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蓉
摘 要:1981年,在芜湖市贺家园发现三座处于西汉后期的墓葬。因历史、地理位置原因,该地区受到多重文化的影响,但总体上来看,汉文化在这一时期这一地区已经占据主流,贺家园汉墓也因此深受主流文化的影響,在墓葬中体现出这一时期的汉文化对此地逐渐加深的影响,以及其他文化因素在此地的没落。对于贺家园汉墓的研究有助于厘清这一时期芜湖地区多种文化因素历时性变化的动态,能更好地复原该地区乃至整个汉代的社会、经济、文化面貌。
关键词:贺家园;汉墓;汉文化
安徽江淮地区在战国时期长期处于楚国的统治下,随着刘邦建立汉朝,此地因受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文化上的此消彼长,具体表现为楚、秦等其他文化的逐渐没落以及汉文化的深入推进。1981年在芜湖市鸠江公社杨家场大队的贺家园发现三座西汉后期的墓葬则是这变化中的一环。本文旨在对贺家园汉墓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品方面对其丧葬习俗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内涵进行初步探究。
1 贺家园汉墓形制①
贺家园的三座汉墓呈“品”字形排列,皆属于西汉后期,M2时间稍晚至西汉末年。M1出土的铜盆盆沿上刻有“曹君”二字,M2出土的漆耳杯底部写有“曹金”的字样,可以看出贺家园的三座汉墓应是曹姓之墓,这个曹金家族墓葬中的随葬品不乏出现铜礼器和仿铜陶礼器,应是延续时间相当长久的官宦世家。M1墓主人在朝为司马,M2和M3墓主人身份未有直接证明,但并非一般的平民。
贺家园发现的三座墓葬均是竖穴土坑木椁墓,带有阶梯式的墓道,不同于这一时期其他汉墓逐渐“宅第化”的走向,这三座汉墓依旧保持着楚文化中土坑木椁结构。在墓葬形制方面,M1和M3有高度的重合,而M2却有差异之处,如M1、M3是单人葬,墓向东,墓道设在墓东端的正中;M2是男女合葬,墓向西,墓道设在墓的西端,偏于一边。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座汉墓的木炭填塞现象。贺家园的三座汉墓其木椁外的四周均填塞有不同厚度的木炭屑,考虑到江淮地区气候潮湿,这些木炭屑从实用角度来看是对棺椁进行防潮防腐处理。从习俗上来看,与汉代对楚墓中使用青(白)膏泥的做法进行改进有关,具体内容在下文陈述。
2 贺家园汉墓的随葬品
贺家园的三座汉墓都未经盗掘,出土的遗物比较丰富,包括铜器、陶器、滑石器和玉器,除此之外还有些水晶、玛瑙一类的装饰品,其中陶器、铜器种类最为丰富,三座墓均有出土,另外较为突出的是M1中出土有大量的滑石器。
2.1 陶器
贺家园汉墓中的陶器较多,有釉陶和无釉陶之分,按器形和用途可分为仿铜礼器、生活用器和明器。其中仿铜陶礼器并不以完整的组合形式出现,多是以钫、壶组合或是单个形式出现,其中壶的数量最多。墓葬中的生活用器包括瓿、罐、甑、盆、耳杯等,仓、井、圈、灶等模型明器数量增多。
2.2 铜器
贺家园汉墓中的铜器以礼器和钱币为主,礼器数量并不多,除此之外有少量的生活用器、武器、铜镜和漆器上的装饰配件如熊、凤鸟、铺首等。其中随葬数量最多的当属铜钱。贺家园三座汉墓出土有2461枚五铢钱,这些五铢钱中或是正面穿上有一横,或是穿下有凸起的月牙记号,五铢钱的“五”字有直有弯,通过比对看出这些五铢钱属于洛阳烧沟Ⅰ型、Ⅱ型。②
2.3 滑石器
