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路径的思考
——以水利类专业为例

2021-05-20 02:41张成凤
中国林业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本科生乡村振兴水利

张成凤 李 洁 曹 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与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并列[1]。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水利类专业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创业途径和诸多发展机遇。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体制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2]。

目前,我国乡村普遍存在农业现代化程度不高、乡村用水排水设施落后、农民节水意识不强等问题。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积极探索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乡村创业新途径,引导广大水利类专业本科生到乡村创业,将生态水利思维贯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乡村创业相关研究的基本情况

根据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及中国工具书网络出版总库等文献数据库进行的检索结果(数据截止到2018年12月30日),目前有关高校大学生创业的研究文献较多,共检索到36 085篇,但其中有关大学生农村创业的研究文献较少,仅有128篇,而有关水利类大学生农村创业的研究文献几乎没有。有关高校大学生创业的研究文献,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一是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研究,二是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实施路径的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无论是对大学生创业教育还是对大学生创业途径的研究,都提出了新的课题。因此,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背景,从不同学科专业的角度,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途径进行积极的思考和研究,将有助于促进高校创业教育系统良性循环的建立,有利于分层次分专业构建高校创业教育体系,进而完善高校创业教育机制。

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乡村创业的必要性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进行了阐述。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乡村振兴”战略不仅对农业、农村、农民、农地各子系统做出细致的布局安排,同时也对纠正城市偏向发展战略以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提出切实要求[3]。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任何子系统的建设均离不开用水及水利建设。因此,“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给水利类专业本科生到农村创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诸多机遇,同时也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衍生出更多的创业机会[4]。

(一)乡村创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命脉,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命脉。加快乡村水利建设步伐,对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5]。在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中,无论哪一项都离不开水。“产业兴旺”需要水利设施调控得当,“生态宜居”“治理有效”需要水生态的有效保护与修复,“乡风文明”需要水资源的合理调配,“生活富裕”需要用水的量与质的提高。因此,水利类专业本科生根据自身专业和技术的优势进行乡村创业,切实发挥水利的积极作用,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然要求。

(二)乡村创业丰富了高校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

高等农林院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6]。高校水利类专业对接“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推动农业和农村水利方面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将优秀校友乡村创业的实践经验引入课程教学,使学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促进学业教育“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7],从而丰富了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这不仅有利于激发水利类专业本科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真正从心底爱上水利行业;还使学生掌握了从业、创业的知识和技能,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8];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涉水利学科的办学实力,培养水利类专业本科生真正具有“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情怀[9]。

(三)乡村创业拓宽了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有助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水利类专业作为热度较高的专业,招生数量逐年递增。但是,与此同时,水利类专业本科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生态水利建设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利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骤增。这使水利类专业本科生在农村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诸多发展机遇。同时,水利类专业本科生经过4年的专业教育,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他们到乡村创业可以带去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在创业过程中创新乡村经济发展模式,进而衍生出更多的创业机会和新型乡村创业组织。因此,水利类专业本科生到乡村创业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成长、自我发展,实现其人生理想和自我价值[10]。

三、“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乡村创业意向问卷调查情况

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乡村创业意向研究课题组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以大学三、四年级学生为主体)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乡村创业意向调查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调查对象中农村籍学生的比例为60%、城镇籍学生的比例为40%),收回有效问卷485份(其中农村籍学生答卷293份、城镇籍学生答卷192份),问卷有效率为97%。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

问卷调查旨在了解以下5方面的内容(详见表1):一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水利类专业本科生的乡村创业意愿;二是影响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乡村创业意愿的主要因素;三是水利类专业本科生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对自身乡村创业胜任力的认知;四是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乡村创业的动机;五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乡村创业方向的选择情况。

表1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乡村创业意向问卷调查内容

(二)问卷调查的结论

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乡村创业意向问卷调查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获得了相关的统计数据。

1.创业意愿认知方面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中具有乡村创业意愿的占39.8%,其中农村籍本科生中具有乡村创业意愿的占51.2%,城镇籍本科生中具有乡村创业意愿的占22.4%。可见,农村籍本科生回乡创业意愿更强烈。

2.乡村创业影响因素的认知方面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中认为乡村创业最缺创业资金的比例为58.6%,认为自身能力影响乡村创业的比例为42.3%,认为乡村创业最缺环境及政策支持的比例为33.8%,认为影响乡村创业的因素是毕业后的工作多与设计、项目打交道而与乡村创业基本不相关的比例为11.2%,认为家庭不支持乡村创业的比例为19.6%。

