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信
摘 要
小微项目学习研学旅行课程既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创新形态,又是一种拓展性和实践性课程。该课程以项目体验和实践为导向,突出小微特点,实现以小见大;突出“做中学”,实现项目学习与集体旅行的一体化;突出任务驱动,通过开展兴趣与任务“双轮”驱动的项目学习、社会学习和体验学习活动,增强可操作性,实现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统一;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多元”体验,发展实践能力,培育创新精神,从而达成研学旅行教育目标。
关键词
研学旅行课程 项目学习 课程设计
研学旅行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新代表,它是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1]。但是,审视其实施现状,以下若干倾向依然存在:一是课程规划设计欠缺统筹性、科学性和可执行性。一些学校按照春游、秋游或效游的模式组织实施研学旅行,将其归属到学校德育部门统管,甚至外包给旅游公司。这样做虽然也有一定的教育价值,但那只是一种集体课外活动,并不具备课程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等基本要素,不属于课程范筹。二是课程目标虚化。在实际研学旅行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中,却不乏模糊、宏大和异化,有的甚至缺失目标[2],模糊了追求“深度实践”的课程特色。三是实施过程忽视探究性、缺乏超越书本和跨越学科界限的真实学习情境,导致学生只是被动参与,忙于记录导游的讲解,忙于为所谓的“任务单”找答案,缺乏自主性探究活动。四是评价与反思不到位,忽视形成性评价和现场评价,对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质性作用不大。以上种种倾向导致研学旅行往往“重游轻研”,忽视教育性和实践性,使该课程在立德树人上的独特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小微项目学习研学旅行课程的意义
1.厘清小微项目学习研学旅行课程的内涵
项目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执行项目的教学和学习方法[3]。其“根本旨趣在于追寻实践兴趣,发展生活智慧与课程智慧,进而提升个体的爱与心灵并重建课程价值”[4]。小微项目学习研学旅行以引导学生在项目探究中深度学习为根本追求,将研学旅行中蕴含的拓展性教育资源提升为可以进行探究的小微项目。在项目导师的引导下,学生从已知出发,自主探究,综合运用所学,对小微项目开展合作学习,在旅行中研学,在研学中旅行,使学生在有益的探索中深度体验实践、收获新知的同时拥有智慧。因此,小微项目学习研学旅行课程既是综合实踐活动课程的创新形态,又是一种拓展性和实践性课程。它通过开展兴趣与任务“双轮”驱动的项目学习、社会学习和体验学习活动,让学生获得积极的“多元”体验,发展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培育创新精神。
2.廓清小微项目学习研学旅行的课程特征
为了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学习者触摸生活世界,行走中占有包括知识在内的各种资源,一步步探究适切的方法解决问题,并有机会通过应用来检验自己的设想,产生新意义或生成新的解释,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直接经验。借鉴现代课程开发的经典范式泰勒原理,即: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5]?我们认为小微项目学习研学旅行课程也应该经历确定项目学习任务、选择研学资源、实施与评价四个环节,使其具有预设性、科学性和规范性的特征。
小微项目学习研学旅行课程强调学习目标、学习内容、过程与方式的探究性,呈现对小微问题、具体实践情境以及旅行过程体验的真实性,突出活动过程与阶段成果的生成性。“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延缓对那一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探究那些学生正在体验的一切。教师同意帮助学生理解所给建议的意义,乐于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并与学生一起共同反思每个人所获得的心照不宣的理解。”[6]因此,参照多尔的“4R”后现代课程理论,小微项目学习研学旅行课程还应具有“生成性和丰富性”等特征。
二、小微项目学习研学旅行课程的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实施要达成的基本目标,也是课程开发的立足点、出发点和最终归属点。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明确框定了研学旅行的目标指向,即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了解国情、培育爱国情怀,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实践与创新能力。上述规定为我们构建课程目标指明了方向,并明确了需要达成的核心关注。如何分解与细化课程目标?需要我们以“学习者为中心”,将小微项目学习研学旅行课程与学校三级课程进行整体性统筹规划,系统化研究设计。在明确国家课程目标指向、分析学生的发展需要和个性特点、学校办学目标、教师教学追求和研学基地教育资源秉赋等基础上,依据《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和教育主管部门出台的有关研学旅行的一系列具体要求,界定可落地实施的课程目标(具体见图1)。