芜湖贺家园出土的滑石器是安徽省西汉墓的首次发现,这一批滑石器数量多、器形大,都是整块石料雕刻而成,并且成套出现,其类型与墓中的陶器、铜器类型保持一致,有鼎、钫、壶、罐、甗、洗、釜、盆、碗、耳杯等28件。汉代是我国古代使用滑石的三个高峰之一①,由于玉的原料供不应求,同时中央对玉器的使用把控十分严格,中小地主大多以滑石代玉,这一时期滑石器数量大、种类多,成为当时社会独特的艺术形式。战国中期湖南长沙地区开始使用滑石器随葬②,到了西汉初期,其周边地区才开始发现滑石器随葬的现象。汉代的滑石器不再是日用器或是模范,而是作为明器存在,湖南、广西、广东地区的汉墓出土了大量随葬的滑石器,成为这些地区汉墓随葬的一种特色。③
贺家园汉墓出土的这批滑石器,造型与湖南长沙出土的滑石器有相似之处,可见当地的滑石器制造受到了长沙地区的影响。同时,贺家园汉墓的这批滑石器皆出土于M1,符合当时墓主人司马的地位。
2.4 装饰品
贺家园汉墓的装饰品有玉璧、水晶饰、玉眼盖、玉鼻塞、玉瑗、玉琀、玛瑙饰,其中以玉器为多。《周礼·大宗伯》中记:“以苍璧礼天,黄琮礼地,璧、琮以敛尸。”可见,玉璧是礼天之器,可以沟通天地,拥有崇高的地位,因此墓葬中随葬玉璧代表了死者生前的地位及财富。
贺家园仅M1出土了两件呈青绿色的玉璧,虽然纹饰简单、有杂斑,规格不高,但在其他同等级墓葬仅有滑石质璧出土的情况下,M1出土的两件玉质璧在符合其司马身份的同时也彰显了其在当地不同寻常的地位。M3出土的白玉玉琀为蝉形,汉代开始大量使用蝉形口含,是墓葬中口含物的主流。蝉有脱壳重生的特性,古人认为口含蝉可以让死者如蝉在春季重生,使其灵魂升天成仙获得永生④,因而以此为媒介,帮助死者灵魂升仙,生命无限延长。《抱朴子内篇·卷三·对俗》有载:“金玉在九窍,则死人为之不朽。”玉九窍塞则是用玉制成可以填塞或盖住九窍的玉制品,祈求保护死者尸体不朽,灵魂永生。
从汉武帝始,汉代中央集权高度集中,社会等级划分严格,玉器的使用也有严格的规定,如玉覆面或是形制完备的玉九窍塞往往出现在汉代高等级贵族墓葬中,并与玉衣搭配出现,如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夫人窦绾的墓葬中就各出土了一套玉九窍塞。芜湖贺家园M2出土玉眼盖、玉鼻塞各一对,M3出土玉鼻塞一对,均属于玉九窍塞的一部分,形制并不完备,符合中小型墓葬的规格。
3 丧葬习俗反映的社会内涵
芜湖位于安徽省江淮地区,这一地区在汉文化普及之前就一直活动着不同的族群,是文化杂糅之地。自商代起,该地区就开始受到商王朝及东夷各部族的多重文化影响。一直到汉王朝建立将江淮地区纳入管辖范围,这期间其先后受到楚、秦、汉文化的影响,致使汉代的江淮地区文化面貌复杂,其地区内的汉墓也随之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呈现复杂的葬俗特征。⑤从西汉初期一直到东汉结束,江淮地区内的多种文化因素一直存在历时性的变化,处于西汉后期的芜湖贺家园汉墓正是这变化中的一环。
从墓葬形制来看,贺家园汉墓中残留有楚文化的因素。楚墓一直保留土坑木椁的形制,并有独特的建造方法,贺家园汉墓虽并未体现出如楚墓一般的建造方法,但其不同于西汉后期其他地区汉墓形制的发展趋势,仍沿用土坑木椁的墓葬形制则可看作是对楚文化的保留。
从填土类型来看,贺家园汉墓使用木炭屑填塞是对楚墓使用青(白)膏泥填塞习俗的保留。从已发现情况看,楚墓中流行用青膏泥或白膏泥填塞于椁顶及四周,起到隔绝空气、防潮除湿的作用。到了汉代,“对白(青)膏泥的使用已有所改进,即在木椁四周上下先放大量木炭,再把调成糨糊状的白膏泥浇在木炭层外面,有木炭吸收白膏泥中的水分,使白膏泥在木椁之外能形成一个密封性更好的整体”。⑥如巢湖北头山一号西汉墓,其椁室上和四周填塞20~40厘米厚的白膏泥,另外在其坑底铺有10厘米厚的木炭屑⑦;霍山县M1、M2的木椁周围均先放置10~30厘米厚的木炭,木炭的外围再填塞青膏泥。⑧贺家园的三座汉墓均未出现青(白)膏泥填塞的情况,可以看出贺家园汉墓对于这一习俗进行了简化处理,仅使用木炭屑填塞。
