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联合生血通便颗粒对混合痔术后便秘临床研究*

2021-05-20 07:18张子豪王智浩龙楚文罗敏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生血计分大肠

张子豪,王智浩,龙楚文,罗敏

1 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湖南长沙 410208

2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肛肠科 湖南长沙 410005

痔疮(haemorrhoids)是临床常见的肛肠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6 万余例随机有效样本中,肛肠疾病发病率为50.1%,肛肠疾病的患者中有痔疮症状的约为98.09%[1]。临床上对轻度的痔疮(I 度及轻II 度)可采取药液熏洗坐浴、局部用药等方法缓解症状,对中重度的痔疮(重II 度及III ~IV 度),保守治疗效果不佳,以手术治疗为主。现临床多采用自动弹力线套扎术(RPH),较之传统术式,具有操作简便、术后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势[2-4]。便秘(Constipation)是混合痔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后便秘加重了患者的痛苦,还有可能引起出血、感染甚至诱发心血管疾病等[5],严重影响了术后患者的生活及工作,阻碍了患者病情的恢复[6-7]。对于术后便秘的治疗,单纯的药物有时难以起到较好的效果,本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采取多样化的治疗方式,即电针及药物联合治疗,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入组标准

1.1 纳入标准 符合《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中功能性便秘诊断的患者[8];年龄在18 ~65 周岁的患者;知情同意,能理解并配合完成实验的患者;在我院行RPH+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患者。

1.2 排除标准 既往有长期便秘史的患者;既往有晕针史的患者;孕妇或有其他重大基础疾病的患者;不能配合随访的患者。

2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1 月1 日—2020 年4 月30 日在我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完成混合痔手术且术后15d 内出现便秘症状的患者共70 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5 例,治疗组男16 例,女19 例;年龄20 ~64 岁,平均年龄(38.76±3.72)岁。对照组男18 例,女17 例;年龄23 ~62 岁,平均年龄(34.52±3.66)岁。经统计学软件SPSS 26.0 分析,2 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3 研究方法

3.1 对照组 在指导患者多食果蔬、多饮水、适当下床活动的基础上,予以生血通便颗粒(院内制剂,批准文号:湘药制字Z20080818)口服,每日1 次,每次8g,冲服,连续口服7d。

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一次性针灸针针刺患者天枢穴(双侧)、大肠俞穴(双侧),得气后接电针仪,选用疏密波,频率15Hz,治疗时间30min,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宜,每日治疗1 次,连续治疗7d。

2 组患者均在完成7d 治疗后于我院放射科行结肠运输实验。结肠运输实验方法:检查前3d 行肠道准备,禁止服用泻剂及对肠道功能有影响的药物及食物,检查前1d 口服含钡剂的标记物20 粒,于检查当日8 点拍摄腹部平片,之后每间隔24h 拍摄腹部平片1 次,连续拍摄5d,记录每次拍摄时患者肠道内留存的标记物。整个实验期间禁止服用泻剂及其他对肠道功能有影响的药物及食物。临床上以72h 后大肠存留20%(4 粒)为慢传输便秘的诊断标准[9]。

4 观察指标

4.1 排便时间 排便时间<5min,计1 分;5min ≤排便时间≤10min,计2 分;排便时间>10min,计3 分。

4.2 排便间隔时长 排便间隔时长<24h,计1 分;24h ≤排便间隔时长≤72h,计2 分;72h ≤排便间隔时长,计3 分。

4.3 粪便性状 大便条状,质软,计1 分;大便条状,质硬,计2 分;大便团状,干燥质硬,计3 分。

4.4 标记物数量 记录患者每隔24h 拍摄的腹部平片中留存的标记物的数量,比较实验72h 后2 组患者大肠内留存的标记物数量及2 组患者将标记物全部排出所用的时间。

4.5 疗效判定 判定2 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计算2 组有效率。判定标准,显效:接受治疗后,患者排便次数恢复至1 次/日,大便条状或糊状,质软,排便时间在5min 内,排便不费力,无便后不尽感;有效:患者症状有所改善,排便2 ~3 日/次,大便性质较前有所改善,排便时间较前缩短,排便不费力或稍费力,无明显便后不尽或稍有便后不尽感;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便秘症状无明显好转,排便间隔时长、粪便性质、排便时长、排便感觉较前均无明显变化。

4.6 随访 患者治疗完成后30d 对其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完成治疗后30d 内患者的排便间隔时长、粪便性质、排便时长,若排便间隔时长、粪便性质、排便时长等各项的分值较治疗完成时累计增加2 分及以上,即算作治疗后复发。分别计算对照组与治疗组的复发率

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成组T 检验,组内采用配对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2 组排便时间计分比较

2 组治疗前计分比较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342>0.05)。治疗后,治疗后计分均较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治疗组的疗效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0<0.05),见表1。

表1 2 组患者排便时间计分比较

2 2 组排便间隔时长计分比较

2 组治疗前计分比较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53>0.05)。治疗后,治疗后计分均较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治疗组的疗效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2<0.05),见表2。

