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知投入对线上学习效果的影响:信息素养的中介作用

2021-05-20 03:33刘雨杭姚伟
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中介作用学前教育专业信息素养

刘雨杭 姚伟

【摘要】对519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知投入、信息素养和线上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知投入、信息素养和线上学习效果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三者呈显著正相关,信息素养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知投入和线上学习效果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者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认知投入;线上学习效果;信息素养;中介作用

【中图分类号】G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21)1/2-0040-05

学习投入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体力投入和心理投入的总和。〔1〕学习投入包括行为投入、情感投入和认知投入等内容。〔2,3〕其中,认知投入是学习过程中的高阶投入,决定着知识加工的深度和学习效果。认知投入是指学生进行知识加工的深层心智努力活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采用的认知策略的具体应用,〔4〕表现为学生在选择信息与资源时付出心智努力,在学习过程中应用深层学习策略,并主动将新知识迁移运用,关注知识间的联系,反思学习内容的意义。〔5〕信息素养是指个体具有的识别信息、获取信息、评价信息、管理与利用信息等能力。〔6〕信息素养包括对信息的反思性发现,对信息如何产生和评价的理解,以及利用信息创造新知识等一系列综合能力。〔7〕研究表明,信息素养是学生参与线上学习的重要能力,对其线上学习效果有重要影响。〔8〕信息素养作为信息化时代的综合学习能力之一,强调综合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认知能力。当前,线上学习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基于此,本研究将信息素养作为中介变量,探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知投入对线上学习效果的影响机制,供相关人员参考。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隨机抽样法,从我国东、中、西、东北部地区部分高校随机抽取疫情期间持续参与线上学习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本研究共发放522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519份,回收率为99.4%。研究者从中随机抽取数名学生进行线上访谈,作为补充研究资料。

(二)研究工具

1.信息素养量表

本研究采用的《信息素养量表》来源于英国《SCONUL信息素养七大支柱:高等教育核心模型》,〔9〕共7个题项,主要涉及对信息的识别(Identify)、浏览(Scope)、计划(Plan)、收集(Gather)、评价(Evaluate)、管理(Manage)、表达(Present)等基本素养的评估。量表采用四点计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依次为1~4分。分数越高,表示信息素养越好。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每个题项标准化的因子负荷在0.734~0.779之间,模型拟合度较好,说明量表结构效度良好。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05,信度良好。

2.线上学习认知投入量表

本研究采用比洛(Buelow)等人编制的《线上学习认知投入量表》〔10〕测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知投入。量表共7个题项,如“我会把线上课程学习到的新内容与我原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等。量表采用四点计分法,从“从未”到“总是”依次为1~4分。分数越高,表示学生线上学习投入水平越高。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每个题项标准化的因子负荷在0.707~0.814之间,模型拟合度较好,说明量表结构效度良好。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01,信度良好。

3.大学生学习绩效问卷

本研究借鉴龙成志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学习绩效问卷》〔11〕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线上学习效果进行评价。该问卷共5个题项,主要对学生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成效进行测试,包括知识掌握、知识应用技能获得和思维能力提高等内容。本研究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具体特点与培养目标对原有题项进行调整修订。修订后的问卷共5个题项,主要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线上学习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及思维能力等的成效进行测试。问卷采用四点计分法,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依次为1~4分。分数越高,表示学生线上学习效果越好。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每个题项标准化的因子负荷在0.798~0.884之间,模型拟合度较好,说明量表结构效度良好。量表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22,信度良好。

本研究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使用Mplus7.4软件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和结构方程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知投入、信息素养和线上学习效果总体情况

由表1可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知投入总平均分高于理论中值2.5,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知投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总平均分高于理论中值2.5,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在信息评价维度上的得分最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线上学习效果总平均分高于理论中值2.5,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线上学习效果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认知投入、线上学习效果的相关关系

由表2可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认知投入、线上学习效果呈显著正相关。

(三)信息素养的中介效应分析

本研究参照温忠麟等人提出的中介检验步骤,〔12〕先检验认知投入对线上学习效果的总效应,之后在模型中加入中介变量信息素养构成中介模型,依次检验认知投入对信息素养的效应(a)和信息素养对线上学习效果的效应(b),若a与b均达到显著水平,则表明中介效应显著。若a与b中存在至少一个不显著,则采用Bootstrap法检验系数乘积(a*b),a*b的偏差矫正后95%置信区间不包含0,则表明中介效应显著,反之中介效应不显著。

