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星, 阮志兵, 胡雨
病例资料患者,男,38岁,脐周阵发性绞痛1月余,牵扯至左腰背部;外院腹部B超显示脾区低回声团块,左肾结石;上腹部CT平扫示左脾肾间隙及脾区稍低密度灶,考虑炎性病变;住院予以抗感染治疗后复查CT病灶未见明显改变。门诊以“左脾肾间隙肿块:肿瘤?”收入我院。既往1年前因左肾结石于外院行超声波碎石,3年前背部外伤史并未予以治疗。我院上腹部CT增强示脾脏后下极见不规则形、轻度不均匀强化肿块影(图1a),大小约4.5 cm×3.2 cm×5.0 cm,边缘欠清呈分叶状,无包膜,其内见无强化低密度区,实质部分动脉期、静脉期及延迟期CT值分别约42 HU、44 HU、48 HU(图1a~c),累及脾肾间隙、左肾包膜;CT拟诊为脾脏恶性占位。
手术及病理:于全麻下行“脾脏肿瘤切除术”,开腹探查脾后下极见大小约5.0 cm×4.0cm包块,侵及左肾前筋膜与肾包膜形成致密粘连。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脾脏肌纤维母细胞肉瘤(图1e~f)。
图1 脾脏肌纤维母细胞肉瘤患者,男,38岁。a) 上腹部增强CT示脾后下极包膜下轻度不均匀强化团块,边缘欠清,累及脾肾间隙及左肾包膜,动脉期病灶CT值约42 HU; b) 静脉早期图像,病灶CT值约44 HU; c) 延迟期图像,病灶CT值约48 HU; d) 静脉早期冠状面重建图像能更清晰显示病灶整体及周围侵犯; e) 镜下示肿瘤细胞呈梭形、旋涡状排列(×20,HE); f) 免疫组化示CK(+)、Vim(+)、SMA(+)、Desmin(-)、S-100(-)、Ki-67(约30%+); g) 脾占位切除半年后CT增强动脉期图像示肿瘤复发,侵犯肾周间隙及左侧腰大肌、左侧腹壁。
讨论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low-grade myofibroblastic sarcoma,LGMS)是一种罕见的由肌纤维母细胞分化而来的间叶组织源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表现为渐进性增大的无痛性包块,好发于头颈部(尤其口腔及舌)、四肢、腹壁[1,2],极少数可发生于胰腺、胃、膀胱等部位[3-5],发生于脾脏更为罕见。LGMS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相关文献报道其CT表现多为单发类圆形或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呈均匀或不均匀中等或稍低密度肿块,部分可见钙化灶,边界较清,常呈弥漫性浸润或分叶状生长,可累及周围组织或脏器;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轻、中度甚至明显强化[2-5]。本例表现与文献报道基本符合,肿块边缘凹凸不平,无包膜,呈浸润性及侵袭性生长并累及脾肾间隙及左肾。
脾脏LGMS罕见,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①脾脏恶性淋巴瘤。脾脏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可单发或多发,呈浸润性生长,无包膜,轻度强化,常有脾肿大及其他部位淋巴结异常等特征性表现[6];②脾脏转移瘤。常有原发肿瘤史,典型者呈“牛眼征”改变[6];③脾脏血管肉瘤。肿瘤内及脾包膜下出血、多期增强呈向心性充填样强化表现具有特征性[7];④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呈非浸润性生长,边界相对清晰,多无周围组织及器官侵犯等良性病变征象有助于鉴别。
脾脏LGMS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无痛性、缓慢生长的肿块,影像表现可反映其低度恶性之浸润性、侵袭性生长的病理特点,但术前诊断仍困难,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5],辅以放化疗,但疗效不确定、易复发,转移少见,本例随访半年后复发,提示预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