表2 2 组排便间隔时长计分比较

3 2 组粪便性状计分比较

2 组治疗前计分比较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92>0.05)。治疗后计分均较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治疗组的疗效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3<0.05),见表3。

表3 2 组粪便性状计分比较

4 2 组72h 后大肠内留存的标记物数量比较

2 组在结肠运输实验72h 后大肠内留存的标记物数量均符合正态分布(P>0.05),2 组的留存标记物数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见表4。

表4 2 组72h 后大肠内留存的标记物数量比较

5 2 组完全排出标记物所用时间比较

2 组的标记物完全排出时间符合正态分布(P>0.05),2 组完全排出标记物所用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5),见表5。

表5 2 组标记物完全排出时间比较

6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对照组有效率为60.0%,治疗组有效率为88.6%,2 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6。

表6 2 组综合疗效比较

7 2 组复发率比较

对照组复发率为33.3%,治疗组复发率为16.1%,2 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见表7。

表7 2 组复发率比较

讨 论

便秘是痔疮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0-11],常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负担,并有可能引起许多其他的并发症,包括出血、水肿、疼痛[12]等,延缓了病情的恢复。现代医学认为,手术后的疼痛可使患者畏惧排便,使粪便在直肠中存留时间变长,大便水分流失变干,干燥的大便使排便时需要更加用力才能解出,从而使排便过程中的肛管压力增大,加重肛门疼痛,使得患者更加畏惧排便,形成恶性循环,同时,患者的紧张情绪会抑制副交感神经,从一定程度上减缓肠道的蠕动,加重便秘,在其他诸如活动量减少、某些麻醉药对肠道蠕动的抑制作用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痔疮术后便秘成了常见并发症。中国传统医学认为,手术属于金伤范畴,伤及肛周皮肤、经络,伤津耗气,致使气血两亏,大肠传导无力[13];加之患者术后多卧床,活动量及进食减少,使气血运行缓慢,五谷糟粕结于大肠,形成便秘[14]。故治疗术后便秘以养血润肠通便为主,辅以行气导滞、清热利湿。

本实验所选药物生血通便颗粒为本院贺执茂及谢力子两位教授共同研发的用于便秘的冲剂,现已有临床实验证明了其对气血津亏型便秘疗效显著[15-16]。生血通便颗粒药方配伍严谨,其中首乌补益精血、白术健脾益气,共为君药,生地、决明子养阴生津、润肠通便为臣药,当归补血、桃仁活血、白芍养血,枳壳、瓜蒌行气导滞,大黄泻下通便,共为佐药,全方以补为主,补中有泻,养血为主,行气为辅,使补而不滞,泻而不伤津,是本院治疗气血津亏所致便秘的常用药。

本研究所选用配穴天枢穴、大肠俞穴,分别为大肠的募穴、俞穴。天枢穴是大肠经气聚集之所,乃大肠气血来源之处,是治疗气血亏虚型便秘的首选穴[17]。针刺天枢穴可以行气生血,调达气机,畅肠腑通大便。沈亚琴的研究证明了深刺天枢穴可以加快胃肠平滑肌的收缩,促进蠕动,使大便更容易排出[18]。袁卫华以“天枢、大肠俞、曲池、上巨虚”等为主穴,配伍其他穴位治疗不同证型肠易激便秘均起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19]。孟肖蒙的研究发现刺激天枢穴可调节肠神经递质,促进肠蠕动,恢复肠动力,促使大便排 出[20]。大肠俞为大肠俞穴,针刺大肠俞能疏经活络,通调肠腑,增加胃肠动力[21-22]。天枢、大肠俞相配,一阴一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所言:“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俞募相配,更好的发挥其协同作用,也是中医阴阳合和理念的临床体现[23]。

本研究将生血通便颗粒与针灸俞募配穴相结合,在养血润肠的基础上行气通腑,“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大肠气血充沛,气机得调,大便得通。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电针联合生血通便颗粒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患者的排便间隔时长、粪便性质、排便时长较治疗前及单纯使用生血通便颗粒治疗均有明显改善,结肠运输实验的证明,通过电针联合生血通便颗粒治疗的混合痔术后便秘患者在相同时间内留存的标记物更少,完全排出标记物所用时间也更短。通过统计分析,电针联合生血通便颗粒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使用生血通便颗粒组,复发率则明显低于单纯使用生血通便颗粒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证实电针与生血通便颗粒相结合对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生血通便颗粒药物治疗,值得临床借鉴及推广。此外痔疮术后便秘与患者对于排便疼痛的畏惧也相关,故治疗术后便秘也可从缓解患者的疼痛及心理疏导入手,多方案、个体化的便秘治疗方案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生血计分大肠
带定性判断的计分投票制及其公理刻画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引导素质教育的新高考计分模式构想:线性转化计分模式
基于单片机的中国式摔跤比赛计分器开发设计
大肠镜检阴性慢性腹泻与末端回肠病变的关系分析与探讨
计分考核表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益髓生血颗粒对血红蛋白H病患者抗氧化损伤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健脾生血颗粒对肾性贫血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
补肾生血解毒方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白细胞生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