随着汉王朝的建立与发展,特别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汉文化也随之逐渐传入各个地区①,儒家思想影响着汉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在这种情况下,汉代墓葬尤其注重死后世界,流行厚葬,认为死亡只是换了一个地方“活着”,同时随葬可以使尸身不腐的玉器,希望死者在死后世界能够永生。西汉中后期汉文化深入影响其所统治的各个区域,处于西汉后期的贺家园汉墓也不例外。贺家园汉墓的墓葬形制和填土类型虽残留有楚文化的因素,但楚文化的特征性已不甚明显,而从出土的随葬品可以看出该地已具有明显的汉文化特征,楚文化及其他地区文化因素正在逐渐消失。
西汉中晚期后,汉文化因素中的葬钱币风俗在此地开始盛行,区域内其他汉墓中均有大量钱币出土,如三角圩、庐江董院等汉墓中均出土了大量的五铢钱,贺家园汉墓也不例外。如上文所言,贺家园M1、M2、M3中均出土有数量不等的五铢钱,其形制与洛阳烧沟五铢钱形制相同,这是汉文化在贺家园汉墓中的体现之一。
自被定为礼器后,鼎就一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用于陪葬,在各地的墓葬中均有所发现,安徽江淮地区也不乏陶鼎陪葬,是该区域墓葬中出现的典型器物。贺家园M1中也出土有2件陶鼎。其中标本M1∶19,口微敛,深腹,平底,矮蹄足,方附耳。腹有凸旋纹一周,盖顶隆起,有三个乳钉纽,鼎盖施有灰绿釉,同江淮地区其余陶鼎对比,符合BⅡ式的器形②,是汉文化的普遍因素。作为身份和地位象征的仿铜礼器陶鼎仅出现在M1中,更能彰显M1墓主人司马的身份在当地的不同寻常。
随着大土地所有制和庄园经济的发展,汉代已不需要在墓葬中随葬礼器彰显自己的身份,以前作为礼器存在的鼎、钫、壶等多以日用器的身份存在。③賀家园汉墓中的铜礼器和仿铜陶礼器并未彻底消失,仍以单个或是以鼎、壶、钫等组合形式零星出现,但已经不是随葬的主流,取而代之的是实用器和模型明器。以井、仓、羊圈、猪圈、灶等为主的模型明器,与墓葬中的瓿、罐、盆、灯、盒、熏炉等日常生活用具共同构成一个以墓葬为房屋的生活世界,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庄园经济全貌。同时,汉代重孝、厚葬之风盛行,这些模型明器和日用器也表达了希望墓主人在地下世界也能拥有生前的享受,或是能享受生前没有的生活,可以在死后世界依旧舒适地生活的愿望。
汉代深受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应”影响,人们都在寻找使尸身不腐、灵魂永生的办法。《管子·侈靡》:“玉者阳之阴也,故胜水,其化如神。”古人认为玉有调和阴阳、化生万物的超自然功能,便使用一系列玉器如玉覆面、玉衣、玉璧、玉琀等。因此西汉墓葬中的葬玉礼俗是希望死者尸身不腐、灵魂可以升仙永生。贺家园三座汉墓出土的玉璧、蝉形玉琀、玉鼻塞、玉眼盖等均表达了希望死者尸身不腐、灵魂升仙、生命可以延长的愿望。
4 结论
西汉后期的安徽江淮地区,秦和楚文化因素逐渐消失,汉文化已成主流文化,芜湖贺家园汉墓正呈现了这些文化在这一时期这一区域内此消彼长的动态过程。在墓葬形制上虽残留了楚文化的一些因素,但随着汉文化在各地区的深入传播,到了西汉后期楚文化在当地仅有残存,典型汉文化葬俗特征在贺家园汉墓中体现得更为明显。使用功能明确的随葬品为墓主人构筑一个完整的地下世界,既满足了墓主人的物质生活,也有后人及死者对生命无限延长的期望,“折射出人们对生命的终结以及生命的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④通过对贺家园汉墓的深入分析,了解到此地汉代社会生活状况和丧葬习俗的具体情况,同时也深刻地反映了西汉后期各种文化在此地交互的情况,从而为厘清安徽江淮地区汉代多种文化历时性变化提供材料,为复原完整的汉代社会生活提供具体实例。