3.创业胜任力的认知方面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中大多数认为自身不具备创业素质或者不足以承担创业风险;认为自身创业胜任力较强的比例为16.9%,但其中愿意去乡村创业的仅占23.2%(其中农村籍学生的占比为84.2%),而选择城市创业的比例高达76.8%。

4.创业动机的认知方面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中认为最大的创业动力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的比例为42.9%,认为是为了追求梦想、实现自身价值的比例为28.6%,认为是为了锻炼和检验自我能力的比例为19.3%,认为是为了积累经验和阅历的比例为9.2%。

5.创业方向的选择方面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21.8%的水利类专业本科生选择在水利类相关行业进行创业,且创业方向的选择大多固定在水利设施的建设及乡村水利规划等领域。

例如,2018年暑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 000余名师生历时1个多月完成了西北乡村类型与特征调查。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水利类专业本科生近距离地了解了农村水利生态建设的现状。通过该调查项目的宣传和实施过程,水利类专业本科生普遍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的一项意义重大的决策部署,水利类专业本科生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就业机会。但是,一旦结合自身的生涯规划,他们还是更加倾向在城市就业、生活。这也进一步佐证了上述问卷调查的结果。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水利专业人才乡村就业创业的落地依旧困难重重。

四、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乡村创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随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乡村创业优惠政策的落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生涯规划中倾向于创业。但是,根据水利类专业本科生农村创业意向问卷调查结果可以发现,水利类专业本科生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开展乡村创业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乡村创业认知教育方面

当前,高校的创业教育环节较为薄弱,乡村创业的认知教育不足。

一方面,创业教育与心理教育脱节。随着社会的发展,认知心理学研究在创业教育领域不断延伸。水利类专业本科生农村创业认知体现的是大学生心理因素对创业意愿的影响。目前,创业教育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教育的“第三本护照”,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11]。虽然高校认识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有些高校为了提高工作效力,也设置了专门的创业教育部门,组建了相关的创业教育团队,但是高校创业教育却存在脱离大学生创业的心理基础、忽视他们的内在精神需要等问题。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内在需求脱节,不仅直接影响了创业教育的实效性,而且不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创业行为。

另一方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多以就业求职为主,创业指导较少,所以学生创业的基础知识不足,对创业流程和创业方向的认识非常模糊。再加上大学生自己缺乏创业经验,风险防范意识不强,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对称,且部分回农村创业的大学生对创业政策和创业环境的把握能力不强或认知过于片面,所以面对复杂的创业市场会出现能力恐慌,从而导致创业教育难以发挥很好的效应。同时,水利类专业本科生的在校学习主要以理论课程学习为主,期间实践实习活动多以认识实习为主、参与工程实践为辅,创业教育并没有与专业教育很好地融合。正是学生创业认知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导致他们大多认为毕业后就是从事企业施工、管理以及项目筹建等工作,视野的狭窄使他们难以找到创业的机会和平台。

(二)乡村创业影响因素方面

首先,乡村创业保障存在乡村创业环境差、创业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从而导致水利类专业大学生的创业项目难以实施。一是我国农村的环境、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普遍相对落后,大学生的乡村创业缺乏基础保障。特别是在近年来水利类专业本科生就业形势转好的背景下,面对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的城市,学生更愿意在城市找一份安逸的工作而不愿冒风险进行乡村创业。二是创业资金缺乏是阻断大学生返乡创业梦想的重要因素之一。水利类行业的创业项目与水利建设相关,所需资金较大,虽然政府根据创业需要给与了小额贷款,但是难以满足创业的实际需求。创业过程中资金链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导致创业风险加大,创业项目难以实施。三是水利类专业本科生的创业项目所需的劳动力大多来自当地农民,受自身局限,农民的创业理念相对缺乏、风险承担能力较弱。这势必也会导致大学生创业计划实施的难度加大。

其次,乡村创业受传统舆论压力的影响较大。目前,大学生返乡创业一般会承受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舆论压力。相关调查统计显示,在具备创业能力的前提下,农村籍水利类专业本科生更有回乡创业的意愿,而城镇籍水利类专业本科生则更喜欢在城市创业。对大学生就业,我国传统的家庭认知一般是大学生毕业后应该扎根城市创业或就业。大学生毕业后到乡村创业基本上不能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在家庭传统就业观念的束缚下,大学生的乡村创业意志会被逐渐消磨。社会舆论压力主要是指大学生家庭所在社区的舆论压力。在就业压力小、就业趋向较好的背景下,水利类专业本科生到乡村创业一般不能被周围亲朋好友所理解和接受,甚至会受到来自社区邻里居民的舆论影响。在社会舆论压力之下,大学生的创业梦想会逐渐破灭。