由表3可知,认知投入对信息素养(a)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回归系数的95%置信区间〔0.616,0.812〕不包含0。信息素养对线上学习效果(b)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回归系数的95%置信区间〔0.347,0.672〕不包含0。可见,信息素养的中介效应显著。间接效应值超过直接效应值,说明中介变量具有关键影响。由表4可知,间接效应值为0.389,大于直接效应值0.147,表明信息素养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知投入与线上学习效果间的重要中介变量。

三、讨论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知投入、信息素养和线上学习效果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本研究调查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知投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与已有研究结论基本一致。〔13〕究其原因,可能与近年来各院校大量扩招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有关。年轻新教师往往比较容易熟练掌握线上教学平台,对提升学生线上学习认知投入有一定积极作用。不过,与线下学习相比,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线上学习认知投入水平仍有待提高。一方面,部分高校线上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主要采用录播课的形式进行,使得师生和生生间的互动交流几乎为零,较难引起学生的认知投入。另一方面,学前教育专业与其他专业相比,技能实践类课程比较多。这类课程转成线上教学难度较大,且要求较高,容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整体的认知投入水平。访谈中有学生指出,在舞蹈课中,由于没有教师在旁边纠正指导,自己也不知道动作的对错,只是大体模仿,而且难以学习集体舞蹈的编排。这反映了技能实践类课程转成线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调查也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在信息评价维度的得分最低,即学生对信息、数据进行批判性评估的能力最弱。这与已有研究结论一致。已有研究指出,当前学生往往缺少对信息的权威性、可靠性进行评估与判断的能力。〔14〕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信息评价素养欠缺,可能是因为部分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往往将学前教育专业定位为技能导向型专业,所以更重视绘画、舞蹈等实践技能的培养,对学生理论素养和学习素养的关注度不足,缺少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批判性思维与信息评价能力的训练。另外,在学前教育专业线上课程与教学方式方面,部分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较少,从而导致学生系统检索、筛选信息资源和评估信息的能力较少得到锻炼。

本研究调查还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线上学习效果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可能与各院校日益重视信息化设施投入和提高线上教学质量密切相关。

(二)信息素养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知投入和线上学习效果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关分析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知投入、信息素养、线上学习效果呈显著正相关。这与已有研究结论一致。〔15〕另外,通过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信息素养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知投入对线上学习效果影响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一方面,学生在线上学习过程中投入更多的心智努力,使用深层学习策略,更能关注到信息的内容意涵,剥除冗余信息,识别和评估有效信息,并基于理解进行批判性思考与创造性表达,从而提升整体信息素养,进而提升学习效果。另一方面,信息素养水平较高的学生往往能在线上学习过程中检索筛选优质信息资源,对专业课程中涉及的相关议题进行补充探究学习,從而更积极地参与线上学习互动,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表达,进而使得整个线上学习过程更主动、流畅和有深度。信息素养较好意味着更有可能调动参与、联系、反馈、交互、问题解决、拓展等深度学习策略,有效提高线上学习深度。〔16〕随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他们克服线上学习出现的技术性障碍的能力日益增强,线上学习自我效能感不断提升,从而对线上学习效果产生重要的正向影响。

四、建议

(一)推进学前教育专业线上课程与教学的变革,提升学生线上学习认知投入水平

首先,各院校在学前教育专业线上课程实践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增设虚拟仿真的课程学习,通过真实情境教学,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与认知投入水平。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实践因幼儿年龄较小而更具复杂性,要求保育与教育相融合。在无法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大量亲身实践的情况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可以尝试提供大量模拟实操的机会,以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例如,各院校可以开设儿童安全事故虚拟仿真实验室,提高学生对儿童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开设0~3岁早期教养的模拟实践课程,让学生模拟人工喂养、抚触等保教环节,增加学生早期保育教育的直观经验。

其次,各院校应当完善学前教育线上课程内容设计,关注线上课程内容的知识序列。认知灵活性理论指出,知识具有不同的结构属性,学前教育专业线上课程的设计需要尊重知识属性、知识内在逻辑,并且关照知识与学生先前经验以及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形成系统有序的知识序列,从而帮助学生增加深度认知参与。例如,各院校可以将学前教育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交替设置,如先学习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儿童行为观察理论,再安排儿童行为视频观察分析实践课程,从而让学生积极调动已有的理论知识,加深认知投入。

最后,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应当转变线上教学方式,多采用项目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式,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深度认知参与。在线上课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进行小型项目探究,课下自主进行知识搜索与学习,课上进行线上交流讨论,从而帮助学生将知识学习的过程由被动转向主动,真正提升学生认知投入水平,进而提升线上学习效果。

