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玥 凌亚娟
我对A老师的做法表示赞同,我认为B老师设想的活动对孩子的要求有点高。让孩子自己从零开始去探索如何造纸,难度是很大的,孩子很有可能因为遇到困难、失败而不愿意继续探究下去。根据强化作用原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是需要及时获得反馈的,并且积极反馈要比消极反馈更有帮助。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成果,如果我們都要从头去探索、发现的话,那文化传承的意义何在?而且,传承文化不就是教育最初萌芽的原因吗?在古代,人们通过口口相传,手把手教学,将祖先从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传承下去,造福后代,而现代社会科技发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很方便地了解一些伟大发明是怎样诞生的,即使是孩子也能借助现代的工具、材料亲历和再现发明的过程,这是一件幸事。案例中的A老师便是这样做的,并且在整个活动过程中A老师也给孩子自己探索、思考和解决问题留出了空间。如果不借助这样的材料,而是自己寻找和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尝试造纸,从而了解纸是怎么诞生的,这对于大多数成人来说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更别说孩子了。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王 玥)
案例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材料包,却没有介绍制作的方法及过程,而是让幼儿自己学习看图示进行操作,幼儿通过对图示的辨别、认识和理解来学习造纸的方法,并通过实践操作来加以应用。在操作过程中,孩子们遇到问题能积极地想办法,通过自己不断的尝试来解决问题。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兴趣浓厚,最后,他们成功地制造出了纸,感受到了探索的乐趣,获得了成功的体验。综上,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整个操作过程路径单一,但是孩子们在活动过程中积累的是造纸的经验,发展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到的是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而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无疑是有价值的。
(江苏无锡市羊尖中心幼儿园 凌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