(三)乡村创业胜任力方面

创业胜任力是指创业者成功完成创业任务所应具备的能力。在众多学者的界定中,创业胜任力包含获得资金能力、创业知识与经历、机会识别与冒险能力、管理与决策能力、人际关系与沟通能力、生理和心理条件等6个维度[12]。目前,在乡村创业胜任力方面,水利类专业本科生面临着乡村创业准备不足、能力有限、创业压力大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是我国高校创业胜任力的教育和培养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关教育的师资力量较为缺乏;二是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视程度不够,传统的就业观和教育观仍深植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内心。这都导致大学生缺乏接受创业胜任力教育的机会。另外,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是“00后”,他们的成才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较强,但是抗压能力、实践能力、心里素质较弱。因此,面对乡村创业的复杂环境,创业能力不强和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以及适应社会市场能力的有效发挥[13]。

(四)乡村创业动机方面

动机是行为的基础,是创业行为的驱动力,也是大学生创业价值观的体现。根据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乡村创业意向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乡村创业动机可分为3个维度,即精神动机、名利动机和责任动机。当前,不管在哪个行业,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普遍偏低,其关键原因是大学生创业内在驱动力的教育不足。

一是家庭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教育有缺失。通过对水利类专业本科生创业动机部分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相对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城镇籍大学生,农村籍大学生更有创业意向,更渴望获得成功,更具有责任动机和名利动机。但是,无论是城镇籍学生家庭还是农村籍学生家庭,大多都秉持传统的就业观念,认为水利类专业本科生的就业首要的是谋求较为稳定的生活,而没有必要冒着失败的风险去创业。因此,大学生的家庭基本不会对子女进行创业理念和动机的教育。

二是高校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教育有缺失。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尚没有形成内在联动机制,在创业教育环节中理论授课与实践教育脱节;同时,也没有形成创业教育的联动反馈机制,从而造成大学生创业动机教育的欠缺。

(五)乡村创业方向选择方面

创业方向是基于创业动机实施创业行为的先决因素。通过对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乡村创业意向部分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只有两成的水利类专业本科生愿意开展水利专业相关的创业,而且选择创业方向的思维大多局限于水利设施的建设、乡村水利规划等方面。创业方向的选择缺乏创新,不仅说明大学生的创业思维受限,而且也反映出大学生存在对时代发展需求把握不足、对未来水利行业的发展方向不明确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高校对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不足。创新是驱动,创新思维引发创业行为,高校对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规律认知不足势必会导致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度不高。

五、“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乡村创业有效途径的探讨

(一)深化校企合作,加强创业指导,培育大学生乡村创业意识,激发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乡村创业兴趣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高校与相关企业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联动机制,通过思想引导、理论教育和实践探索等途径,激发水利类专业本科生的乡村创业兴趣。

1.高校要积极总结新时代创业教育的规律,完善大学生创业指导机制,创新创业指导模式

一是设立分类创业指导体系。高校的学科类型复杂,不同的专业应有不同的创业指导规范。例如,针对水利类专业本科生或农科类专业本科生,要结合不同的学科背景,根据学科类型特点,制定相应的创业指导意见或规范;并开设“创业成功学”“创业心理学”“创业教育学”等相关课程,通过课堂教育鼓励学生尝试创业、增强创业信心。

二是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高校应为低年级大学生配备创业指导教师,由其负责组织创业教育相关活动,营造创业氛围;应邀请创业成功者走进校园,通过报告会、创业政策宣传咨询等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应组织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活动,在实践和学习中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思想,激发大学生创业的内在驱动力。

三是深化校企合作。高校要积极走出去,与涉水利类专业的企业对接,合作完成水利项目,使水利类专业本科生能有更多机会参与到项目实践中,从而提高大学生识别乡村创业机会的能力和乡村创业技能,激发大学生乡村创业的兴趣[14]。

2.企业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高校水利类专业本科生培养方面积极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

首先,企业是高校人才的最终输出地,是把握水利行业动态发展的前沿阵地,所以企业应将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大学生、行业要求大学生具有什么样的专业技能等信息及时反馈给高校,为高校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宝贵建议,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做出积极贡献。

其次,企业要主动走进校园,充分发挥行业实践的优势,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将校企联合办学落到实处、细处,为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乡村创业提供实践性创业机会,通过强化创业教育培育大学生抵御创业风险的能力。

