规模配置总体较好;西部各地区之间卫生资源按人口规模配置的总体情况差异不明显。
表3 西部地区卫生资源集聚度与经济集聚度比值
表3 显示,内蒙古、重庆、云南、陕西、宁夏、新疆的卫生资源按经济配置的合理性较差。重庆2014-2018 年的5 项HRADi/PADi比值变化均不大,且数值偏低,提示其卫生经济投入上存在不足。内蒙古、广西、甘肃、青海、宁夏的HRADi/PADi比值整体上呈上升态势,其中甘肃的增长较快,2018 年的卫生机构HRADi/PADi比值为2.082,提示在加大投入的同时,需警惕过度增长导致的资源浪费。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和新疆的HRADi/PADi比值整体有所下降,提示西南地区卫生资源的经济配置弱于西北地区。
3.2.1 因地制宜,实行区域配置政策
地理布局合理性直接影响群众就医的便捷度,对于广袤的山区而言,“地向性”指标的影响更大,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居民因为与卫生资源的距离较远,导致其就医便捷度不高。
西北地区和内蒙古、西藏等地气候干旱,距海遥远,高原盆地和戈壁沙滩为主要景观特点,复杂的地形致使大部分地区人烟荒芜且人员流出量大,导致卫生资源投入不合理,地理可及性较差。针对这些地区的地理特点,卫生资源配置规划应当根据其地理环境特点,推行“巡回医疗点+流动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卫生服务模式、“互联网+医疗”模式[6]等,提高偏远地区居民获取卫生资源的公平性、可及性。对于地理布局集聚度高的地区而言,应进一步优化和调整卫生资源布局,如主城区突出提升以三级医院为主体的高端医疗水平,重点提升医疗服务建设;将二级公立医院转为康复、老年护理等接续性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同时主动将过剩的医疗资源下沉到其他相对匮乏地区[7]。
2018 年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占西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大,为8.5%,但HRADi/EADi比值分别为0.85和0.7 均远小于1,即卫生资源的占比较小,卫生资源经济投入不足,建议政府加大对内蒙古的卫生财政投入尤其做好当地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卫生资源调配工作。
3.2.2 加大财政投入,提升卫生人力、物力的经济投入
人口的稠密度直接影响一定区域内群众对医疗资源的需求大小,对于人口密集地区而言,“人向性”指标对卫生资源配置的影响程度更大。
广西和甘肃两地的经济可及度呈上升趋势,但是人口可及度相对差一些,两省地形多以盆地、高原、山地为主,居住土地面积小,加上逐年增多的流动人口,可居住的地理范围人口密度相对较大,即人口稠密的地方人口可及性较差,这与危凤卿的研究结果一致[8]。建议政府和卫生管理部门针对这两省(自治区)的不合理配置给以协调优化:充分考虑政府财政压力和市场失灵双重困境,完善政府医疗卫生转移支付制度,缓解因经济因素导致的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象[9];鼓励卫生人力资源向两地区流动、下沉,提高常住人口的卫生资源可及性[10]。
3.2.3 政府主导,合理调控资金分配
经济水平的高低对卫生人力和物力资源的供给产生重要的影响,卫生资源配置的可及性更注重“经济向性”的影响程度。
重庆和陕西的地理和人口可及度良好,但是经济可及度较差。在重庆和陕西的卫生资源配置中,应当重点考虑经济配置因素,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提高地区卫生资源可及性[11]。
3.2.4 鼓励多元办医,加大医疗机构数量
总体上看,目前无论是地理可及性、人口可及性和经济可及性,西部地区都有省份的资源配置处于较差的位置,说明西部的资源配置合理性欠佳。政府应当加大多元办医的政策支持,鼓励多种形式社会办医,激发医疗领域的社会投资活力,破除社会力量进入医疗领域的限制和壁垒,放宽社会办医准入条件、拓宽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多方位完善社会办医的管理和监督;重视民营医院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12];推进多点执业政策,提高卫生人才的流动性;鼓励社会办医与公立医院、保险机构等多方合作,激发社会办医活力,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13]。另外,政府规划卫生机构数量投入时,应当根据人口相对地理的分布,充分考虑医疗机构服务半径,合理布局卫生机构,尽可能方便群众就医。针对西部地区卫生人力资源不足的现况,建议制定向欠发达地区的卫生人力资源的协调发展政策,优化基层医务人员晋升通道,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进而提高下沉卫生人才资源收入,不断提升卫生人才资源质量,加快医联体建立以产生辐射带动作用和实现人才共享[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