(二)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社群,促进学生认知交互

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社群是有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认知投入,提升学生批判性信息素养,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认知交互是指不同学习主体之间认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文化历史活动理论指出,人际的认知交互是有效学习的基础。首先,各院校应当积极运用同步、异步线上交流平台,构建线上学习社群,组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及时展示个人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引导学生互相提出建议。在这个过程中,展示汇报的学生需要对其他同学的观点进行理性鉴别、分析和整理,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从而促进深度学习。其次,各院校可以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干部及学生活动组织培养为创设专业性学习社群的主力军,积极开展绘本工作坊、读书交流会、儿童剧等活动,为学生的团队学习和合作交流创造机会。最后,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在学前教育专业实行双导师制,为学生安排专业指导教师和实践指导教师,从而构建以导师为中心的专业化学习社群。

(三)开展多元化信息素养教育,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信息素养

首先,各院校应当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提供充足的线上学习机会,增加学生信息活动经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可以适当增加线上课程比重,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多途径表达、交流全过程记录及课程可回放等优势,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理论课程学习,并在多途径的线上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学前教育专业实践类课程则可以将线上学习资源包作为线下课程学习的补充。其次,各院校在开展专门化的信息素养教育选修课程的同时,应当将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信息素养是综合性的学习素养,需要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应用并不断强化。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线下学生自主学习任务的设计安排,激励学生自主进行信息收集、筛选与表达,强化信息意识,锻炼信息敏感度和判断力。最后,各院校应当重视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批判性思维是信息素养提升的内在基础。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进行批判性信息素养教育时,应当不断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向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对既有问题和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逐渐提升学生思维品质。在学生实习见习环节中,应当倡导“反思性实践”,引导学生基于理论反思实践,基于实践反思理论,从而进行深入的批判性思考,在理论支持下培养自己的实践智慧。各院校也可以引入思维导图、概念地图等思维工具,帮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将思维可视化、显性化、结构化,提升学生的批判性信息素养。

参考文献:

〔1〕TROWLER V.Student engagement literature review〔J〕.The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2010,(1):1-15.

〔2〕FREDRICKS J A,BLUMENFELD P C,PARIS

A H.School engagement:Potential of the concept,state of the evidence〔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4,(1):59-109.

〔3〕〔10〕BUELOW J R, BARRY T, RICH L E.Supporting learning engagement with online students〔J〕.Online Learning,2018,(4):313-340.

〔4〕张晓峰,李明喜,俞建慧,等.面向学习云空间的认知投入量化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20,(5):18-28.

〔5〕LEE E,PATE J A,COZART D.Autonomy support for online students〔J〕.Tech Trends,2015,59(4):54-61.

〔6〕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Final report〔EB/OL〕.〔2019-12-13〕.http://www.ala.org.

〔7〕韓丽风,王茜,李津,等.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6):118-126.

〔8〕杨素娟.在线学习能力的本质及构成〔J〕.中国远程教育,2009,(5):43-48.

〔9〕SCONUL.The SCONUL seven pillar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core model for higher education〔EB/OL〕.〔2019-11-18〕.https://www.sconul.ac.uk.

〔11〕龙成志,刘志梅,吴喜雁.大学生自主学习策略对学习绩效的影响:学习动机的调节作用〔J〕.心理技术与应用,2017,(2):89-98.

〔12〕温忠麟,叶宝娟.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J〕.心理科学进展,2014,(5):731-745.

〔13〕陈武元,贾文军.大学生在线学习体验的影响因素探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7):42-53.

〔14〕孙秀明.非信息类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09.

〔15〕胡小勇,徐欢云,陈泽璇.学习者信息素养、在线学习投入及学习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3):77-84.

〔16〕穆肃,王孝金.在线学习中深层次学习发生策略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9,(10):29-39.

【Abstract】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519 preschool education student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cognitive engagement,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online learning effects. The results show that students cognitive engagement,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online learning effects are all at a moderate level, a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hree. Information literacy plays a mediating role between students cognitive engagement and online learning effects. The researchers made relevant suggestions accordingly.

【Keywords】preschool education major; cognitive engagement; online learning effects; information literacy; mediating role

猜你喜欢
中介作用学前教育专业信息素养
动机调控对成人英语学习成绩的作用研究
不同媒体下感知价值对品牌认同影响的实证研究
心理弹性和核心自我评价对高中生考试焦虑的影响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
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有效实施的探究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通信系统仿真”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大学生感恩、孤独感和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