(二)完善教育体系,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大学生乡村创业胜任力

创业具有商业活动的性质。在校大学生在创业认知、创业实践、创业经验等方面都非常缺乏,所以必须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增强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抗风险能力。创业胜任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后天逐渐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提升大学生乡村创业胜任力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1.完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实现专业教育、创业教育、实践教育相互融合

首先,高校要根据社会需求和行业前沿的发展,优化专业教育的知识结构。专业知识的积淀是培养创业胜任力的基础。因此,对水利类专业本科生而言,要根据创业需要,打破各学科间的界限,补充开设各行业创业必须的通识课,如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等课程,甚至是财务类课程。

其次,高校要重构创业管理机构,统筹高校与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相关部门的职能,实现互通互补、共同提升大学生乡村创业胜任力的职责。

最后,高校要加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实践教育的融合。在日常学习、实践过程中,要将创业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培育大学生的创业思维,使创业教育成为价值引领与能力提升相统一、理念与实践相统一的新型教育路径[11]。

2.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

创业胜任力具有多维度、实践性等特征,对师资的教育水平要求较高。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从事创业胜任力教育教学的专任老师较少,所以在高校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已迫在眉睫。

首先,高校要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通过选聘专职的创业教育教师弥补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缺口;同时,要建立能兼顾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其次,高校要通过制度设计鼓励专业课教师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有关创业教育的培训,以及开展创业实训活动;同时,促进教师将在培训和实训中积累的创业知识和经验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乡村创业胜任力的培养效果。

(三)将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其生涯规划相结合,引导水利类专业本科生明确乡村创业的方向和目标

水利类专业本科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其开辟了广阔的人才需求市场。因此,高校应对接“乡村振兴”战略,将创业教育与水利类专业本科生的生涯规划指导有效结合,帮助大学生明确未来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引导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主动投身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

1.设立学业导师,筑牢水利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思想

高校应在大学生一入学就开启学业规划指导,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需求做好专业思想教育。大学生通过课堂教学、科研实践和实习等参与到具体的项目实践中,从而在大学期间就介入“美丽乡村”建设过程。这将有利于培养大学生以水利专业为依托的乡村创业意识和思想。

2.设立生涯规划导师,端正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乡村创业的动机

高校应为本科生配备生涯规划导师,以便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加强生涯规划辅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创业观,帮助学生分析“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的创业机会与前景,促进大学生将自身学涯规划与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将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结合起来;同时,要积极为大学生提供暑期实习机会,使大学生能够深入到实际的“乡村振兴”职场,通过体验式“微创业”感受到创业带来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大学生乡村创业的情怀以及主动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贡献力量的激情。

(四)大力营造良好的乡村创业环境,提升乡村创业对水利类专业本科生的吸引力

大学生乡村创业会面临方方面面的问题,为了确保大学生乡村创业的顺利进行,政府部门要积极营造良好的乡村创业环境,提升乡村创业对水利类专业本科生的吸引力。

1.政府部门应制定或完善与大学生返乡创业相关的各类制度,如财政制度、土地制度、人才制度、项目制度、信贷制度等。只有通过制度激励与规范管理,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氛围,才能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

2.政府部门要注重对积极投身创业的大学生开展继续教育与指导,定期组织有针对性的创业培训,使返乡大学生通过培训依然能了解水利行业的发展前沿、政策变化,能够与时俱进地调整创业思路,保持创业的活力和动力。

3.政府部门要积极拓展创业资金渠道,落实相关优惠政策,并设立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简化批转流程;同时,还要关注创业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后续问题,落实保障措施,让大学生没有后顾之忧地投身到乡村创业中去[15]。

4.政府部门要积极履行宣传职责,引导社会对大学生返乡创业予以关注和支持。这不仅可以转变或消除社会对大学生乡村创业的传统观念或消极看法,还可以帮助大学生从不同渠道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总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乡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有活力,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乡村创业的机遇越来越凸显。水利类专业本科生自身在专业及技术上的优势也使其在“美丽乡村”建设及水利现代化实现过程中有广阔的创业前景。因此,政府、高校、相关企业要积极联动起来,为水利类专业本科生乡村创业提供有效平台及制度保障,携手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资助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年基本科研业务费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专项“基于管理育人视角的高校学生自律能力培养研究”,项目编号2018RWSK4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年基本科研业务费思想政治理论研究项目“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微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452019144。

猜你喜欢
本科生乡村振兴水利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论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