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 爽
( 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 , 辽宁 本溪 117000 )
老年人因骨代谢异常,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进而增加了骨脆性,并且因老年人机体各项功能出现退行性变,运动功能衰退,导致平衡能力受到影响,容易出现摔倒的情况,使得骨折的发生率有明显的提高[1]。随着人们护理意识的提高,近年来如何降低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风险,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研究的重点。本文为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对护理标识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将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80例老年骨折患者纳入研究,男性99例、女性81例;年龄区间62-83岁,中位数年龄(76.4±2.4)岁;骨折类型:股骨粗隆骨骨折64例、髋部骨折83例、髌骨骨折18例、胫腓骨骨折15例。均分2组,对比2组患者的常规性资料,差异显示为P>0.05。本院同期骨科护理人员共有30例,年龄区间为21-33岁;护龄3-16年,将其随机均分成2组,分别对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护理干预。
2 方法: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皮肤护理、心理护理、饮食干预、早期功能康复锻炼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应用护理标识进行风险防控,具体内容为:(1)专业技能培训。组织护理人员进行风险管理的培训,对往昔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的发生情况进行了解,进而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并根据总结的风险高危因素制定针对性风控措施。学习护理标识的图、颜色以及文字说明,对护理人员风险防范行为进行规范[2]。(2)护理标识的应用。按照标识的含义定点进行悬挂,在标识的下方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提醒护理人员的同时也对患者的行为起到了警示的作用。对每位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进行分析评估后悬挂针对性的标识提醒[3]。(3)护士站护理标识的应用。在护士站设置护理标识张贴专区,包括坠床专区、防跌倒专区、防住院感染专区等,使用不同的文字和图形代表各个专区,并且在专区贴上红色警示标识,提醒护理人员及时对患者进行护理[4]。
3 观察指标:观察并对比2组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评估内容:风险管理理论成绩、操作评分以及风险管理合格率。统计并对比2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评估内容:住院感染、压疮、跌倒、坠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护理风险的发生。使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2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评估,护理可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一般,患者可根据自身实际感受进行勾选。
5 结果
4.1 2组护理人员护理风险管理能力对比:观察组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理论考试分数以及风险管理实际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且数据对比差异为P<0.05,具体见表1。观察组护理人员风险管理合格率为93.3%,仅有1人不合格;对照组则有6人不合格,合格率为60%,2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x2=4.1221,P=0.0423。
表1 2组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能力对比分)
5.2 2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数据对比差异验证了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表2 2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n,%)
5.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优势较为明显,并且差异显著,P<0.005,具体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对比(n,%)
老年人因机体功能衰退使得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与常人相比较高,骨质疏松症使得老年人的骨脆性有所增加,并且因老年性退行性病变使得老年人运动功能受到影响,增加了摔倒的几率,所以老年人发生骨折的几率较高。骨折后需要长期卧床进行休养,如护理不当老年患者容易出现压疮、住院感染等并发症,使得护理风险有所增加[5]。为降低护理风险,临床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对老年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这种方式能够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率,而护理标识则是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护理标识能够提醒护理人员规避护理风险,增强其风险防控意识,同时还能够促使护理人员定时完成每天的护理工作,进而有效的提高了护理风险管理合格率。护理标识除了能够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同时还能够警示患者以及家属,有效的降低了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同时护理标识还能够让患者了解到各种护理操作的意义,进而提高其护理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6]。
综上所述,将护理标识应用于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管理能力,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对于促进护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护理标识在老年骨折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具有较为明显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