小微项目学习为载体的研学旅行课程目标,以项目体验和实践为导向,在主体目标和方法层面高度统一,可以分解和细化为不同层次的具体目标。体验性和表现性目标为主、结果性目标为辅,共同构成小微项目学习研学旅行课程具体目标体系。聚焦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定位与建构课程目标,以期实现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知识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整体化发展,在政治思想导引、道德情操示范、心理心态优化、审美情感熏陶和创新实践等方面发挥研学课程的优势(详见表1)。
三、小微项目学习研学旅行课程的内容
1.确定研学目的地
通过梳理区域内的研学资源,根据课程目标,从学段特点、研学资源特色和开展活动的安全性等方面分析可供选择的研学基地,由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共同遴选研学目的地。原则上,小学阶段以乡土乡情为主、初中阶段以县情、市情为主,高中阶段以省情、国情为主[7]。
2.选择主题教育内容
在凸显研学目的地课程资源特色、重视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师生共同选择主题教育内容。可供选择的教育主题内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教育、绿色生态文明教育、科學精神和实践能力教育等方面。
3.开展自主活动项目
在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项目学习内容时,教师要为学生自主活动充分“留白”,鼓励学生从“已知”出发,结合研学旅行目的地的教育资源特点,学生学习目标、主题和兴趣专长,打破学科知识界限,跨界、跨学科完成项目学习任务。同时,引导学生自主评价,让学生在自评、生生互评和师评中及时获得项目学习过程的反馈,能够持续改进项目学习后续活动。
四、小微项目学习研学旅行课程的实施
1.生成研学任务,制订研学方案
通过紧密衔接社会生活和所学学科知识,有效而持久的激活学生探究和体验传统文化的兴趣,生成可以探究的“小微项目学习”任务,并制订相应活动方案。通过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文献资料,建立生活情境与已有的经验之间的关联。遵循以问题情境为桥梁的原则,生成真实问题,并将问题分解与转化为一系列的相对简单的项目学习任务,即生成“小微项目学习”任务。最后,制订“小微项目学习”活动方案,为下一阶段的实践探索作好准备。
2.边游边研边学,生成基于证据的新意义
通过开展考察探究、调查访问、实践体验、创意物化等活动,将探究理念融入项目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当地不一样的风俗,指导他们以项目学习为载体,以解决真问题为目标,以时代语境去诠释,用科学视角与现实对话,通过实践探索,把教育和创新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自主完成小微项目学习任务,证明或证伪项目假设,生成新意义,进行真实的生活体验。项目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探究与创新的空间,勾勒出科学探究与社会实践整合并行的新格局,有效点燃他们科学探究的激情。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实践、开放生成和创意物化,而且还能促使学生及时反思、优化和调整研究方式与方法,建构基于证据的、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形成比较规范的研究成果。
3.建构成果平台,评价与反思研学过程
这个阶段完全融入研究性学习课程,既不会增加学生负担,又有利于他们及时获得教师指导。通过建构展现个性化成果和发展综合素质的平台,总结小微项目学习成果,通过评价主体、评价目标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对研究报告、旅行日记、研学方案、倡议、设计等进行质性评价,促进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主性发展。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进行自评、组评、师评,反思目标达成,判断探究结果与深度。采用多元循环跟进反思的办法,循环跟进过程性反思,兼顾评价结果。
以上三个阶段,注意遵循“学生与导师交互式研讨→生成项目→设计解决方案→探究与反思→再设计→再探究与反思→“小微项目学习”成果”的路线图,循环跟进反思与评价整个研学过程及小微项目学习成果,建立偏差性行为矫正路径,循环跟进项目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兼顾项目学习的结果,实现评价手段的“交互式循环跟进”和评价目标多元化,达到学习者生成新意义的延续拓展与核心素养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艳利.研学旅行:撬动素质教育的杠杆[J].中国德育,2014(17):21-24.
[2] 李臣之,纪海吉.研学旅行的实施困境与出路选择[J].教育科学研究,2018(09):56-61.
[3] 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226.
[4] 袁利平,杨阳.施瓦布的“实践”概念及课程旨趣[J].全球教育展望,2020,49(01):17-26.
[5]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2.
[6] William E.Doll.J R.A Post-Modern Perspective On Curriculum[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3:160.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